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理科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正式成立于1949年,是国内最早的病理科之一。自顾绥岳教授创立病理科以来,60余年间,在老一辈病理学家创新、严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一代又一代肿瘤病理人认真敬业,使病理科发展成为国内最著名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之一,集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于一身,同时也是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科室构架

科室拥有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管理现代化的空间4000平方米。截止2012年9月,在岗人员154人,在编人员76人(医生36人,技术员40人),返聘人员10人,研究生29人,进修医生22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17人。在职医生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7人,副高级职称者12人,中级以上医生中,90%以上有国外进修经历。科室由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病理、分子病理(兼组织库管理)、超微病理组成,形成了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模式。

组织病理

病理科成立了淋巴瘤、乳腺、胃肠道、胸部、软组织和骨肿瘤、泌尿、细胞病理、免疫病理、分子病理共9个专科病理组。近年来医院开展了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各专科负责人每周参与相关学科的多学科综合讨论,并积极参与院内临床病理讨论会。病理与临床的沟通更加畅通,病理诊断也更贴近临床需求。病理会诊是肿瘤医院的特色项目,会诊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会诊病例超过2万例,2011年会诊量达24256例,其中疑难病例占一半以上,是全国会诊工作量最突出的科室之一。2012年通过了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基因扩增技术(PCR)”的审核。是全国第一家申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病理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现场评审工作。

技术工作是病理诊断的基础。科室技术人员敬业爱岗,认真负责,老一辈技师精湛的技艺是淋巴瘤诊断等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术室的建设是搬入新址后的重点项目:先进的一体化取材设备、标本储藏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有害气体的吸收;制片室拥有先进的包埋机、自动染色机、自动封片机等。不仅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减轻了技术人员的体力劳动。

细胞病理

细胞病理诊断工作最早开展于1956年,由于操作简便,诊断迅速准确而广受临床欢迎。。1971年底开展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工作。1975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细胞病理学专著《实用肿瘤细胞学》。1989年在国内首先开展免疫细胞化学项目。细胞学诊断项目覆盖脱落细胞学及穿刺细胞学各个领域,尤以细针穿刺细胞学为其特色,穿刺病例数量逐年上升。细胞室还举办了多期“临床细胞学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许多细胞学诊断人员。

免疫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主要用于疑难病理会诊、常规病理诊断、临床预后指标的检测及科研工作的开展。科内目前拥有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器两台,常用抗体多达100余种,为国内应用抗体最多的病理科之一。科室曾经举办“免疫组化诊断专题讲习班”、“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新进展学习班”多次,为免疫组化技术在国内的普及、推广及提高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分子病理

分子病理室成立于1995年,现有人员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人。由分子病理诊断室和分子病理研究室两个部分组成,总面积约500m2,拥有标准化临床PCR室、避光观察室、细胞培养室和ABI 测序仪、PCR仪(3台)、原位杂交仪(3台)、荧光定量PCR仪、荧光显微镜观察储存系统(2套)、凝胶摄像系统、激光显微捕获系统、Millipore超纯水系统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已建立成熟和完整的实验条件,可开展原位杂交、FISH、PCR、DNA 测序、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及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等技术,不但为临床病理诊断服务,同时也是病理研究的重要平台。

组织库

占有空间约500平方米,以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肿瘤资源库为目标,包括样本处理、储存、信息登录以及样本相关的技术室。拥有-20oC、-80oC低温冰箱、液氮罐、低温离心机、水浴锅、冰冻和石蜡切片机、组织芯片仪、条码机和电脑系统,并有专门软件进行样本基本信息、储存信息和使用信息的管理。现有专职人员4人,已建立了规范化的样本收集和处理流程、样本入库登记及肿瘤资源共享机制及使用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多种形式保存组织和外周血样本。

电镜室

病理科电镜室于2008年10月开展工作,拥有PHILIPS MORGAGNI 268D型投射电镜一台及Leica超薄切片机、制刀机、修块机等电镜制片设备。目前设有专职医生和技术人员各一名。检测标本主要涉及乳腺、肺、卵巢、软组织、涎腺、胃肠道、肾脏、甲状腺等肿瘤的电镜诊断,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为肿瘤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医学教育

