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筋伤(疼痛)科

一、筋伤科概况

凡是由于各种急性损伤(如扭伤、挫伤等)和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筋(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神经、滑囊、关节囊等)的损伤,统称筋伤,俗称伤筋,也叫软组织损伤。筋伤科就是专门治疗筋伤的科室。小针刀治疗和宫廷正骨按摩手法是筋伤科的特色治疗方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有了一定影响,许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治,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筋伤科的治病范围

1.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部扭挫伤、颈部肌肉劳损,及其所引起的头晕、头痛、手麻、肩臂疼痛等。

2.肩周炎、肩袖损伤、肩部挫伤、肩背部劳损等。

3.背痛、背部肌肉劳损、背部筋膜炎、胸椎小关节错位及其所引起的胸闷、胸痛、气短等。

4.腰椎键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错位、腰椎骨质增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等。

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滑膜炎、滑囊炎、关节积液等。

6.踝关节扭伤、跟痛症等。

7.腱鞘炎、腱鞘囊肿、网球肘等其它疼痛性骨科疾病。

8.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9.骨质疏松症:腰背痛,小腿肌肉抽筋,骨密度减低等。

三、筋伤科特色治疗方法

1.宫廷正骨按摩手法:手法的最大特点是轻巧柔和,筋骨并重,治病使患者不知其苦,在享受、舒服的过程中,使疾病得到治愈。昔为宫廷御用,今为百姓服务。尤其适宜于颈腰椎病的患者。

2.小针刀疗法:小针刀是中医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相结合的产物,既能起到针刺疏通经络、通则不痛的目的,又能发挥手术刀松解增生、粘连组织的作用,中西结合,效果独特。适用于颈腰椎病、膝关节炎、跟痛症、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滑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3.中药内服、外用(中药泡洗、湿热敷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补肾强骨,治病求本,巩固疗效。

医院信息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原北京冶金医院),始建于1964年,2006年7月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7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现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床位431张。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肿瘤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护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医院,在教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医院领导班子勇攀高峰、追求卓越、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医院各项基础建设,从规模、层次、功能、技术服务、环境已提升到三级中西医结合的水平,成为一所以中西医特色为主,以骨伤科、脑病科、中医全科医学等疑难危重症诊治为重点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资源充分整合 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504平方米,2010年初医院第一批实行了医保持卡实时结算。2010年6月26日,医院顺利通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三级医院评审验收,成为北京市京北地区唯一一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6月第三附属医院制剂中心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现有院内制剂32种。 医院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提升参与重大抢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注重中医优势技术推广、健康教育宣传的辐射,认真完成对口支援等社会公益活动,以求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以重点专科为龙头 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凸显 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尤其是中风病、头痛、痴呆、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诊治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名中医、国内知名神经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唐启盛教授。脑病科还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各种创伤、骨折的治疗、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髋骨关节炎、微创手术、足拇外翻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学科带头人是王庆甫教授。其中骨质疏松症门诊是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医院设有23个临床科室,8个临床辅助科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开设多个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病专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骨伤疾病、肿瘤、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慢性老年性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疾病、妇科病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多个优势病种的疗效已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创新、乐于奉献的团队。医院实行全年无假日门诊,每周六、日均有中西医专家出诊。多层次引进培养中医人才 打造中西医结合平台全院在岗职工639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7人,硕、博士146人,副高以上职称83人,拥有一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拥有2位国家级项目学科带头人,有入选"全国中青年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的常务副理事单位,具备教师资格教师12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7名,在职教师中正高职称占16%,副高职称占41%,已初步形成了以博导、硕导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师队伍。院长唐启盛教授研究的成果《抑郁症中医症候规律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着大学针灸学院、国际学院、临床教学任务。接收了国际、国内研究生、大学学生的见习任务。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临床教学医院。教学科研比翼双齐飞 科研屡结硕果再攀新高 中医全科医学和中医骨伤科学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正在以中医骨伤科学为龙头,建设包括中医外科、乳腺科、肛肠科、妇科等中医特色外科学科群,以全科医学为龙头,建设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肿瘤、社区医学等特色学科群,真正形成优势学科。目前,承担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奖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师承教学工作。完成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及中医护理基础理论教学任务。国际交流日益增加 中医文化共谱辉煌 医院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先后接待 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访问。在医院文化建设上,用中医文化的“仁、和、精、诚”的价值观理念办院,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来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教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学习,严格执行医院制度,以医院文化建设统一医院的发展目标,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五棵松门诊部 本部
推荐阅读
小儿先天性疝最常见的是什么
2025-08-17 08:13:42
小儿先天性疝最常见的是什么
中暑后身体不好怎么办
2025-08-19 13:51:17
中暑后身体不好怎么办
排黑色大便是什么原因
2025-08-18 18:01:13
排黑色大便是什么原因
宫颈肥大中度糜烂怎么了
2025-08-16 18:58:25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