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院区
麻醉科

麻醉科,始建于1962年。历时50余年发展,如今已呈现雄厚实力和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整合了临床手术麻醉、重症医学、疼痛门诊、基础研究等部分,综合框架齐全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二级学科和一级临床科室。学科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和麻醉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专委会、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专委会的创建单位和现任主委单位,以及上海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现任副主委单位。该学科也是亚洲口腔麻醉学会联盟(FADAS)的创建单位和FADAS现任主席单位。

现有医师98名,研究生学历占85%。其中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9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1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2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名、上海市教委青年医师培养计划4名。手术室、麻醉与SICU护理人员271名。学科拥有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有71间层流手术室和2个外科监护病区,在上海最早开设麻醉诱导室和麻醉恢复室。配备有多功能麻醉工作站、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呼吸机、便携式B超机、TCI工作站、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自体血回输机、疼痛理疗仪等医疗设备,每年完成住院手术7万余例。

该学科充分依托医院在国内、外的优势,形成了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管理、困难气道管理以及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三大学科特色。

1.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管理:头颈颌面外科涉及颅底、颌面、眼眶、口腔、耳鼻咽喉、头颈,甚至胸腔,是跨学科专业。该学科自成立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头颈颌面部疑难手术的麻醉管理,开创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诸多先河:1964年在国内率先进行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麻醉;1977年成功实施全国第一例眶距增宽矫正术的麻醉;1979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实施了颅颌面联合根治术的麻醉。如今,每年实施头颈颌面部手术15000余例,手术量排名稳居全国第一,在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领域已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该学科针对头颈颌面部肿瘤、颅颌面畸形(包括错颌畸形、Pierre Robin综合征、Crouzon综合征、Treacher Collin综合征)、唇腭裂、颞下颌关节病、头颈颌面外伤和烧伤等手术治疗制定了个体化的麻醉管理策略,规范了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流程。通过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定期向全国培训相关紧缺人才。

2. 围术期困难气道管理:困难气道是引起麻醉相关伤残甚至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该学科每年处理的困难气道病例数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辅助评估困难气道,开发困难插管新技术,以及推广微创的气管切开技术,在困难气道管理方面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学科研制的“困难插管装置”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入选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获得国际同行充分认可:2016年麻醉学权威期刊Anesthesia杂志发表的社论肯定了困难插管装置的实用性以及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重要贡献,并指出“以往被认为是金标准的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如今已经可以考虑被包括困难插管装置在内的一系列辅助工具替代”。每年开展《围术期困难气道研究进展》学习班,为基层医院培训了大批麻醉医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积极推广推广微创的气管切开技术,与上海市急诊及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合作,被指定为上海市唯一“紧急气道管理技术培训中心”。

3. 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围术期脑、肺等重要脏器损伤发生率高。唇腭裂等先天性头面部畸形患者多在婴幼儿期接受手术治疗,麻醉药物对婴幼儿脑发育的潜在毒性作用直接影响到人口素质。头颈颌面部手术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和肺损伤问题也较普通手术更为突出。该学科就此类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提出围术期脏保护提高新思路,并积极向临床转化。研究成果被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和神经学权威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引用。

教学情况:

麻醉学教研室长期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九院临床医学院的各层次的教学工作,多次被被评为优秀教研室。共计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和46名硕士研究生,多次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一、二等奖学金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的研究生申请获得国家级课题2项、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6篇,总影响因子达74分。该学科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醉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醉系和维克森林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毕业的研究生有10余人赴国外着名医学机构访问学习。

该学科是上海市首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仅有的两家考核点之一,最近又成为国家级首批住陪专科基地,还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美国护理联盟认证的麻醉护理培训基地。学科一贯注重住院医师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每位培训医师制定完整的培训期间规划,保证毕业的培训医师专业理论及临床技能全面发展,已培养基地医师30余名。在2012年第一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中或得“第一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一等奖”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的称号。还获得“交大医学院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 、“交大教学新秀”、“最佳人气奖” 、“九院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和“上海医药医学教育二等奖”等教育荣誉。

科研情况:

围绕学科特色,在气道管理、围术期脏器功能保护、麻醉药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获得市局级以上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7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包括《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IF 7.145),《Cell Death &Disease》(IF 6.04)和《Journal of Immunology》(IF 5.36)。申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历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项:《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策略与围术期脏器保护的研究》获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围术期困难气道的研究》获得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中华医学三等奖(2006)和上海医学三等奖(2005)各1项。

