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胃肠科

1958年,普外胃肠科开放床位80张。第一任科主任蔡庆昌于建院当年就独立开展开胸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期间三医院外科名声大震。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一批正规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被分配或调入大外科(其中有周长霖、郭继先、耿海、哈淳华、付杰让、段文智等)。六、七十年代三医院大外科在晋、冀、蒙一带颇有名气,慕名前来就诊的有雁北十三县和大同市、内蒙集宁、丰镇、河北张家口一带病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蔡庆昌被提升为副院长,王宗逞出任第二任科主任。王宗逞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能完成开颅、开胸、开腹及脊柱四肢的大部分手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骨科、脑外科相继成为独立科室,大外科仅剩普外、胸外、泌外三个专业,拥有床位60张。王宗逞主任调离本院。

哈淳华被任命为第三任科主任。这一时期大外科业绩丰硕,并成功地举办华北普外会议及山西省外科进修班。各大院校实习生也多起来。

1988年大外科改建,普外科独立建科,床位编制45张,段文智出任第四任科主任。至1991年段文智被提升为副院长。

杜新华出任第五任科主任。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年青一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普外科再创辉煌。至今普外科已拥有普外胃肠、普外肝胆、普外急症、普外肛肠4个亚专业科室。2008年普外科总床位达116张,拥有医师40名,高级职称医师16名,年手术量近3000台。

2008年普外胃肠科主任杜新华,副主任马轶明,护士长赵义芬,床位36张。共有医师12名,护士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8名。

1998年杜新华、李建勋成功完成三医院历史上第一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王国纪大夫、马轶明大夫,在普外科建立大同市首家静脉营养配制室,并开展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以及经贵要静脉置管术(PICC)。尤其是PICC技术,当时属国内最先进技术。由于胃肠外营养技术的开展,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开辟新的支持途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寿命。该技术并在全院推广应用并向全市兄弟医院辐射。1998年由杜新华主任、马轶明大夫率先在大同市开展本地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001年选派苗海泉大夫至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并在2002年回科后开展胆道镜经窦道取胆管残余结石、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晚期胆管癌、胰头癌,该技术在全市领先。2003年选送庞满栋大夫于北京肿瘤医院进修乳腺疾病,并在同年回科后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保乳术,该技术在全省属先进。

2008年,全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TME根治术、大型联合脏器切除术(左上腹联合脏器切除术)及后腹膜高难度手术,积累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短4小时),手术质量明显提高,术中用血极少。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上也有新的突破:继续开展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开展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脾肾限制性分流术。该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随着胃肠外营养(PN)的开展,普外胃肠医师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并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发现长期PN治疗又带来了它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开展胃癌术中小肠预置肠内营养管技术。围手术期经肠内营养管滴入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取得了良好效果,既保证了术后患者的营养必须,同时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也为患者后期化疗开辟了营养摄入途径。经多学科联合、发展扩大专业领域,已与血液科合作开展了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给患者所带来的众多并发症。利用普外胃肠科长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技术为基础,李建勋大夫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并和苗海泉大夫协同下开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全市同行中影响不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大同市三医院是全国500所大型医院之一,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卫生部授予的“三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1960年被全国评为群英会先进集体,从1990年起连续十二年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省医德医风建设标兵单位。1997年荣获全市十佳文明窗口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2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医院荣立集体一等功。2005年被山西省评为精神文明示范单位。2008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自1958年建院40多年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从一个编制250张床位的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现有职工1366人,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1115人,占职工总数的81.63% ,其中高级职称174人,中级职称466人。已培养博士、硕士85人。医院占地面积5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44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4.8亿元。医院设置的临床科室主要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肾病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急救中心、保健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骨科、儿科、中医科、化疗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皮肤科、急诊科等。以上科室均设有门诊。另外还开设了老干门诊、外宾门诊、性病、 性不育门诊、小儿智力测试门诊、痔瘘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遗传咨询门诊、美容门诊、变态反应门诊、方便门诊、专家专科门诊等特色专科门诊。医院配备有磁共、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全身CT、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300MAX机、彩色多普勒、直线加速器、钴60肿瘤放疗机、人工心肺机、层流病房、ICU、CCU配套监护设备、血液透析机、前列腺射频治疗仪、全自动生化仪等多种高、精、尖先进设备、装备水平位居晋北第一。——强调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意识医院坚持走科技兴医的道路,重视得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力量的培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品牌科室、品牌专业、品牌人才已成为全院上下的共同目标。“院有特色,科有特点,人有特长”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外科、骨科、肿瘤科、皮肤科等均具有专长和优势,许多专业已跨入国家和省级先进行列。1991年以来成功地开展了骨髓移植肝移植、肾移植、复杂频脑手术、心脏直视手术、白血病MDR基因及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血浆交换和染色体、射频导管消融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血液透析、介入放射、人工心及起搏器安置术、双肺大灌洗术等51项新技术项目。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逾2000例,居全省之冠,支气管镜的应用已达2700例,为全市之首,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支气管镜下治疗。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43篇,获科技成果奖省级9项,市级20项。98年医院投资120万元实行微机联网,现全院已实现微机管理。1998年3月我院加入因特网,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查询和网上教学的条件。近年来,医院派出国医疗队9批25人,派往日本护理研修2批2人。1994年与日本东京康仁医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全面优质服务1997年医院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和大同市“120”专线急救服务,被社会誉为“老百姓的生命热线”,有力的带动了大同市急救事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卫生部、省卫生厅、大同市委、市政府多次嘉奖。医院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医院质量管理,形成 尊重病人、同情病人、关心病人、帮助病人、方便病人的环境氛围。从1997年开始在全市首家开展整体化护理,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护士,使护士和病人接触多了,为患者提供了包括心理、生量、生活服务在内的温馨服务,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家属非常满意。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系列爱心奉献活动和卫生下乡扶贫工作越办越好,线年多次组织专家医疗队携带医疗设备、药品赴农村、工地、希望小学时行义诊、体检,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狠抓基础建设,实行管理制度化为解决老百姓就医难的问题,医院筹资2.6亿元新建外科住院楼,建筑面积38800平方米,预计2009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院床位编制达1000张。在“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年门诊量47万人次,床位使用率98%,医院工作坚持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势头,目前正朝着“全省一流,晋北第一”的目标前进。
推荐阅读
脸上突然出现一块白的是怎么回事
2025-07-10 19:37:47
脸上突然出现一块白的是怎么回事
摔了一跤尾巴骨疼是怎么回事
2025-07-09 15:32:04
摔了一跤尾巴骨疼是怎么回事
多喝水能促进排便吗
2025-07-10 16:56:18
多喝水能促进排便吗
鼻腔异物该怎么取出​
2025-07-12 17:15:11
鼻腔异物该怎么取出​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