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找医院 >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简称: 大同市三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普外胃肠科

1958年,普外胃肠科开放床位80张。第一任科主任蔡庆昌于建院当年就独立开展开胸直视下二尖瓣分离术,期间三医院外科名声大震。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一批正规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被分配或调入大外科(其中有周长霖、郭继先、耿海、哈淳华、付杰让、段文智等)。六、七十年代三医院大外科在晋、冀、蒙一带颇有名气,慕名前来就诊的有雁北十三县和大同市、内蒙集宁、丰镇、河北张家口一带病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蔡庆昌被提升为副院长,王宗逞出任第二任科主任。王宗逞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能完成开颅、开胸、开腹及脊柱四肢的大部分手术。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骨科、脑外科相继成为独立科室,大外科仅剩普外、胸外、泌外三个专业,拥有床位60张。王宗逞主任调离本院。
  哈淳华被任命为第三任科主任。这一时期大外科业绩丰硕,并成功地举办华北普外会议及山西省外科进修班。各大院校实习生也多起来。
  1988年大外科改建,普外科独立建科,床位编制45张,段文智出任第四任科主任。至1991年段文智被提升为副院长。
  杜新华出任第五任科主任。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年青一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普外科再创辉煌。至今普外科已拥有普外胃肠、普外肝胆、普外急症、普外肛肠4个亚专业科室。2008年普外科总床位达116张,拥有医师40名,高级职称医师16名,年手术量近3000台。
2008年普外胃肠科主任杜新华,副主任马轶明,护士长赵义芬,床位36张。共有医师12名,护士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8名。

  1998年杜新华、李建勋成功完成三医院历史上第一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王国纪大夫、马轶明大夫,在普外科建立大同市首家静脉营养配制室,并开展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以及经贵要静脉置管术(PICC)。尤其是PICC技术,当时属国内最先进技术。由于胃肠外营养技术的开展,为中晚期癌症患者开辟新的支持途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寿命。该技术并在全院推广应用并向全市兄弟医院辐射。1998年由杜新华主任、马轶明大夫率先在大同市开展本地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001年选派苗海泉大夫至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并在2002年回科后开展胆道镜经窦道取胆管残余结石、十二指肠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晚期胆管癌、胰头癌,该技术在全市领先。2003年选送庞满栋大夫于北京肿瘤医院进修乳腺疾病,并在同年回科后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保乳术,该技术在全省属先进。
  2008年,全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TME根治术、大型联合脏器切除术(左上腹联合脏器切除术)及后腹膜高难度手术,积累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短4小时),手术质量明显提高,术中用血极少。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上也有新的突破:继续开展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开展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术+脾肾限制性分流术。该技术已趋于成熟,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随着胃肠外营养(PN)的开展,普外胃肠医师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并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发现长期PN治疗又带来了它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开展胃癌术中小肠预置肠内营养管技术。围手术期经肠内营养管滴入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取得了良好效果,既保证了术后患者的营养必须,同时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也为患者后期化疗开辟了营养摄入途径。经多学科联合、发展扩大专业领域,已与血液科合作开展了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给患者所带来的众多并发症。利用普外胃肠科长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技术为基础,李建勋大夫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并和苗海泉大夫协同下开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全市同行中影响不凡。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