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麻醉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是我国麻醉专业的发源地之一,创始人为美国注册麻醉医师姚张明女士,解放初期王源昶教授在全国率先成立独立的麻醉科并在在全国范围内培养麻醉医师,王教授也成为我国麻醉界与谢、吴二老齐名的创始人之一。其后由著名麻醉学家李文硕教授担任科主任,李教授在科室建设的同时致力于中国麻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麻醉本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1997年现任科主任王国林教授主持工作以来,麻醉科出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随着一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人的加入和成长,麻醉科已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目前麻醉科为总医院重点学科,共有医生31名,科内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5人。

王国林任总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麻醉医师协会常委、全国麻醉高等教育委员会常委、天津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天津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中华麻醉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副主任于泳浩兼任天津麻醉学会委员、秘书。

临床工作

建科初期,麻醉科与外科各科室合作,在全国最早开展半体循环、体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等一系列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麻醉技术,为确立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在当时国内的领先地位作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外科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总医院在天津市大型综合性医院地位的确立,各类外科新技术和各种危重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该院手术病人中约40%为合并症多、市内其他医院不愿或不能处理的转诊病人,同时外科各科室相继开展了心、肝、肾、小肠等脏器移植手术;胸腔镜、后腹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以及不停跳冠脉搭桥、主动脉瘤切除、巨大脑血管瘤等复杂手术。麻醉医生综合处理围手术期疑难、复杂病及重大手术的整体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在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进和使用,先后在天津市率先开展了全凭静脉麻醉、TCI技术、CCO监测、超前镇痛、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血液回收等多项临床麻醉技术以及多种临床新药的研究,使总医院成为天津麻醉领域新技术和新药应用的坐标和指南。

目前科室业务范围涉及包括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肿瘤、大脏器移植、腔镜等在内的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以及急、慢性疼痛诊疗、门诊无痛诊疗技术、ICU病人镇静等。其中每年完成麻醉8000余例,全身麻醉占50%左右。疼痛门诊由专门主任医师出诊,月均诊治4000人次,治疗范围包括神经损伤性疼痛、脊柱疾病引起的疼痛、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以及癌痛等。同时该科在国内率先提出“无痛医院”的观点,争取医院可能造成患者痛苦的诊疗操作的地方都能有麻醉医生出现,让患者在总医院不会感觉到疼痛。经过努力,目前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分娩以及术后镇痛等方面均处在国内前列。在度过了建科早期设备简陋、人员素质偏低的阶段以后,麻醉科近十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目前科内装备的近20台现代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肌松监护仪、心输出量监护仪、血液回收机、气管镜、微量注射泵、神经刺激仪等总价值超过千万的先进设备基本上与国际接轨,超过半数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畅通的国际国内交流渠道形成了人才、技术、设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各种非常时期,麻醉科的出色表现令人称道。2003年非典一线,6名麻醉医生从第一时间开始相继进入红区,与高危病人零距离接触,无怨无悔。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总医院麻醉科成为一面旗帜,并被授予抗击非典先进党支部、先进个人等称号,得到中共天津市委、医科大学以及九三学社中央的表彰。在援助非洲医疗队、在援助贫困山区医院、在赴老区青年志愿者中都有麻醉科人的身影。

教学与人才培养

作为中国麻醉本科教育的创始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于1990年在全国较早开办了5年制麻醉专业,麻醉科成为该专业临床教学、实习的主要单位。李文硕、王国林教授先后担任麻醉专业全国教材的主编和副主编,科室内每年有7名左右副高级医生担任麻醉专业三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任务近50学时,同时承担麻醉本科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同时,麻醉科还担负着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多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部分教学工作。自天津医科大学开始招收国际学院留学生开始,部分医生即开始担任留学生的英文授课工作并得到好评,多名医生被评为医科大学和总医院的优秀教师。在90年代取得麻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以来,研究生培养不仅提高了科室人员素质,同时为天津市麻醉界培养了大量人才,目前每年平均有10名研究生在读,毕业2~3名。王国林教授已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医院,麻醉科同时担负着培养麻醉进修医生的任务,包括前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主编金清尘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张立生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均曾在该院进修、学习,被称为麻醉医生的摇篮。多年来,麻醉科进修医生不仅包括该市,还遍及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四川、山东、东北三省等多个省市,人数接近400人。目前年均接受进修医生10名左右。同时,麻醉科还将提高天津市麻醉的整体水平作为责任,在全市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培训班,其中“液体治疗学学习班”已经连续举办多年,2004年开始进行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麻醉用药新进展学习班”参加人数达到130人。

麻醉科一直将培养高水平人才、建设人才梯队视为重中之重。先后1人赴美国学习1年、1人赴新加坡学习半年。1人获得博士学位,现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1人,跨世纪人才1人。同时每年派人参加在美国举办的ASA年会和ESA年会,以推动科室与国际化的接轨。近年来国际国内交往日趋频繁,来自国内各大医院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等的专家不断到麻醉科参观、讲学、交流,推动了科研和临床的快速发展。