学科正齐心协力,力争建设成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麻醉学科。

医院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前身“伯特利医院”创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正式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200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合并,九院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2014 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前身宝钢医院属三级综合性医院)资源整合,南北院区,统一布局,统一管理。2015年10月,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市教委同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整建制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九院是经上海市卫生局核准登记的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南部院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制造局路639 号),北部院区地处上海北翼宝淞地区(漠河路280号)。同时,在本市浦东新区由由地区设有九院浦东科教园区(锦尊路115号)、九院浦东分院(严镇路 166号)、高科口腔医疗美容门诊部(严桥路350号),徐汇区设有虹梅口腔医疗美容门诊部(虹梅路 3310号)、静安区设有大沽口腔医疗美容门诊部(大沽路 388号)。医院承担本市区域基本医疗服务,主要从事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救治,也是上海市120的定点医院,上海市口腔干部保健医疗定点医院。九院总占地面积124亩,总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总核定床位数1820张(南部 1000 张、北部 800 张),实际开放床位 1987 张。口腔综合椅位506张,临床科室62个,其中医技科室10个。全院职工4930人。九院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骨科专家戴尅戎教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张志愿教授。医院现已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具备一定临床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最佳医院声誉排行榜 2018 年度综合排名全国第 29 位,整复外科全国第一,口腔医学排名全国第三,耳鼻喉科排名全国第六,骨科、眼科 6 提名。2019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排行榜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 25 位,整形外科学排名全国第一,口腔医学排名全国第三,眼科学排名全国第八,耳鼻咽喉科学排名全国第九。“十三五”以来九院学科建设水平不断发展。现拥有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 个,口腔临床医学、整复外科、骨科等 3 个国家重点学科,口腔基础医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病科、口腔修复科、眼科、整复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黏膜科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教委 IV 类“高峰学科”1 项;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1 项;口腔医学、整复外科与组织工程学等3个教育部 211工程重点学科;还有口腔疾病、修复重建外科、创伤骨科与骨关节外科等 3 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口腔黏膜病科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血管外科为全国第一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组织工程学、口腔颌面外科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口腔修复和生物材料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眼科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修复重建外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眼科、耳鼻喉科学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内分泌科、麻醉科、泌尿外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医院挂牌中国房颤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血管病诊治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单位,神经内科是上海市脑卒中预防与救治中心之一。同时,九院还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头颈与肿瘤培训中心单位、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IAOMS)口腔肿瘤外科与修复重建培训中心单位和口腔颌面外科国际内固定学会(AOCMIF)颅颌面分会培训中心单位,先后挂牌国内首个国际认证的麻醉护理教育基地及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十三五”以来九院学科临床综合实力逐年提升。整复外科现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整形外科医学中心和国内最大的整形外科医教研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粘膜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种植科、口腔综合科等各类牙科诊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国际先进水平。骨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处于国内优势地位。眼整形眼眶外科、眼肿瘤治疗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耳神经颅底外科在亚专业领域的国内排名近年始终位居全国三甲,辅助生殖中心年取卵周期过万,是全国辅助生殖中心中诊疗不孕症妇女平均年龄最高的辅助生殖中心。心血管介入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病理性肥胖手术治疗、脑卒中介入治疗等方面,处于本市领先水平。现任临床医技科主任 60%以上为博土生导师。2019 年,医院门急诊人次数为 466.8 万,同比增长 5.47%。住院人次数 13.09 万,同比增长 18%;住院手术操作人次数达 10.36 万,同比增长 9.39%;门诊手术人次数达 17.18 万,同比增长 5.46%。平均住院日5.8天,同比减少0.45天。截至目前,医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32名,硕士生导师180名,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医院共有 3 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分别为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工程(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拥有 5 个市重点实验室,分为上海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眼眶病眼肿瘤重点实验室,以及 1 个上海口腔先进技术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上海市医学 3D 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拥有 4 个上海市技术服务平台,分别为上海市生物医用材料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医用植入物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颌关节病及颌面畸形诊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口腔 颌面部肿瘤组织样本及生物信息数据库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4人,长江特聘/讲座教授6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7 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6 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オ1 人、教育部跨世纪人オ计划 5 人、人社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5 人、上海市领军人オ14 人,以及上海市科委学科带头人、启明星(后)、曙光计划、医学领军人オ等市级以上人才培养计划近 300 人次。九院现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拥有 27 个教研室,拥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2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2个。2016-2019年,医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 项,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口腔规划课程10项,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扶持建设课程2项,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平台合作课程 3 项。