1959年夏天,作为最早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开始招收肿瘤病理学研究生。到目前为止,科室共培养研究生94位,目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6人,在读研究生17位,其中硕士生7位,博士生9位,博士后1位。

本科生教育

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教材。每年承担约两百多名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教授“绪论”、“肿瘤病理学”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等内容。

进修生培养

作为全国临床病理中心之一,自1957年开始受卫生部委托每年举办肿瘤病理进修班,是卫生部病理医师培训基地,至今已达65期,为全国各地培养病理医师650余名,举办细胞学进修班75期,培训细胞学医务人员600余人。

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多次举办“恶性淋巴瘤病理新分类及诊断专题讲习班”、“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诊断讲习班”、“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新进展学习班”、“复旦-MDACC诊断病理新进展研讨会”等多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为病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成果

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在科研领域内硕果累累,到目前为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卫生部、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等研究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上海市奖励;主编书籍近20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同时承担了大量国内外杂志的编审工作。

承担重点学科

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肿瘤病理)1995年—1997年(第一周期);1998年~2000年(第二周期)。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病理)2005年—2007年。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病理与病理生理学)2007年—2011年

卫生部部属医院临床重点学科(肿瘤病理)2008年—2010年

学术交流

科室与美国M. D. Anderson癌症中心(MDACC)、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健康中心、美国纽约Ackerman皮肤病理学院、日本产业医科大学、法国里昂Berard中心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科室医生有较多机会出国访问或深造。医生队伍中,80%以上有国外进修经历。1997年开始,科室先后有三名青年医生访问日本产业医科大学,在Hiroshi Hashimoto教授等的指导下开展软组织肿瘤分子遗传学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后很快成为科室业务骨干。

自2005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上海-MDACC病理新进展研讨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病理工作者参与,会议筹办方之一MDACC是美国著名的癌症中心,病理系拥有世界先进的理念和设备。1993年开始,在上海-大阪两地病理学者共同的执着和努力下,“上海-大阪-墨尔本诊断病理研讨会”每年定期举行,迄今共举办了15届研讨会。会议交流的病例收录在《Archives of Histopathologic Differential Diagnosis》中,至今已15期。

科室与上海及国内病理学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诊断病理和内分泌肿瘤病理及SARS病理学术研讨会(2003年,上海);承办了多届华东地区淋巴瘤读片会;承办并协办上海市病理年会,组织参与上海市临床病理读片会、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读片会等多种形式的读片交流活动。2002年顾绥岳教授的诞辰90周年纪念与上海市病理学学术年会同时举行,上海市新老病理学工作者齐聚一堂,寄语未来,共话和谐,是病理界一次难得的盛会。

科室文化

王懿龄教授是病理界中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敬重的前辈,1999年,为弘扬王懿龄教授敬业、奉献精神,隆重举行了纪念王懿龄教授从医50周年的庆典活动。2005年,医院党委发出了向优秀党员王懿龄教授学习的通知,全科员工纷纷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学习榜样,年轻医生们在科内老教授的敬业精神感召下,钻研业务、奋发上进,晚上或周末在办公室里经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在业务工作中已逐渐发挥了主力作用。

病理科响应中组部号召,前后共派出六名医生,全力以赴,支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理科建设。全科员工团结一致,互帮互爱,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每一次义诊、捐款等公益活动。“5.12”汶川大地震后不久,全科积极捐款。获悉四川省北川县医院病理科医生张勇及妻子双双在地震中遇难,全科员工再次积极为病理同仁的遗孤捐款,共计16800元。科室领导还经常组织全科职工外出旅游、聚餐等,增进了科室工作人员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营造了病理科团结向上、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