科研水平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麻醉科已经形成了以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麻醉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围手术机体保护的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疼痛行为学等多种研究手段。90年代以后,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数量快速增长,近10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近年来平均每年有一项科研课题通过鉴定,其中王国林教授、于泳浩副教授主持的课题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并连续两年中标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开创了天津市麻醉科研领域的新篇。近年来麻醉科共获得国家专利2项,承担省市、局级、医科大学科研项目共7项,通过科研鉴定项目6项,其中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均有3~4名医生的论文参加全国会议并进行交流。

疼痛门诊

疼痛门诊疼痛诊疗范畴

1、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外伤后头痛等。

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3、骨关节痛: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关节痛,特发性尾骨痛,退行性骨关节炎,足跟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4、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肌筋膜炎,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等。

5、内脏性疼痛:顽固性心绞痛,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6、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7、癌性疼痛:各种晚期癌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及相关咨询指导。

8、非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急性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等。

9、无痛诊疗服务:无痛人工流产,分娩镇痛,无痛内窥镜,无痛拔牙等。

10、术前麻醉咨询:评价麻醉风险,指导相关检查,建议麻醉方法等。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天津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医院和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一、历史沿革在曲折的发展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五大中央医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天津中央医院于1946年12月1日正式开诊,12月15日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定名为“卫生部(署)天津中央医院”。1950年4月中央医院改名为天津市立总医院。1956年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1994年8月改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医院”,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二、单位概况 医院现设有3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8个临床研究所,在编在岗职工2854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部)、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科、神经外科)、5个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胸心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6个院级重点学科。三、机构设置 职能处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处、工会、团委、退休职工管理处、武装部、院长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教学处、干部保健处、医疗安全部、门诊部、人事处、医德医风办公室、后勤处、设备物资处、财务处、外事处、健康事业部、审计科、保卫处、经济管理处、网络信息部、基建办公室。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代谢病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急症医学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肺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宫颈病变科)、儿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含NICU)、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含医学美容科)、核医学科、干部保健部、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放疗科。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PET-CT影像诊断科、超声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部。四、发展与成就 1、医院特色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医疗水平在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多学科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病理及临床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肺癌“个体化”多学科治疗、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及信号调节和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血液肿瘤科在原发性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消化科在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及内镜治疗技术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神经外科在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以及脑肿瘤的基础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联合分子标志物及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早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胰腺炎、重症胆管炎、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等疑难、危重症的治疗;普通外科在肝、胆、胰腺、乳腺、胰岛细胞瘤、胃肠等常规手术的治疗和腹腔镜外科;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骨代谢病治疗与研究;神经内科在帕金森氏病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和临床诊疗的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临床诊疗研究;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和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影像医学科在神经系统疾病、肾上腺肿瘤影像诊断、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骨矿含量测定的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科研工作“十一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共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4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1项。84项新技术填补了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空白。发表28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75篇。2010年和2012年,获得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2000万。3、教学工作医院具有60余年的教学传统,治学严谨,教学底蕴深厚。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1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全英文教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含2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院教师总数83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34人,占教师总数的52.5%;授课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4.3%,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82.2%。教师中有1名工程院院士,12名政府授衔专家,享受政府津贴3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近两年,教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规划教材编写16部,编委19人,其中主编3人,副主编4人。在院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教学用房15657平米。医院设有8个研究所,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医院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期刊类627种,其中外文刊物156种,中文刊物471种,有3个中文医学文献、期刊引文数据库,1个英文医学期刊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检索、查新、查引服务。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护理学院、公卫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麻醉专业,以及护校、成教学院、二级学院的部分教学任务。4、人才工作近五年,总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文件,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推行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现有“131”第一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2人,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1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49人,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5、设备管理从引进我国第一台大型贵重精密医疗仪器设备CT机,到90年代引进的数字胃肠机、各种X光机、CT、MRI、ECT、药物浓度检测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该院的医疗设备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21世纪,该院又先后引进64排CT扫描和PET—CT。伴随着该院第三住院大楼的竣工启用,该市唯一一间术中可以进行核磁检查的磁共振手术室和能够集中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多科室手术治疗的杂交手术室也一并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为该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卵泡长不大怎么治疗
2025-07-04 10:22:54
卵泡长不大怎么治疗
小孩身上全身痒出现好多红疹子怎么回事
2025-07-01 15:42:13
小孩身上全身痒出现好多红疹子怎么回事
膝盖酸软无力用什么膏药
2025-07-03 12:57:32
膝盖酸软无力用什么膏药
手指被门夹住擦什么药
2025-07-05 12:01:39
手指被门夹住擦什么药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