获得市精品课程 1 项,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1项,市高校外购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1项,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建设项目 1 项。获得上海市职业生涯工作室项目 1 项。获得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中心1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 项,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 1 项。担任全国高等院校本科规划教材主编15人次。2018年,邱蔚六院士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张志愿院士获得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2015-2019 年间,医院获局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993项,科研总经费 5.69 亿元。近年来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递增,2019 年项目总数破百,共计 106 项,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经费达 2.01 亿元。2016-2019 年,共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 9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 201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显示, 共发表SCI 收录论文546篇,SCI论文数在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1 位、上海市医疗机构第2 位、交大医学院第1 位。SCI 学科影响因子前 1/10 的期刊论文篇数 64 篇排名全国医疗机构中第 6 位。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 17 位、上海市第 4 位、交大医学院第 3 位。中国卓越论文篇数 281 篇,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 31 位、上海市医疗机构第 6 位、交大医学院第 4 位。2018 年度,医院共申请专利 419 项,授权专利 204 项。获评 2018 年度上海市三甲医院科研竟争力排名第 2 位。医院重视国际对外交流。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哈佛大学牙医学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MC 口腔医学院,荷兰 Acta 中心、美国波士顿大学牙学院、马里兰大学牙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牙学院、日本福冈齿科大学等相关友好姐妹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互访交流关系。2019 年,医院主办了 2019 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八届上海整形美容论坛、第一届荷兰阿姆斯特丹口腔医学中心中国校友会、第八届国际康复医学与工程大会、2019 中德颅面裂高峰论坛等会议。医院持续开展法国公立医院集团 AP-HP 合作项目。共组织了 3 期上海九院法国医疗体系与医院管理高级培训班、2 批护理管理人员赴法短期培训研修。参与人数达 100 余人。组织法国临床研究培训 9 人,法国临床研究管理培训 3 人。并且连续 2 年举办上海一巴黎双城医院管理国际论坛,反响热烈。医院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不断加大医院品牌影响力。在建设黄浦、宝山、奉贤等 3 个市内医联体同时,完成与徐汇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徐汇区牙病防治所;与松江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托管松江区泗泾医院,新建松江区牙病防治所。积极响应上海市长三角医疗健康一体化项目工作部署要求,推进跨省医联体合作,已建立江苏太仓、宁波鄞州、海南儋州、安徽滁州等 4 个跨省医联体在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合作共建国家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和“先进技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全力打造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平台。医院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连续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四连冠”,多次荣获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工作和市、局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工人先号”、“上海市五中帼奖”、上海市中帼文明岗等集体及个人荣誉称号。医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持续开展耳聋防治”青海果洛巡回医疗服务、“睛益求精”眼科青年医师云南红河培育项目。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2006 年 3 月我院确诊了上海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008 年 5-12”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灾害中,我院全力以赴派遣医疗队和收治灾区伤员,2013 年雅安地震灾害中,我院圆满完成支援抗震救灾工作;2009 年全球暴发甲型 HIN 流感疫情,医院确诊 1 例甲型 H1N 流感重症患者(治愈康复出院);2010~2013 年间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分派遣医疗队对口支援摩洛哥、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祥云县人民医院,以及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西部行”志愿者活动;2010 年圆满完成了世博定点医院医疗保障任务;2011 年全力救治 9.27”地铁 10 号线事故批量伤员;2014 年作为亚信峰会”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接受并圆满完成外派任务;2018、2019 年连续两年出色完成进博会展会现场应急医疗保障任务服务。医院获评国家卫计委医院互联互通成熟度标准化四级甲等医院。在不断完善 HS、LIS、PACS 等基本信息应用系统基础上,积极推进包括结构化电子病历、移动护理、移动医生工作站等移动医疗建设。在本市率先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集成平台的医院综合应用管理平台,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同时,基于“互联网+医疗”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医疗服务功能延伸和创新,积极推进专家、专病及普通门诊全部号源全预约开放,2016 年在全市建立本市首个 24 小时门诊自助服务中心,不断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积极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全人群、全功能、全自动和全信息”为特点的预约诊疗服务、基于临床数据仓库的大数据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等在走在国内前列,“全预约诊疗服务”项目获评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奖,病人满意度达 98%以上医院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内部绩效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总务后勤管理,建设平安医院,绿色医院;节能减排,开源节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和社会效益稳步增长,获评全国无烟医院单位。医院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医学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行风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另方面,加强学科建设和人オ培养,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人オ和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强医院综合竞争力九院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公益办院,凝心聚力,锐意改革,攻坚克难,争取医、教、研、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和新成效,为确保上海市民健康水平继续领先全国、保持发达国家水平,为开创上海卫生工作新局面,也为把九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研究型教学医院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痔疮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5-09-10 15:03:19
痔疮出血是怎么回事
37岁男有房颤怎么办
2025-09-13 09:21:57
37岁男有房颤怎么办
女性脑垂体瘤如何治疗
2025-09-09 08:45:33
女性脑垂体瘤如何治疗
月经前几天有黑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2025-09-12 11:51:03
月经前几天有黑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