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耳鼻喉科

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建于1946年,第一任主任是已故著名耳鼻喉专家王世勋教授,在全国较早创建耳鼻咽喉科病房及教研室,是培养我国耳鼻喉科医师的摇篮之一,许多知名的耳鼻喉科专家先后曾在此工作和学习过。历任科主任为科室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经过66年的发展,目前该科职工39人,周慧芳教授任科主任,副主任为倪长宝主任,护士长谢艳。现有4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9名拥有硕士学位,3名拥有博士学位。是天津医科大学耳鼻咽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硕士生导师2人。技术组3人,护士13名,病床50张。病房分设四个经管组。

科室实行门诊-病房-手术-复诊“一条龙服务”,医生的诊治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条件。2004年获得天津市卫生局首批“诚信科室”。 2008年7月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残联“慧聪行动”项目由天津市卫生局批准该院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医院。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获得100%成功。2009年及2010年分别获得天津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和“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称号。新一代的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人继往开来,对耳鼻咽喉-头颈领域的疑难重症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展医疗新技术每年1-3项 。

近3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团队整体实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从协和医院引进头颈外科博士1名,出国培养博士1人,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1人在国家级重点专科神经病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承担天津市卫生局局级课题3项,天津市残联课题2项,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组织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会等,全方面提高医生的专业能力,造就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以中青年专家为主的技术骨干队伍,极大地提高了科室的整体实力。

科室注重人才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除了定期读书报告,规章制度学习,工作经验分享活动以外,通过通讯报道先进事迹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发表在院刊院报网页上,弘扬价值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保持98%以上。

耳鼻咽喉科专科发展方向定位于耳科学临床及基础研究、鼻颅底手术相关外科技术、耳鼻咽喉肿瘤的综合治疗等。该科掌握听力康复、鼻内镜外科技术、鼻肿瘤与喉癌的综合治疗、睡眠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面瘫的手术康复等特色技术。拥有耳科学听力康复中心、前庭平衡中心和内镜检查中心。近年推广新技术,如人工耳蜗植入术,人工听骨植入术,鼻肿瘤内镜下微创手术,鼻颅底手术与神经外科合作,开展腮腺肿瘤及甲状腺肿瘤手术(具有保留神经功能的优势)。

