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药剂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为宗旨,立足妇幼保健药学。在做好药事管理、保障药品供应等传统药学工作的同时,为临床提供专科特色的临床药学服务。药剂科临床药学充分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教学及科研资源,从妇产科、新生儿科、乳腺科等临床药学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妇产科药学科普宣传及临床药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着手,逐步实现药学服务转型,培养临床药学人才梯队,以专业的药学知识保障患者及社会公众的用药安全,全面进行学科建设。

2011年,医院设立了手术室药房,建立并逐步完善手术室药品的分类管理,对手术室内药品实行分类、分级、动态化管理,确保了手术用药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015年手术室药房引入麻醉机,进一步提高医院手术用药科学、有序的动态化管理状态,有效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2015年完成药剂科全自动化发药设备的引入,涉及住院药房、门诊药房、手术药房的多个调剂发药部门,是全市自动化最完善的药剂科之一,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门诊药房荣获上海市药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优秀服务示范窗口,2015年获中国福利会文明班组;2017年获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三级专科组优秀单位,2017年获上海市徐汇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获上海市徐汇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格如药房荣获上海市药学会2018年度优秀服务示范窗口。

人员结构药剂科设有门急诊药房、格如药房、住院药房、手术室药房、药库及临床药学室等部门,承担了全院药品供应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等工作内容。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9名,其中临床药学团队5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0名;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2名,在读硕士1名。

业务开展药剂科始终秉持医院“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立足妇产科药学,为广大妇幼用药保驾护航。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为目标,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临床药师队伍;探索具有妇产科特色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优化和规范临床药学服务标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处方点评、ADR监测、抗菌药整治等药物干预体系,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药事管理等传统药学工作:审核年门急诊处方量近70万张,年住院医嘱核发数近95万次/年。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分布于妇科、产科、乳腺科、新生儿科、辅助生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分别为抗感染、抗肿瘤、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专业,承担全院抗菌药物监测、合理用药监测及点评、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信息管理、药学查房、用药咨询、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

特色技术

1.开设药物咨询门诊:2013年开展了市区首个专为妊娠期妇女的药师-医师联合药物咨询门诊,至今咨询数近5000人次,门诊也由原来的每周一下午增加至每周一、四的下午,接待了由多家其他医院推荐而来的孕妇的咨询工作,推广了妊娠期的用药安全,促进了医院妇产科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发展。

2.重视孕产期用药安全教育:2009年全市首创母婴健康教育之孕产期用药安全,为妊娠期的妇女提供了孕产期用药安全,惠及人数达近数千人次。

3.开通多途径咨询通道:多名资深临床药师入驻上海药学会微信公众号及国妇婴掌上医院微信公众号,为妇产科及婴幼儿疾病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此外,科室还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官方药物咨询电话,接受院内外的电话咨询,从院内到院外,从患者至医务人员,提供多途径咨询通道,促进合理用药。

4.开展多渠道科普宣传:定期通过国妇婴掌上医院微信公众号分享妇产科及婴幼儿疾病药物治疗的科普文章;并通过药房的电子宣传屏,院内宣传栏等多渠道宣传合理用药内容,构建出一个多角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和便捷性的新媒体传播交流平台,将妇产科方向的合理用药信息进行整合,传播给社会公众,从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及促进同行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科研教学近五年药剂科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药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4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中文统计源论文7篇。

