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是集医疗优势、科研实力、教学基地为一体的新型肝病医教研防重点学科。是北京大学批准的博士、硕士授权学科,卫生部肝病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肝病临床教育基地及中日联合病毒耐药研究中心。现有医生3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徐道振教授、成军教授均为国内外知名专家。

医疗优势 肝病中心由3个病区组成,共有床位112张,已形成先进的慢性肝病(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病)的系统、综合、规范的治疗体系。

收治病种 各种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等。

科研实力肝病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科研基金课题20项。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专著10部,参编专著25部。

肝病中心现在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①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的研究;②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机制的研究;③非病毒性肝炎:AIH、HASH、ALD、PBC、PSC、DILD等的临床流行病学、治疗学、行为干预、发病机制的综合研究;④HBV、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对于该中心课题组发现的100余条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生物学意义、医学意义,以及在慢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北京地坛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检测的单位之一。2007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联合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感染病参考实验室,以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及肝病中心为依托,创建了地坛医院乙肝病毒耐药检测与研究中心。该中心建有国际规范的抗病毒耐药检测实验室,建立了包括临床一线专业医师和基础研究人员在内的合理人才梯队,面向地坛医院以及100家联合医院进行针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现有核苷类药物的乙肝病毒耐药检测。该中心建有功能强大的Database数据库及完善的患者随访系统,从而实现对临床资料、检测数据、随访结果等的规范化管理。该中心拥有包括分子成像系统(Typhoon Trio)、质谱仪(LC-MS-MS UPLC Acquity/TQD、2D Nano UPLC Acquity/Q-Tof Micro Mass/美国Waters)、荧光定量PCR系统(7500/美国ABI,I Cycler/美国Bio-Rad,Light Cycler/美国ROCHE)、病毒载量仪(COBAS/美国ROCHE)、PCR仪(PE9700、Mastercycler gradient 5331/德国Eppendorf,Terad 2/美国MJ)、微流体芯片仪(Calipev1000/美国Lifescience)、全自动遗传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该中心可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克隆测序、PCR-RFLP、INNO-LIPA、基因芯片、Taqman探针及实时PCR等多种基因耐药检测技术,并可进行表型耐药检测。该中心与澳大利亚Evivar公司的合作使北京地坛医院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获准使用SeqHepB系统进行虚拟表型分析并指导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单位,从而使得地坛医院的乙肝病毒耐药检测与研究工作具有了国际视角和水平。截至目前,已检测患者样品2000余份,收集入选条件严谨、临床资料完备的患者血清样本近1000份。

展示平台协助医院承办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以及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在医院老专家的指导下,为100家合作医院,提供肝脏疾病的远程会诊服务。利用医院的“中日联合病毒耐药研究中心”,配合研究所工作,为100家合作医院,提供HBV、HCV耐药检测与临床研究的服务,建立起国际化的肝病研究队伍,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

利用肝病中心3个病区的整合优势,做好肝病领域新药临床验证工作,在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中更好的发挥已有的骨干作用。在教学方面,除完成各层次北京大学医学部各层次教学外,已举办全国性各类技术学习班多期,培养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35余人及进修医生数百人,已成为中国肝病专业人员的培养基地。

肝病中心专家门诊 全年无休,天天均有专家出诊。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原名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 )始建于 1946年,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研究所、国家肝病、艾滋病临床药物验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医院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的 38种法定传染病的诊治、研究和培训任务。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医疗机构。建设“世界知名的传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一流的三甲综合医院”是医院新的追求目标。医院一院两区。本部院区位于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其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开放758张床位。顺义院区位于顺义区李遂镇,占地11.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400张。医院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占95%。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技术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0余人。医院坚持“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办院理念,形成肝病、感染性疾病诊疗、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学科,其中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国家中医传染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重点学科,感染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近年来,医院加强非传染病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收治的患者有60%是非传染病患者,医院综合学科的发展不但让传染病患者得到综合救治,而且也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就诊需求。 地坛医院在传染病诊治方面处领先地位,2009年以来先后诊断救治北京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2016年临床诊断首例亚洲黄热病患者、北京首例寨卡病毒患者、全国首例裂谷热患者。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传染病学科排名调查显示,地坛医院7次位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名,始终位列华北地区第1名。肝病内科治疗中,在临床经验积累基础上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及相关诊治共识引领乙型肝炎治疗方向,率先提出干扰素联合核苷(酸)抗病毒治疗的理念;慢性丙型肝炎的DAA 临床研究,小分子化合物的多靶位联合治疗,缩短疗程至12-24 周,将彻底治愈丙型肝炎,取得革命性的成就;脂肪性肝病的多学科专家门诊,从肝病、内分泌、心血管病医生的不同视角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使患者获益终身。 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和探索,在中医药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和学术特色。凝练总结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三焦”治疗肝衰竭的学术观点,形成了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有效地降低肝衰竭病死率;研究制定的基于“扶正解毒消积法”辨治方案, 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肝病治疗中针对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提供微创和手术相关治疗。顺义院区是原来的潮白河骨伤科医院,在中医药治疗、手法治疗骨伤科方面特色突出。院区发展定位为:平战结合,康复特色,全面综合发展。目前顺义院区门诊开诊科室:综合内科、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及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科、五官科等。并设有综合内科病房和骨科、骨伤科病房。医院科研工作中承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在研项目270余项,在研经费7000余万元。医院获批传染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样本库及重点学科的建设;主持及参与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15个奖项,获批专利近20项。医院设有首医、北医、北中医博士研究生培养点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9个。医院主办的《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和《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举办了七届地坛国际感染病学术会议,达到了较高的学术交流水平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北京红丝带之家是民政部门注册的服务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5A级社会团体组织。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提供关怀、医疗、护理、心理、法律支持等多元化服务,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关注支持,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艾滋病防治的窗口。医院获得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
本部 顺义院区
推荐阅读
肺积水抽水后复发怎么办
2025-06-28 10:34:09
肺积水抽水后复发怎么办
甲状旁腺激素异常该怎么调理​
2025-07-02 13:39:48
甲状旁腺激素异常该怎么调理​
血培养如何看报告单
2025-06-28 14:11:14
血培养如何看报告单
盆腔炎病是什么症状
2025-06-29 11:52:16
盆腔炎病是什么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