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脑病科

龙华医院脑病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帕金森氏病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急救医疗协作中心牵头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科室。

科室先后参加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科技部有关中风、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病攻关课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一项和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二项、十五攻关后续课题一项,将名老中医胡建华(已故)工作室工作及科室工作融入一体,该科中医药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分别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3年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滋补肝肾、通络解毒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经专家认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熄风豁痰法治疗癫痫与西药疗效相当,并无明显副作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研究获上海市首届临床成果三等奖。

目前拥有专科病床43张,附设康复治疗室一间,神经中央监护室一间。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每周门诊11个半天,科室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方式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医疗特色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中风,通常是指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急性疾病。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本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采用中药、西药、针灸共同结合的方式开展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失眠的中医治疗

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的不满足,并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是一种常见而又非常普遍的症状,据调查,有近40%的人有间歇或长期的失眠。中医称失眠谓“不寐”。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不寐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神不安而造成不寐病证。本科在治疗不寐时根据已故名老中医胡建华教授采用的养心安神法为主治疗,选用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之名方“甘麦大枣汤”,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了丹参、菖蒲、远志等;起到了解郁缓急、养心气、益心阴、泻心火、安神定志的治疗功效。

头痛的中医治疗

头痛是指颅外或颅内疾病刺激对疼痛敏感的结构,造成头颅上半部(眉毛、耳轮上部、枕外隆突联线以上)的疼痛;是临床一个十分常见和普遍的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是指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从集性头痛和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以及其他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是指继发于其他累及头部的头痛,如外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颅内动脉瘤、肿瘤、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本科室在针对原发性头痛,尤其是血管性头痛方面,采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根据中医“头为诸阳之会,厥阴肝脉会于巅,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之理论,临床采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止痛之疗法,治疗选药中根据“久病入络”之理论,采用虫类药物治疗是本科特色。

癫痫的中医治疗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但家庭及社会承受的负担明显大于脑卒中。人群年发病率为50/ 10万??70/10万,患病率约为5‰,儿童患病率约12.5‰,发达国家患病率3.5‰??20‰,发展中国家患病率2.3??37‰。根据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约有五千万人患有癫痫。而在中国,终身患病率为千分之七,大约九百万人患有癫痫,而且每年新发病率患者达四十万人左右。

祖国传统医学对癫痫的认识和治疗有上千年的历史,上可追溯至《内经》“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

已故名老中医胡建华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半个多世纪,对癫痫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胡教授依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以及经验,认为癫痫之病因,不离“惊”、“风”、“痰”、“瘀”,治疗法则不外镇静、熄风、豁痰、化瘀。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是因黑质大量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而引起肢体的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及姿势障碍等症状群。目前对于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临床应用的药物诸如多巴胺替代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神经元保护剂等,本科在治疗该疾病时,根据其发病特点、患病人群,认为其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风火痰瘀毒互结,蕴塞脑窍。临床以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为基本治疗大法治疗帕金森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能够在延缓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提示中药具有提高帕金森治疗效果的作用,还能够控制帕金森病的一些非运动障碍症状。

院内制剂

本科室拥有系列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院内制剂。它们是由已故名老中医胡建华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组合而成。

* 镇惊定志合剂、镇惊泻火合剂,是针对治疗以失眠、抑郁、焦虑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精神类疾病的院内制剂。

* 祛瘀定痫镇痛合剂、固本定痫镇痛合剂,是治疗癫痫类疾病的院内制剂。

* 蝎蜈胶囊,治疗癫痫、头痛、帕金森氏病的院内制剂。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50余年来,医院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和中医优势突出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2012年在中医院等级复评审中评审成绩位列全国三级中医医院首位;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016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17年6月刘嘉湘教授荣膺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总院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分院坐落于浦东上南路上钢二村45号。东西两院占地面积共78.65亩,核定床位数1250张。医院中医特色鲜明,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骨退行性病变、肾病、胆石病、风湿病、眼病、乳腺病、肛肠病、脾胃病、肺病、疮疡病等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医院有冬令进补膏方门诊、冬病夏治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等。年门急诊人次356余万,年出院患者5.4万余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临床科室43个,重点专科30个,医技科室6个,药剂科室3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RICU、血液净化中心等,配备DR、CT、ECT、MRI、数字胃肠机等大型设备。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专病)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40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中央“千人计划”1名、上海市名中医32名、上海“千人计划”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名、博士生导师42名;各级各类名老中医工作室35个。作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主基地与分基地,承担9项中医流派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2001年首创名老中医工作室的传承模式,以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并迅速在上海市和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先后成立35个名中医工作室,其中15个入选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推进项目。于2000年7月成立龙华中医医院集团,集团内包括5家二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中西结合医院。托管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和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通过专科专病建设和人才培养,扶持集团二级医院特色专科专病的创立和发展。2004年起与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开展名中医下社区、科研合作、适宜技术推广等帮建工作。同时,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承担本科生(含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学工作。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成立陈湘君、陆德铭、施杞名师工作室,吴银根、唐汉钧名师研究室,以名师研究室为依托,展开教学查房和示范课程讲座,并进行名师教学思路研讨,旨在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近年来,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学资源的精品化,《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被列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教材建设为载体,总结学科建设成果,承担多部国家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主编工作。2007年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通过上海市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医院将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着力开展重点病种(恶性肿瘤和骨退行性病变)和拓展病种的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建设上海市“重中之重”中医慢性病防治临床医学中心,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力争在研究中有所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共赢,全面带动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临床及科研能力,建立健全“医研双赢”的中医临床科研运行新模式。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医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病人至上、继承创新、追求卓越”的使命,秉承“严谨、仁爱、继承、创新”的医院精神,向着“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受人尊敬的品牌医院”的愿景,目标建设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上南院区 总院
推荐阅读
皮肤皲裂怎么护理​
2025-09-12 19:37:44
皮肤皲裂怎么护理​
脚板痛怎么回事
2025-09-14 08:22:59
脚板痛怎么回事
胳膊痛抬不起来怎么办
2025-09-15 19:37:02
胳膊痛抬不起来怎么办
更年期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2025-09-13 11:25:09
更年期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