科室医生
李媛
朱雄增
杨文涛
王坚
医院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单位,建院于1931年3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基本情况医院设有徐汇院区、浦东院区两个院区,并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共同发展。截至2019年底,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00余张,设有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胸外科、胃外科、大肠外科、泌尿外科、胰腺外科、肝脏外科、神经外科、骨软组织外科、肿瘤妇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综合治疗科、麻醉科、介入治疗科、病理科、药剂科、检验科、内镜科、超声诊断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心肺功能科、营养科26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有教职员工2,561人,其中医师655人,护理人员1,182人,医技人员520人;正副高级专家345人;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96人。学科平台医院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肿瘤学、病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肿瘤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乳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3个(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乳腺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1个(上海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胸外科)、上海卫生重点学科1个(病理学)、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5个(肿瘤学、病理学、放射治疗学、妇科肿瘤学、胸部肿瘤学),同时也是上海市病理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中心和上海市抗癌协会挂靠单位。设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病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肿瘤疾病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和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鼻咽癌诊治中心、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甲状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防治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黑色素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成立王红阳院士工作站,新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继续推进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主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英文版《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英文版《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4本学术期刊,以及《抗癌》科普杂志,努力打造肿瘤精准医学期刊的高地。医疗业务2019年医院门诊量157.29万人次,住院10.07万人次,手术5.14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4.9天,医院运营效率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茅。医院在最新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取得全国第25位的好成绩,其中病理科连续第9年蝉联全国第一;肿瘤学位列全国第二;胸外科位列全国第十;普通外科获得提名。医院在2019年度申康绩效数据中保持全市领先,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6大病种名列第一,另有7个病种排名前三、2个病种排名前五,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科研人才全年共获得科研项目258项,立项金额首次突破1亿元;共发表SCI 483篇,总影响因子2194分,其中29篇影响因子≥10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与经费数再创新高,全年共获得项目资助87项,直接经费4829万元,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牵头获得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1人荣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提名奖;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医院2019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6名,博士研究生84名,博士后20名;毕业硕士54名,博士55名;规培招录85名,结业79名。国内外合作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2019年着力优化诊疗流程,在全国率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管理专家号源,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肿瘤预防、筛查和患者随访,提供全周期的患者关怀爱护。医院积极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在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华东地区肿瘤防治医联体和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医联体,并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体系,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的肿瘤诊疗服务。继续对口支援摩洛哥、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援外援边工作获得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在国际合作方面,先后与美国德州安德森肿瘤中心、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癌症中心、法国Gustave-Roussy肿瘤中心、日本金沢大学癌症研究所、意大利肿瘤研究中心、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澳大利亚彼得麦卡勒姆癌症中心、加拿大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癌症科学中心等11所机构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形成伙伴关系,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患者国际转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一体两翼”格局在国家和本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2019年8月23日医院浦东院区开业运营,逐步开展实体化运行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单病种多学科诊疗、高质量全覆盖的肿瘤临床研究等全方位的肿瘤诊治研究新模式,开创医院建设的新起点、新征程、新发展。并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院高度融合精神,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资源共享,将手术、化疗、光子放疗及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融合进行肿瘤治疗,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肿瘤医学中心。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自2015年5月8日开业以来,在确保临床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质子重离子放疗对肿瘤的“定向爆破”优势,依托重离子技术优势,围绕鼻咽癌、颅内颅底肿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个重点病种开展临床治疗,并对胰腺癌开展重点临床研究(“5+1”重点病种),重点病种治疗例数占治疗总数的63%。医院目前已收治患者2500余例,其中2019年超过800例,与国际同类机构相较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尖端医疗设备、个性化医疗服务、国际水准的肿瘤粒子治疗专家团队等优势,不断提升这一医疗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20年,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做好“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以浦东院区发展和建设为抓手,打造临床研究平台,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高度融合,聚焦肿瘤精准诊疗、粒子放射治疗、肿瘤病理诊断、新药和装备研发转化四大平台建设,共同创建国家肿瘤医学中心,为建设上海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浦东院区 徐汇院区
推荐阅读
老年痴呆脾气暴躁骂人怎么办
2025-07-27 09:12:33
老年痴呆脾气暴躁骂人怎么办
男性十宝茶的害处有哪些
2025-07-30 19:13:07
男性十宝茶的害处有哪些
吞咽时呛咳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27 17:25:26
吞咽时呛咳怎么回事,怎么办
腰背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7-26 18:38:14
腰背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