截止2018年底,已有7人获上海市临床药师培训合格证书,1人获得上海市中医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资格;1人获2014年上海交大医学院第四届医院药学年会论文优秀奖;1人获2015年上海药学会“上海市优秀青年药师”的荣誉称号;1人获2016年8月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鼓励奖;1人获2017年上海交大药学年会论文三等奖;1人获2018年上海药学会论文二等奖。2人分别获2017年和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五届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优秀药师奖”。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保健院”)由新中国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先生,为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而创办的医院。前身是上海胶州路妇幼保健站和沪西女工保健站,均设立在沪西纱厂女工较多的地区。 1951年9月18日,宋庆龄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她在支票的背面亲笔写上“此款捐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儿福利事业之用”,决定用此款在原妇幼保健站的基础上,筹建一所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以“国际和平”冠名,是为了继承与发扬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基金会在革命战争年代援建国际和平医院的崇高精神。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宗旨,是与国际和平医院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 1952年9月18日,保健院在普陀区长寿路170号建院正式成立,刚成立的保健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共有3幢房屋,有单一的产科、50张床位和107名医护人员。 1956年10月,保健院迁至徐家汇衡山路910号,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有楼房2幢。除了收住院产妇外,还开设独立的妇科,增设了妇科门诊、妇科病房和肿瘤病床。 1962年,建立计划生育科,开设计划生育门诊和门诊手术室。1963年设立保健科,以计划生育为重点,与工厂、地段联系,建立妇女保健卡,进行妇女健康普查。同年,又成立新生儿科,增设了儿科门诊,使母婴得到统一管理。1966年,保健院床位发展到200张,上海市政府拨款120余万元,兴建5459平方米的6层病房大楼及放射治疗设施(原址于2004年建成妇产科综合楼)。1984年,上海市卫生局拨款100万元,用于保健院新建3600平方米的门诊实验楼,床位增至350张。1992年9月18日建院40周年,筹建“产儿科大楼”。大楼高9层、建筑面积7242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1994年10月产儿科大楼竣工。为感谢香港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为建造大楼捐赠的1000万元人民币,产儿科大楼以郭鹤年母亲郑格如女士的名字命名为“格如大楼”。妇产科综合大楼于2001年12月15日奠基,历经三年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启用。大楼共有18个楼层:地下2层、地上16层,占地2352平方米,建筑面积30966平方米。大楼工程总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其中部分资金得到马来西亚著名实业家郭鹤年先生的无偿捐资。大楼总体设计由日本著名的病院建筑设计师田中一夫先生担当设计顾问。医院目前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保健院遵循宋庆龄和周恩来为中国福利会倡导的“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方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近年来各项医疗指标不断提高,床位周转率、住院、手术及门急诊人次大幅增加,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等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在核定床位480张,实际开放床位500张。年门诊约115万人次、住院病人近4万人次、分娩数超过1.6万人,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有职工933人,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人数89.8%。其中,正高职称专家28人,副高职称专家66人,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0名,高级专业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1.22%。 医院技术优势显著,专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能力领先,拥有核磁共振等最新现代化诊断和治疗设备,并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分设临床部和保健部,临床部有妇科(普通妇科、妇科肿瘤、泌尿妇科、宫颈疾病、中医妇科),生殖医学科(辅助生殖科、生殖遗传科)、计划生育科、产科(普通产科、高危产科、胎儿医学部、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科、乳腺科、麻醉科等;保健部有预防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健康教育科等。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等。 1989年经上海市高教局和卫生局批准,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地,以及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在上海市医学会的协助下,成立了全市最早的“上海市围产会诊中心”,由全市著名妇产科、儿科、B超专家组成诊疗组。2002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为上海市首批辅助生殖医学中心。 2006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成为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之一。2008年保健院妇产科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胎儿发育异常诊治中心”、“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儿童呼吸循环危重症诊治中心”、“不孕不育诊治中心”成员单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2010年经过上海市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及四级妇科内镜技术认证,成为本市获准开展四级腔镜手术的四家医院之一。同时,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资质。 2011年成为卫生部第一批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上海市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示范基地(产科病区)。