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组成和技术人员介绍
科室技术力量充实,是一支由24名包括医师、物理师、技师和护师组成的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学科带头人及科主任是李小东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1999年天津医大青年学术骨干”称号和2007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科副主任张遵城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十一五”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和2014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以及韩洞民副主任医师(放疗、肿瘤外科及泌尿肿瘤学专家)、刘学军副主任医师(放疗、肿瘤内科及神经肿瘤学专家)和中级职称6人。放射治疗科下设医师组、物理师组、放疗技师组和护师组,拥有放疗及肿瘤综合治疗门诊、壹个加速器治疗区和壹个住院病区。上岗人员均具备国家执业医师资质和国家级大型放疗设备上岗资质证书。医师组中具有具有“国家211工程”医科大学的博士学位者1名、肿瘤学硕士学位并且博士在学的医师3名,还有4名医生具有“国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肿瘤学硕士学位和影像医学硕士学位。物理师组的两名具有主管技师职称的放疗物理师均具有“国家211工程”医科大学的理学硕士学位和国家级放射肿瘤物理师资质证书。肿瘤放射治疗技师组4人,均为本科/学士学位并具有国家级放射肿瘤技师资质证书,其中中级职称1人,硕士在学1人。护士组9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绝大部分人具有护理学本科和学士学位。他们作为该学科的技术骨干,在临床一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放射治疗设备
科室拥有国际一流的放射治疗设备,能进行当代主流的肿瘤放射治疗照射技术,有世界先进的全套瑞典医科达ELEKTA Presice三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实时放疗影像引导系统、呼吸门控ABC系统和iViewGT实时影像验证系统,它是实现精确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头体X刀等)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其线束控制准确、稳定,临床治疗精度高,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治疗规程选择适宜的射线能量和照射技术,根据临床需求自由组合及选择X射线和电子线能量。CMS XIO放疗计划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设计最精确的放疗计划。美国GE light SpeedRT模拟定位CT是精确放疗必不可少的设备。ELEKTA Net放疗网络系统不但必要,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诊疗的效率。该科已经列入少数能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和精确实施进行肿瘤精确放疗的先进队伍行列。
包括全身各部位肿瘤体外照射、三维适形、调强适形治疗和头/体X刀治疗。临床开展根治性放疗、术后预防性放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同步放化疗、姑息减症放化疗和肿瘤生物治疗。主要的放射治疗适应症是头颈、胸部、盆腔、乳腺和妇科肿瘤,以及淋巴瘤。尤其适合于前列腺癌、睾丸恶性肿瘤、膀胱癌、直肠癌、宫颈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以及转移瘤(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等)等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诊疗病例多,效果显著,并且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重视肿瘤的随访和预防,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随访档案,提供复查和康复计划。同时坚持以放射治疗为主,走与临床各科室密切配合的肿瘤综合治疗之路,在多种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得到充分认可和患者的信任。
治疗技术:
1.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三维方向上使照射野的几何形状与肿瘤(靶区)的形状保持一致。采用多个适形照射野在三维方向对肿瘤(靶区)进行照射,能够提高肿瘤剂量,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减少放疗并发症。
2.X刀:也叫光子刀,是一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这种放疗技术通过采用高精度的立体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在直线加速器上进行非共面多轨迹等中心旋转照射等技术相结合,集中照射靶点(肿瘤),使肿瘤病灶受到致死性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小。
3.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是指在三维适形照射的基础上对照射野截面内诸点输出剂量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经过旋转照射使照射剂量在体内空间分布与病变形状一致。调强放疗使靶区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提高了肿瘤控制率,进一步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
诊疗范围
1、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舌癌、其他口腔癌、鼻腔恶性肿瘤、筛窦癌、上颌窦恶性肿瘤、扁桃体癌、喉癌、涎腺恶性肿瘤、外耳及中耳癌、眼部肿瘤、甲状腺癌。
2、胸部肿瘤:肺部肿瘤(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瘤)、纵隔肿瘤、胸壁和胸膜肿瘤、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
3、腹部恶性肿瘤: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肝癌、胆道癌。
4、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恶性肿瘤、阴茎癌。
5、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外阴阴道癌。
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恶性淋巴瘤、脑深部肿瘤或主要功能区肿瘤、脑转移瘤。
7、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何杰金氏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覃样真菌病、恶性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
8、软组织肿瘤:软组织肉瘤
9、原发性骨恶性肿瘤:骨肉瘤、尤文氏瘤、骨巨细胞瘤、骨淋巴瘤、脊索瘤、骨纤维肉瘤、脊椎血管瘤、嗜酸性肉芽肿
10、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
11、转移瘤的治疗:骨转移、脑转移瘤、肝转移、肺转移病灶
12、部分良性肿瘤或非肿瘤性疾病:疤痕增生、足底疣等。
科研能力
参编《全国临床标准诊疗操作规范》(第2版)1本;主持完成11项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主持和参与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面上项目、校局级科研项目共9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论著38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华杂志28篇);主持完成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副主编和编写全国医学教材12本,其中:副主编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参编长学制和本科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高等教育研究会规划教材和卫计委规划教材2本,参编人卫版“十二五”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1本,参编1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首部医学数字教材和1部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级数字规划教材-电子书包,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医师定期考核指导教材》1本;副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9本,其中人卫版医学专著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