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胸科医院
功能检查科

功能检查科(肺功能室)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自创建本科室并将肺功能技术和临床应用推广以来,我科的肺功能检测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肺功能室已从原先的一个只能检查通气功能的单一检查科室发展成如今能全面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综合性检查科室。

目前可开展全套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舒张试验等肺功能检查。还可开展床边肺功能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6分钟步行试验,呼出气冷凝测定,睡眠监测等检查项目。并开创了肺移植患者的术前术后功能的评估和预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等多个新项目。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

我科目前拥有副主任医师一名,主管技师一名,技师五名。每年检查各类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相关测定20000余例。近年来,科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医学教学和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培养几十名来自本院及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及实习学生。本科室承担数篇院内课题,论文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讲座上进行交流,并有多篇发表在国际国内的医学期刊上。

1、肺功能测定:

我院肺功能室配备有三台世界先进的肺功能体描仪:德国耶格MasterScreen-Body/Diff体描仪两台和SENSORMEDICSVmax6229一台,以及一台MasterScreen便携式肺功能仪。可开展全套肺功能检查和运动试验,如最大通气量、第一秒肺活量等通气功能,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气道阻力,残气和功能残气等指标。还可进行舒张试验和激发试验。

主要用于评价病人对心胸外科手术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为病人是否能手术提供重要依据,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呼吸功能评价,提供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决定治疗方案,判断药物疗效;肺减容术和肺移植预后的估计。便携式肺功能仪可应用于危重,气急明显及待肺移植不宜移动患者的床边肺通气检测以及科研目的。

目前本科室肺功能检查超过20000例次/年,2019年将引进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仪和运动心肺功能仪,全面覆盖呼吸功能的检测,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

2、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属于无创性检测,检测方便快捷,无明显的临床应用禁忌。

临床门诊和病房有较多的喘息和慢性咳嗽的患者,临床上尚无简便无创的检测这些患者气道嗜酸性炎症的方法,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通过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可以:辅助诊断哮喘,鉴别慢性咳嗽的病因,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调整,大大提高对慢性咳嗽,哮喘的诊治效果。临床医生通过随访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以方便快速的对气道嗜酸性炎症做出诊断,及时调制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外将呼出气NO作为提示气道嗜酸性炎症的一种有效无创新检测。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发表的呼出气NO临床应用指南指出:eNO临床应用包括:嗜酸性气道炎症检测、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答评估、监控气道炎症以及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建议如下:

推荐eNO应用于嗜酸性气道炎症的诊断。

推荐eNO应用于判定由于炎症引起的有慢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的激素应答。

建议在需要客观证据时,eNO可用于哮喘的辅助诊断。

推荐低于25ppb的eNO值(儿童低于20ppb)预示着无嗜酸性炎症或激素应答。

推荐高于50ppb的eNO值(儿童高于35ppb)预示着存在嗜酸性炎症,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存在激素应答。

推荐用eNO进行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监控。

但在下列人群中可能不合适:无意识患者;无法进行配合的患者;口腔严重畸形的患者;口腔严重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的患者;气胸的患者;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对咬口过敏的患者。

3、呼出气冷凝测定:

本科室使用意大利MEDIVAC-Parma型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

呼出气冷凝液(EBC)能很好地反映下呼吸道衬液情况,并实时反映肺的炎症状态。检测EBC中癌胚抗原(CEA)、一氧化碳(NO)、过氧化氢(H2O2)等含量,可了解下呼吸道生理和病理改变,用于诊断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疾病程度分级、评价治疗效果方面也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EBC检测在欧洲已经广泛应用于COPD、哮喘、囊性纤维化、吸烟损害、支气管扩张以及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迄今为止,采集下呼吸道衬液的经典方法是肺泡灌洗液(BA1),但因是有创检查使其l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采集EBC进行有关化验,是一种突破了传统采集BAL来反映下呼吸道衬液的新方法。

4、六分钟步行测定:

六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walktest,6MWT)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运动试验,通过对运动耐力的检测,反映受试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可以综合评估受试者的全身功能状态,如运动能力、心肺功能以及骨骼、肌肉功能和营养水平,也是生命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来某些学者发现6MWT也能应用于慢性肺疾病患者日常肺功能的监测,为慢性肺疾病患者组织学变化、功能学变化的考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5、睡眠呼吸暂停检测项目:

本院肺功能室自2010年底开展睡眠呼吸暂停检测项目,应用德国产的WEINMANN万曼的多导睡眠仪,有多导睡眠仪和手腕式初筛仪。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又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OSAH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成人患病率高达4%,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0%一40%。

其病理生理特征是在睡眠中由于气道塌陷性增加导致上气道部分或全部阻塞、气流受限,引起反复的间歇低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片断,进而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微循环异常等变化,最终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已证实OSAHS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卒中,糖尿病等,因此积极治疗OSAHS尤其重要。

2007年,心功能室还是心内科的二级科室。2012年起,心功能室作为医技科室从独立建制。目前,心功能室共有主任医师1名(兼)、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技术人员5名(其中1名主管技师,4名技师)。