2012年庆祝60华诞之际,纳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托管理;同时,顺利迎接“上海三级专科医院复评审”工作,并于次年4月正式通过上海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等级复评审。 2013年成为国家卫计委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实训基地医院、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产科麻醉培训基地,被列为首批“上海市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上海市首批产科专业护士实训基地”;生物样本库通过交大“985工程”项目验收,成为交大医学院样本库挂牌单位。 2014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人类生殖及相关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加拿大UBC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妇产科学合作研究中心”,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2015年,中福会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签约,保健院正式纳入上海市三甲医院业务管理;并被列为全国“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护理实训基地”。同时,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PGD(上海唯一一家)、NIPT(上海四家单位之一)临床应用试点单位。2015年诞生了上海市首例植入前胚胎全基因组筛查(PGS)后出生的健康婴儿,2016年诞生了国内首例遗传性甲状腺癌胚胎基因诊断的健康婴儿。2016年成为上海市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胚胎源性疾病临床医学基地。 医院有多个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现有国家973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青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多人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等。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12项,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2015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排行榜”妇产科第九名。 大医精诚,厚德载物。医院自创办以来,被社会各界授予诸多荣誉。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卫生先进集体;1992年被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批命名为国家级“爱婴保健院”;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和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评为全国十家模范爱婴医院之一;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0年获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母婴友好医院”。此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并多次获得上海市政府、交通大学和上海市卫生局“文明单位”称号。 作为一家市级妇产科专科医院,尤为重视围产学科的发展。保健院从1964年起在全国首创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和门诊孕妇管理一贯制;1975年开展羊水染色体检测;1982年试行母婴同室,倡导母乳喂养之后,1976年保健院开设了孕妇学校;1988年开设孕期营养门诊和孕期营养监测;1991年上海首例输卵管内配子移植手术在保健院获得成功;1994年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产科和新生儿科合并,成立了上海最早的围产科,全面推行“孕妇、婴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围产质量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国外导乐分娩服务理念,尝试开展护理人员“一对一”陪伴产妇分娩的服务方式;1997年开展镇痛分娩、婴儿抚触服务项目;1998年实施分娩助产服务模式转变,推广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一贯制”服务模式;2000年开展“一对一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2001年开展“知情选择分娩方式和手术方案”的服务,让孕产妇和病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和手术方案。1992年在上海市医学会的协助下,成立了全市最早的“上海围产会诊门诊”,由上海市著名的妇产科、儿科、B超的专家组成诊疗组。主要对胎儿遗传性疾病、宫内发育缺陷的筛查和诊断,以及围产期的疑难杂症进行诊断分析。病源来自全市及周边省份,为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围产质量、优生优育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收治孕产妇高危妊娠率占75%,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达100%,围产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3-4‰,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等疾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成功救治了一例29周的四胞胎,出生体重在1000-1100克左右,随访至3岁,四胞胎生长发育无异常。2005年还成功抢救了一位有严重合并症的58岁外地孕妇,创造了围产科的新记录。2015年,成功抢救一名羊水栓塞危重孕产妇,输血1万毫升。 新生儿科在国内属于创办最早的独立的新生儿科,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其高危新生儿的窒息抢救、极低体重儿的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尤其对于来自各地的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治,成绩更为突出。对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克)抢救成功率控制近100%,存活早产儿最低胎龄为26周,存活最低体重为670克,新生儿死亡率自2008年起下降至1‰以下。2010年又成功救治胎龄仅25周的双胞胎。该科NICU,拥有最新的新生儿抢救设施,除了救治本院异常新生儿,近年还收治外院转诊的重症病儿。2004年成立了儿童保健康复科,主要针对高危儿的健康进行随访,开展了新生儿智力测定、婴儿营养咨询、早产儿康复、发育异常儿早期干预等工作。 