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医师1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本科13人)、护理1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7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0人。体外循环师2名。
属大同市重点学科,是晋西北地区技术一流的胸心外科,现一病区开设床位40张,二病区开设床位20张,年收住病人约800余人次,行手术约500余例。拥有胸腔镜、呼吸机、微量输液泵、除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监护仪、体外循环机等设备,能够满足胸心外科各种手术及抢救等需要。
科室从80年代初在翟洪儒副院长领导下,在大同市率先开展了食管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等手术,由于当时设备及技术条件较差开展手术例数较少。1987年正式成立胸心外科,在谷岱清主任的领导下,普胸手术开展的项目及例数逐年增多,开展了全肺切除、食管上段癌切除颈部吻合术等手术,并开展了支气管袖式切除及支气管、血管双袖式切除术,以及气管肿瘤切除吻合术等,从1997年开始,、开展了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肺内病变活检术、肺良性肿瘤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胸腺瘤扩大切除术等。在李连禄主任领导下,、从1991年开始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开始,逐渐开展了复杂先心病法乐氏三联征、四联症根治术、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并开展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双瓣膜替换术。并成功的为多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实施手术。2000年11月、成功地开展了一例大动脉转位矫治术,患儿谷磊为男性,5岁,自幼发现口唇及甲床紫绀,为该患儿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了心外管道及心内管道矫治大血管畸形,术后效果良好。1997年开始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心脏停跳下手术的再灌注损伤,极大的降低了手术风险,2000年该成果通过了山西省科委科研成果鉴定,2002年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获大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4年开始,在刘朴主任领导下,与民政部“孤残儿童救助中心”协作,开展“爱心助医行动”,帮助孤残儿童及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进行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2008年开始开展腋下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二尖瓣替换术等,并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手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已完成6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2009年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到现在为止共进行各类心脏手术近10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大同市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努力创新,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提高及改进,从而使胸心外科手术指征的不断扩大,对一些复杂、难度很高的手术,如支气管及肺动脉联合袖状切除成形术,结肠上提喉咽食管成形术等均亦成功施行。近年来,对过去视为手术禁区的病例,如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陈旧性心肌梗塞、纵隔淋巴结转移、高龄患者的手术也相继成功,手术患者最大年龄为85岁。积极探索与开拓,全身心的为患者健康服务,是科室不懈的追求。
在人才培养上,科室有10名医生、10名护士,先后在上海中山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北大二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使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危重病的抢救,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医院培养了多名优秀医疗及护理人才。积极进行科研总结,先后在中华胸心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及各种省级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国家级论文30篇。
由于科室取得的突出成绩,1997年被命名为大同市重点学科,2003年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