心功能室主要还是开展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及平板运动试验四项检查。但近年来,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数量逐年翻番。尤其作为门诊窗口,十分注重方便病人,开通检查零预约制度,尽可能让患者随到随检查,方便了患者等候时间。自2013年后平板运动试验已成为外科术前重要筛查手段。同时,2016年下半年该检查已纳入了马拉松运动员赛前的体检项目,并正积极开展针对运动员的有关研究。

从2008年至2016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心功能室逐步拥有国内最先进的GE心电图工作站2台、Delma,Zymed飞利浦、GE、百慧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共计40台、AND24小时动态血压仪25台及GE运动平板分析仪2台。全院心电网络设备下辖心电图机28台(每个护理单元配置一台)。使术前患者更加快捷得到心脏功能诊断评估。

2007年,心功能室开展起搏器随访业务。

2009年,心功能室正式开展起搏器随访业务。

2012年9月,心功能室独立。心功能科室APP上线建立与患者互动平台,方便患者就医就诊。

2013年,心功能室获得院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一项,发表SCI论文一篇。

2014年,心功能室与上海健康医学院院校形成合作,落实医学影像系学生的培养计划。心功能室与瑞金二路街道合作,开展社区心电上传会诊业务。心功能室发表SCI论文一篇。

2015年,心电网络概念初步成型。发表SCI论文两篇。

2016年,心电网络铺设完成,科室获得上海心电质控“梵华杯”知识竞赛三等奖,上海心电质控“梵华杯”知识竞赛现场观众参与赛二等奖。

科室多人参与上海市心血管内科临床质控中心组织的心电行业培训,并通过考核。1人次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心电学技术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016年度医院先进集体之窗口服务明星优胜奖。

此外,心功能室从2014年开始接受来自上海市健康医学院及上海各护理学校学生的进修实习,带教工作。共计100多人次。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功能室目前开展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及平板运动试验四项检查

普通心电图:

是最常见的心脏无创检测手段,具有简单、无创、无风险等优点,应有于几乎所有患者的常规心脏筛检,是临床科室的基本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通过记录盒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的变化,相比普通心电图,易于发现阵发性、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并能追踪24小时内心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异常心律数量

的统计,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平板运动试验:

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无创辅助手段,是通过在跑步机上进行变速,变坡度的运动给心脏施加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筛查出冠心病的试验方法。作为一项无创,安全的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4小时动态血压:

使用动态监测仪器测定昼夜24小时内血压变化,并对其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对于早期高血压病的诊断,协助鉴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复杂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上海市胸科医院(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诊治心、肺、食管、气管、纵隔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2004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胸科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无烟单位”、“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八连冠等殊荣。医院设有10个临床科室、13个临床亚专科和10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580张,开放床位964张,病区22个,另设ICU和CCU。附设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心血管研究室、生物样本库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并建有高新技术转化园区。现有在职职工1342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184名,医生队伍中博士生121名,硕士生136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2名。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晨星计划、上海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等各类人才。医院面向全国收治门急诊和住院病人逾70万人次/年,年心胸手术数已超15000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超90%,居全市最高。胸外手术量保持全市第一,胸外科机器人手术量及个人手术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医院开展的单肺、双肺、肺叶移植术,冠心搭桥术,心脏单、双瓣膜置换术及瓣膜成形术,各种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治,各类肺、食管、气管、纵隔手术,心胸外科微创手术、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的心胸手术,各类心脏疾病的介入诊治,恶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气管镜的诊疗技术以及病理细胞、组织学检测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数量和质量为亚太地区之首;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多学科治疗等居国际先进水平;还曾成功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1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批国际认证胸痛中心,中国胸痛中心质量控制中心,首批中国胸痛中心、首批中国心衰中心、首批中国房颤中心,上海市首批癌痛示范病房,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食管疾病诊治中心。承担着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登山计划等多项国家、部、市、局级课题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奖项。并承担卫生部冠脉介入、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基地(胸心外科方向)、上海市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以及预防心脏性猝死上海培训基地、上海市重症监护护士实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靶控输注技术培训中心等工作。凭借世界规模最大的胸外科中心实力,医院开展规范、全面、系统的“国际临床教育项目”(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并被亚洲胸腔镜教育委员会(ATEP)授予中国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示范中心(Center ofExcellence)。已举办全国心胸外科进修班47期,每年承担“肺癌多学科诊断治疗”、“胸心外科学进展”等多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任务以及各高等院校的教学任务,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招生点。
推荐阅读
桥本氏病有什么症状
2025-09-12 08:34:04
桥本氏病有什么症状
宝宝脸上一圈红色环状的癣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9-14 08:52:04
宝宝脸上一圈红色环状的癣怎么回事怎么办
孩子感冒流鼻涕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12 12:43:05
孩子感冒流鼻涕的原因是什么
淋巴长痘是什么原因
2025-09-14 10:18:10
淋巴长痘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