在妇科领域,开设各种特色专科门诊,如:妇科肿瘤、内分泌、不孕症、妇科内窥镜、宫颈疾病、妇产科放射介入、更年期等,发挥专科医院的优势,分类诊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在妇科肿瘤,除了手术治疗,做好化疗药物的最佳选择,开展了妇科肿瘤的介入疗法,并开展非破坏性手术的研究,研究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探索建立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新模式,提高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03年,开设了上海地区第一家宫颈、阴道疾病中心,以系统诊断和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为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良好的平台,诊治病人超过48万人次。“不孕症会诊门诊”整合了妇科、男性科、内分泌科、超声影像、放射科介入技术及辅助生育技术等技术优势,提高了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推动了妇科各亚学科的发展。 乳腺外科是上海市三级专科医院中最早成立的独立专科,具有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近年来不断取得发展。乳腺科拥有先进的诊断设备,结合妇科内分泌方面的技术优势,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的保健、早期乳腺癌的普查诊治方面形成特色。常规开展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同时,开展乳腺癌腋前哨淋巴结活检,数字钼靶定位下的钙化灶活检,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此外,还开展巨乳缩小、乳头整形等诊疗项目。 计划生育科在上海及全国一直享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地位,拥有一支较强科研与教学团队,除常规计划生育技术,对输卵管吻合术、疑难的宫腔镜下取环、高危孕妇的妊娠终止,及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收治来自全市乃至全国各地转来的计划生育疑难杂症病例。特别对子宫切口疤痕妊娠,采用放射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成立于2000年5月。2002年11月,经国家卫生部专家组严格审核,批准同意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成为上海市首批获得卫生部批准的辅助生殖医学中心。2004年3月通过上海市卫生局审批,获准同意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首例IVF婴儿诞生于2001年2月;首例ICSI婴儿诞生于2001年4月,首例冷冻胚胎移植(FET)婴儿诞生于2001年12月。中心先后为高龄绝经、卵巢早衰、原发闭经、不明原因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疑难病症的妇女获得了健康的试管婴儿。中心年度治疗病人现在达到3200多个周期,临床妊娠率超过40%。 为满足社会需求,2005年成立预防保健科,依托于医院强大的专业技术优势,为大众提供妇科普查及孕前保健、涉外婚检门诊等多项服务。还成立了上海市首家孕前保健门诊和孕前指导学校,为育龄夫妇提供多方位的医学健康指导,包括生育、避孕、孕前营养、日常保健及相关医学知识等,使他们能得到更专业地个性化服务。 2006年根据自身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重新复建中心实验室,引进高端人才,同时拥有一批现代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作为科研支撑平台。目前正开展妊高症、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胚胎干细胞等领域研究,已构建了胚胎干细胞研究、卵巢癌干细胞科研、羊膜细胞治疗平台、免疫细胞治疗科研平台,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优秀学科带头人奖励基金,上海科委科技支撑项目基金等资助。近年来,中心实验室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疾病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并申报多项发明专利。 2014年成立生殖遗传科,引进人才团队,顺应精准医疗发展潮流,跟踪国际前沿遗传诊断技术,在保持传统遗传检测项目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将最新基因诊断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为医院建立孕前、产前等出生缺陷防控多道防线提供技术支撑。2015年、2016年先后诞生了上海市首例全基因组筛查PGS健康婴儿、国内首例单细胞高通量测序联合核型定位的甲状腺癌家系“无癌”PGD婴儿,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和好评,也为医院树立该领域的技术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化医学中心于2015年成立,目的在于通过此项平台,在实验室内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新方法,解决长期以来医学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脱节的问题。转化医学中心将立足于促进更多学科实现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融合,并创建基础到临床的新模式和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医学研究水平,为众多患者提供更加快捷、经济的个体化服务。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服务效率,扩展内涵服务能力的推动力。医院信息化应用起步较早,自1987年起即建立“病案首页统计管理系统”。经过20多年建设发展,已实现从就医流程、临床诊疗和医院管理各环节全覆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始终走在同行前列。2009年在全市医疗行业创新首创“门诊自助服务终端”,大大缩短就医环节;2011年正式开通“网上客服中心”和建成“综合预约系统”,较早实现所有门诊分时段预约和电话、网络、诊间、手机、社区等多途径预约,实现候诊时间大大缩短。2014年微信版“国妇幼掌上医院”正式上线,在手机上可了解专家出诊、号源情况,候诊时排队和预计等候情况,并可手机挂号和付费。2016年推出扫码支付、移动支付,进一步方便病人就诊。此外,医院对医疗行为、医疗过程和医疗质量实现了动态监控和信息化管理,切实保障全院医疗安全。 多年来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澳大利亚蒙纳西生殖医学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加拿大UBC大学医学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日本兵库县立儿童医院、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英国爱丁堡大学、加中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WHO等10多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在区政府支持领导下,先后与徐汇区妇幼保健院、宝山区美兰湖妇产科医院、金山区亭林医院等合作建立分院,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发展,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推荐阅读
连花清瘟胶囊效果是什么
2025-07-02 14:55:46
连花清瘟胶囊效果是什么
儿童换牙期磨牙是怎么回事
2025-07-02 08:47:00
儿童换牙期磨牙是怎么回事
咽喉炎症状及表现是什么
2025-07-05 15:26:02
咽喉炎症状及表现是什么
皮肤开裂怎么处理​
2025-07-04 10:52:27
皮肤开裂怎么处理​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