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是总医院为适应社会进步和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而设立的临床科室,主要承担健康体检、慢病风险筛查、医疗咨询等服务项目,面向注重生活质量、关爱生命健康的亚健康群体,致力于体格检查、健康保健和亚健康的预防及健康管理工作。中心成立于2005年,位于总医院第二住院楼2层,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拥有独立的健康检查专用区域,使体检者与病患者绝对隔离,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

中心拥有百余名总医院知名专家组成的会诊团队,为体检客人提供高质量的体检服务;斥巨资引进了国际先进的X光机、高档彩超机、骨密度仪、脑多普勒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糖尿病筛查仪、无散瞳眼底照相仪、多功能口腔检查操作台及耳鼻喉多功能检查操作台等大型医疗检查设备。同时以医院高、精、尖设备为后盾,如核磁共振、64排心脏螺旋CT等先进设备为体检客人提供快速的医学检查。

健康管理中心以健康促进为己任,接待个人及团体健康体检。根据各年龄段易发的疾病,合理制定了基本体检套系、适宜35-50岁体检套系、适宜50岁以上体检套系。中心设有独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与院内LIS系统连接,达到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化管理。电话通知每一位体检客人领取体检报告,体检客人会得到一份精美的体检报告书,并根据体检客人的体检结果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指导个人健康计划,同时建立体检档案,以便随时查阅。

服务理念:

健康管理中心始终以“防控慢性疾病,倡导健康理念,提高生活品质,打造一流品牌”为工作目标。以“责任、品质、和谐、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本着“真诚亲切,便捷可靠,专业全面”的服务宗旨,为体检客户实行全程优质服务。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多年来健康管理中心始终加强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在天津市健康管理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在健康促进干预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近三年在科研方面,积极进行健康管理方面课题的研究申报工作,有多项市级、局级课题在研,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健康管理中外学术论文论著数十篇。该中心与医科大学共同成立“营养与流行病学研究所” 主要从事慢性病防控及亚健康干预等方面研究,并设计生活方式问卷和FFQ问卷,对体检人群开展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

2009年,健康管理中心被中华医学会评为全国体检数据源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管理产业联盟常委单位;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评定为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2011年被中华预防医学会评为全国体检人群慢病风险与控制标准化建设基地;2013年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评为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旗舰单位。

健康管理中心现任职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心现有天津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三名;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三名;天津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分会及健康管理协会体检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数名;天津市健康管理协会慢病委员会、护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两名。

天津市健康体检医疗质量控制指导中心挂靠在该院。为保证健康体检质量,按照市卫生局指示,由质控中心制定天津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标准,定期对该市体检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制定相关考核机制。

社会公益事业:

健康管理中心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扬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把志愿服务与医疗中心工作相结合,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每年举办百余次单位健康体检结果大型咨询会,得到广大体检单位、个人的高度赞扬。

科室发展:

健康管理中心将以总医院人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超前的服务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致力于健康体检、健康保健和慢性病预防及其风险评估多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天津地区健康管理平台,使中心的各项工作始终走在该市健康体检行业的前列,为广大百姓提供优质的专业化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基地。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天津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医院和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一、历史沿革在曲折的发展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五大中央医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天津中央医院于1946年12月1日正式开诊,12月15日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定名为“卫生部(署)天津中央医院”。1950年4月中央医院改名为天津市立总医院。1956年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1994年8月改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医院”,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二、单位概况 医院现设有3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8个临床研究所,在编在岗职工2854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部)、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科、神经外科)、5个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胸心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6个院级重点学科。三、机构设置 职能处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处、工会、团委、退休职工管理处、武装部、院长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教学处、干部保健处、医疗安全部、门诊部、人事处、医德医风办公室、后勤处、设备物资处、财务处、外事处、健康事业部、审计科、保卫处、经济管理处、网络信息部、基建办公室。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代谢病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急症医学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肺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宫颈病变科)、儿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含NICU)、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含医学美容科)、核医学科、干部保健部、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放疗科。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PET-CT影像诊断科、超声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部。四、发展与成就 1、医院特色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医疗水平在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多学科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病理及临床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肺癌“个体化”多学科治疗、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及信号调节和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血液肿瘤科在原发性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消化科在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及内镜治疗技术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神经外科在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以及脑肿瘤的基础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联合分子标志物及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早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胰腺炎、重症胆管炎、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等疑难、危重症的治疗;普通外科在肝、胆、胰腺、乳腺、胰岛细胞瘤、胃肠等常规手术的治疗和腹腔镜外科;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骨代谢病治疗与研究;神经内科在帕金森氏病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和临床诊疗的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临床诊疗研究;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和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影像医学科在神经系统疾病、肾上腺肿瘤影像诊断、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骨矿含量测定的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科研工作“十一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共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4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1项。84项新技术填补了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空白。发表28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75篇。2010年和2012年,获得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2000万。3、教学工作医院具有60余年的教学传统,治学严谨,教学底蕴深厚。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1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全英文教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含2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院教师总数83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34人,占教师总数的52.5%;授课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4.3%,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82.2%。教师中有1名工程院院士,12名政府授衔专家,享受政府津贴3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近两年,教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规划教材编写16部,编委19人,其中主编3人,副主编4人。在院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教学用房15657平米。医院设有8个研究所,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医院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期刊类627种,其中外文刊物156种,中文刊物471种,有3个中文医学文献、期刊引文数据库,1个英文医学期刊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检索、查新、查引服务。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护理学院、公卫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麻醉专业,以及护校、成教学院、二级学院的部分教学任务。4、人才工作近五年,总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文件,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推行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现有“131”第一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2人,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1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49人,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5、设备管理从引进我国第一台大型贵重精密医疗仪器设备CT机,到90年代引进的数字胃肠机、各种X光机、CT、MRI、ECT、药物浓度检测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该院的医疗设备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21世纪,该院又先后引进64排CT扫描和PET—CT。伴随着该院第三住院大楼的竣工启用,该市唯一一间术中可以进行核磁检查的磁共振手术室和能够集中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多科室手术治疗的杂交手术室也一并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为该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宝宝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
2025-06-30 18:42:50
宝宝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
婴儿喉软骨发育不良如何改善​
2025-06-30 13:25:21
婴儿喉软骨发育不良如何改善​
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01 09:57:51
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长期便秘如何治疗
2025-07-02 10:01:01
长期便秘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