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眼科

龙华医院眼科成立于1960年,沪上眼科名医范新孚教授为首任眼科主任。经过近半个世纪、几代眼科人的努力和建设,龙华眼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优势学科。目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优势专科,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以及名老中医继承班导师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审题单位。

眼科医师8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5人。专科病床12张,年收治病人600余人;每周门诊12个半天,由主治职称以上医师应诊,凭借浓厚的中医特色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了上海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眼病患者,门诊量逐年上升,年门诊量约27000余人次。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还承担了历届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留学生等中医眼科教学任务以及实习带教、毕业生论文指导等。主编“上海市中医眼科病证诊疗常规”。举办“全国中医眼科高级医师进修班”二期,先后培训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师。

医疗特色

眼科是一个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临床优势学科,不仅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理论,运用传统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等眼病作为临床重点研究病种;对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底病、角膜病、青少年近视等常见眼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中药饮片、熏洗、耳穴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同时还能够吸收应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科AB超、视野、眼底激光等,还熟练开展各种眼科显微手术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等,年手术达约500余例。

1、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发病率、致盲率均占第一的常见眼病,已经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治疗上缺乏有效措施预防其发生与发展,只有等到成熟期采用手术方法,如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合人工晶体植人手术。尽管现代外科技术日益完善,但术后后发障甚至眼内感染等仍难以避免,且手术费用昂贵,难以推广普及。因此,更多的病人在初发期需要治疗,以延缓晶状体混浊的发展,避免视力的丧失。在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白内障如能推迟10年发生,则白内障手术可下降45%。因此,研究和开发白内障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已愈来愈受到眼科临床的重视。该院针对白内障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及局部全身的不同表现,进行特色辨证,内外合治。对早、中期白内障,采用中药内服外滴的综合治疗方案,并注重研制特色自制制剂。如挖掘范新孚前辈(该科首任科主任)家传秘方所形成的中成药“滋阴补肾片”,总有效率达88.35%;与医院制剂科联合研制的“祛障灵滴眼液”总有效率达82.5%。对于属障老翳定的成熟期白内障,除采用微创显微手术外,还进行围手术期辨证治疗,其中“内眼术后方”用于白内障手术后,能明显减少术后炎性反应,减少激素用量,促进视力恢复,缩短疗程。据统计,总有效率达86.86%,优于西药对照组。

2、老年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黄斑变性(AMD),是与年龄相关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之一,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国,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性黄斑变性亦日益成为重要的致盲眼病。该院眼科根据祖国医学“轮脏相属” “黄斑属脾”等理论及名老中医的经验,制定了柔肝健脾,补肾明目为治法原则,并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萎缩型与渗出型,将其分别归纳为肝肾阴虚型与阳虚水泛型,并制定出相应的协定处方。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肯定,在阻止AMD进行性萎缩及渗出期的形成、防止瘢痕修复后复发、保持有用视力、延缓黄斑变性的发展具有相当的优势,有效率达73.3%。已完成“柔肝健脾、滋阴明目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课题一项。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发病率及高致盲率,该院眼科在广泛查阅古籍经典、深入研究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以及积极参与糖尿病并发症多学科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和眼底微观辨证相结合,抓住本病“虚、热、瘀”特点,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治疗以益气养阴,和营清热为主,制定了以名老中医经验方为主基本协定方。并配合全身降糖治疗,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有效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据统计,有效率达72.6%。另外,还积极采用中医药干预治疗激光光凝术后及DR晚期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术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特色制剂

1秦皮眼药水

2祛障灵眼药水

3滋阴补肾片

仪器设备

1日本TOPCON手术显微镜

2美国ALCON增强型超声乳化仪

3瑞士OCTOPUS-101全自动电脑视野仪

4日本TOPCON CT-60非接触眼压仪

5日本TOPCON KR-8100电脑验光仪

6美国ALCON眼科A、B超

7德国蔡司眼底莹光血管造影仪、眼底激光等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50余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上钢二村45号。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共78.65亩,核定床位数1250张。医院中医特色鲜明,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肺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等。年门急诊人次356余万,年出院患者5.4万余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临床科室43个,重点专科30个,医技科室6个,药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RICU、血液净化中心等,配备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专病)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0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中央“千人计划”1名、上海市名中医32名、上海“千人计划”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42名;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35个。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基地与分基地,承担9项中医流派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2001年首创名老中医工作室的传承模式,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并迅速在上海市和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先后成立35个名中医工作室,其中15个入选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推进项目。于2000年7月成立龙华中医医院集团,集团内包括5家二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中西结合医院。托管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和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通过专科专病建设和人才培养,扶持集团二级医院特色专科专病的创立和发展。2004年起与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开展名中医下社区、科研合作、适宜技术推广等帮建工作。同时,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承担本科生(含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学工作。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成立陈湘君、陆德铭、施杞名师工作室,吴银根、唐汉钧名师研究室,以名师研究室为依托,展开教学查房和示范课程讲座,并进行名师教学思路研讨,旨在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近年来,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学资源的精品化,《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被列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教材建设为载体,总结学科建设成果,承担多部国家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主编工作。2007年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通过上海市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将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着力开展重点病种(恶性肿瘤和骨退行性病变)和拓展病种的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建设上海市“重中之重”中医慢性病防治临床医学中心,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力争在研究中有所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共赢,全面带动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临床及科研能力,建立健全“医研双赢”的中医临床科研运行新模式。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医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继承创新、追求卓越”的使命,秉承“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精神,向着“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受人尊敬的品牌医院”的愿景,目标建设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上南院区 总院
推荐阅读
膝盖肿胀疼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11:42:37
膝盖肿胀疼痛是怎么回事
纹眉之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5-07-11 09:18:32
纹眉之后要注意哪些事项
弹响指自己掰有危险吗
2025-07-14 15:50:36
弹响指自己掰有危险吗
如何处理感冒低烧37.5度
2025-07-12 16:12:41
如何处理感冒低烧37.5度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