医疗特色

1.耳科学方面,数十年来该院耳鼻咽喉科几代人不懈努力致力于耳科疾病的研究和诊治。50年代就拥有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耳显微镜、电测听仪和耳电钻,借助于先进的设备,开展了耳显微外科手术,内耳开窗术、面神经减压术、颞骨大部分切除术、乳突进路行脑脓肿切开引流,乙状窦栓塞术等治疗中耳炎及引起的颅内并发症和其他的耳部疾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60年代,就率先开展了鼓室成型术的各型手术。80年代,进一步开展了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梳理术等。1998年该科在先辈的基础上,开展了迷路后进路内听道手术,开展了前、中、后颅底手术,巩固和发展了耳神经外科,颅底外科。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王世勋和王燕梄两位老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耳鼻喉科测听室,拥有当时国内技术领先的仪器纯音测听及眼震电图仪,为当时进行耳科常见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1985年田庆润主任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内淋巴囊减压术,90年代邵湘云主任引进了进口设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等,对听神经瘤、梅尼埃患者的听力学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在当时带动了突发性聋、各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与天津康复医学会听力语言康复培训中心多年合作开设的助听器选配门诊,也受到了听力障碍患者的好评。2005年5 月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批准该科为天津市康复医学会总医院听力诊疗中心,目前除上述先进设备外,还拥有了面神经电图检测仪、耳声发射仪、多频稳态,耳蜗电图,面肌电图,耳鸣检测及治疗,VEMP,视频眼震电图仪、BBPV检查及治疗,蔡司手术显微镜等,从整体上已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利用一流的设备,可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率,对先天性耳聋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对耳聋的程度、病因、病变部位作出诊断及指导治疗,并对临床不能治愈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眩晕和面神经麻痹的病人进行病因诊断,周慧芳教授在2003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面神经近全程减压术对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提供有效治疗方法;对耳鸣这一疑难症进行听力学评估以了解耳鸣的病变部位等,采取个体化治疗。对外伤性听力损伤进行司法鉴定;对职业性听力损伤进行监测并进行重点人群的听力防护宣教,为耳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临床诊断及有效治疗开阔了思路,提供了依据。天津市残联聘周慧芳担任天津市“七彩梦”行动计划,聋儿康复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承担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承担申请材料和定点机构的评审,承担项目的技术培训指导和相关相关工作,参与项目的实施和成效的评估工作。自2008年7月30日参加天津市慧聪行动项目,以及2011年七彩梦行动计划以来共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00余例,获得100%的成功。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作为中国康复协会听力康复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的主委,每年在3月3日爱耳日根据每年的主题举办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去敬老院,下社区,去聋校,深入听力康复中心举办科普宣传和专家义诊咨询活动,并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评选为第10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2.鼻科学方面,建科初期主要开展的手术为鼻腔良、恶性肿瘤切除,鼻窦的根治术,鼻中隔矫正术等。1985年,在该市最早引进了鼻内窥镜系统,赵卓然主任据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鼻内窥镜鼻腔鼻窦疾病的诊治工作。从此鼻科学的治疗从宏观转向了微观治疗,应用当时功能性鼻外科学的理念,相继革新了鼻内镜下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传统手术,并将鼻内镜外科发扬光大,开展了鼻内镜下鼻部肿瘤的治疗、前颅底手术、鞍区病变手术和鼻眼相关外科手术等,在鼻颅底肿瘤方面开展了颅面联合进路切除累及颅底的肿瘤(1996年),改良面中翻揭梨状孔径路在鼻颅底手术的应用(2002年)。鼻科手术病人由70年代末的每年200 例,增加至年1000余例。目前鼻科由倪长宝主任医师带领,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2人,配备德国STROZE鼻内镜显像系统,进口手术器械。熟练掌握各类鼻内镜鼻部手术以及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鼻内镜鼻颅底肿瘤切除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复杂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3.咽喉和头颈科学方面,60年代即开展了经典式喉全截术和颈淋巴结清扫术。1978年陈育良主任等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发音重建、喉成型术等,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喉功能,使患者不仅延长了生命,还提高了生活质量。70年代末拥有了支撑喉镜,80年代末引进了动态喉镜,郭其欣教授和常凤珍副主任进一步开展了咽喉部微创手术。9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研究,2000年在天津市开展了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使患者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得以保留咽腔的正常生理结构,提高术后生活质量。2006年引进多导睡眠仪检测系统,使得OSAHS的诊断治疗一体化,系列化。目前开展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针对OSAHS的个性化手术治疗,可将鼻、鼻咽、口咽、舌多平面的阻塞一次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减轻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由孟莉主任医生带领,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2人,配备低温等离子、纤维喉镜、喉部成像系统等。能够熟练进行声带息肉、扁桃体切除、部分及全喉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头颈部修复重建术、腭咽成形术、气道异物取出、喉气管狭窄成形术等。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天津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医院和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一、历史沿革在曲折的发展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五大中央医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天津中央医院于1946年12月1日正式开诊,12月15日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定名为“卫生部(署)天津中央医院”。1950年4月中央医院改名为天津市立总医院。1956年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1994年8月改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医院”,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二、单位概况 医院现设有3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8个临床研究所,在编在岗职工2854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部)、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科、神经外科)、5个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胸心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6个院级重点学科。三、机构设置 职能处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处、工会、团委、退休职工管理处、武装部、院长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教学处、干部保健处、医疗安全部、门诊部、人事处、医德医风办公室、后勤处、设备物资处、财务处、外事处、健康事业部、审计科、保卫处、经济管理处、网络信息部、基建办公室。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代谢病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急症医学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肺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宫颈病变科)、儿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含NICU)、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含医学美容科)、核医学科、干部保健部、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放疗科。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PET-CT影像诊断科、超声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部。四、发展与成就 1、医院特色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医疗水平在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多学科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病理及临床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肺癌“个体化”多学科治疗、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及信号调节和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血液肿瘤科在原发性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消化科在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及内镜治疗技术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神经外科在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以及脑肿瘤的基础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联合分子标志物及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早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胰腺炎、重症胆管炎、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等疑难、危重症的治疗;普通外科在肝、胆、胰腺、乳腺、胰岛细胞瘤、胃肠等常规手术的治疗和腹腔镜外科;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骨代谢病治疗与研究;神经内科在帕金森氏病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和临床诊疗的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临床诊疗研究;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和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影像医学科在神经系统疾病、肾上腺肿瘤影像诊断、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骨矿含量测定的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科研工作“十一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共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4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1项。84项新技术填补了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空白。发表28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75篇。2010年和2012年,获得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2000万。3、教学工作医院具有60余年的教学传统,治学严谨,教学底蕴深厚。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1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全英文教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含2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院教师总数83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34人,占教师总数的52.5%;授课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4.3%,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82.2%。教师中有1名工程院院士,12名政府授衔专家,享受政府津贴3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近两年,教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规划教材编写16部,编委19人,其中主编3人,副主编4人。在院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教学用房15657平米。医院设有8个研究所,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医院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期刊类627种,其中外文刊物156种,中文刊物471种,有3个中文医学文献、期刊引文数据库,1个英文医学期刊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检索、查新、查引服务。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护理学院、公卫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麻醉专业,以及护校、成教学院、二级学院的部分教学任务。4、人才工作近五年,总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文件,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推行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现有“131”第一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2人,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1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49人,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5、设备管理从引进我国第一台大型贵重精密医疗仪器设备CT机,到90年代引进的数字胃肠机、各种X光机、CT、MRI、ECT、药物浓度检测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该院的医疗设备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21世纪,该院又先后引进64排CT扫描和PET—CT。伴随着该院第三住院大楼的竣工启用,该市唯一一间术中可以进行核磁检查的磁共振手术室和能够集中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多科室手术治疗的杂交手术室也一并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为该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内分泌失调导致长痘痘怎么办​
2025-07-01 09:24:52
内分泌失调导致长痘痘怎么办​
喘不过气吃什么药有效
2025-07-03 08:12:55
喘不过气吃什么药有效
儿童指甲有竖纹是什么原因
2025-07-04 16:17:57
儿童指甲有竖纹是什么原因
输卵管通水后要注意什么
2025-07-01 17:02:28
输卵管通水后要注意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