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康复医学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始创于1946年,当时舒润石老先生自北京协和医院调至天津中央医院,并依北京协和医院的模式成立了理疗科,由此成为天津市物理治疗学的发祥地。1980年康复科更名为物理医学科并成立物理医学教研室,1988年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随即物理医学教研室更名为康复医学教研室。康复科自1992年起建立了康复病房,尽管当时仅有6张病床,却成为国内综合医院中康复科建立自管病房的先行者之一,籍此,康复科基本完成基本框架和各类人员梯队结构并全方位开展康复医学工作,并成为自现代康复医学引进中国后,国内较早成立和发展起来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康复医学科。

建科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康复科主要开展的治疗多为周围神经病损、各种急慢性炎症、瘢痕、粘连以及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等。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康复科逐步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使该科的治疗水平、治疗病种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和扩展。进入90年代以后,科室的中心工作由物理治疗扩展并转向康复医学的全面发展。自开设病房至今,病房的规模有了一定的扩大,康复医疗的设备的配备,各专业人员的培养都有了可喜的进展。

学科组成学科学位授权点、在国内、天津市的学术地位

康复医学科由骨科疾病康复、颅脑创伤康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康复以及临床症状康复等几部分组成。并且在骨科疾病康复、颅脑创伤康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康复专业等方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主要科研方向、临床科研特色

在治疗技术方向,主要是物理治疗方面如,激光对兔角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激光对眼底损伤阈的观测研究、微波治疗肿瘤的试验研究、超声波疗法的研究和展望等。

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是有关颈、肩、腰、腿疾病的病理、病因和治疗机制的研究。如脊柱整体观念和脊柱单元建立的设想等。

国内外交流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康复医学的兴起,康复科逐步加强了与国内外康复医学机构的交流联系,一方面大量派遣医生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如派往日本、法国进行学习,派往北京、武汉、合肥、南京、辽宁等地,参加了诸如中华医学会、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WHO培训中心以及部办班的培训、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请进来,先后邀请了国内外的康复医学专家来康复科进行考察、讲学,并且先后接待了数批来自美国、日本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考察学习。

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康复科自建科伊始就承担起了大量的教学与培训的重任。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康复科对天津以及全国各地前来学习、进修的专业人员进行办班教学、培训。其后,康复科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对各学制的在校医学生进行康复医学的教育,为现代康复医学知识的普及、为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目前主要承担着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举办了两届专科制康复治疗班;目前正与天津医科大学体育部合作举办运动健身与康复专业。在进修生教育方面,康复科每年不定期地接待了大量国内、外康复医生的进修学习。

临床医疗优势、特色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科有着悠久的历史,物理治疗的历史与基础非常坚实,对于临床常见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炎、面瘫等周围神经病损以及各种急慢性炎症、瘢痕、粘连等均有极佳的特色治疗。在康复医疗方面康复医学科一方面有自身完整的康复治疗队伍,同时又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各相关临床科室的强大技术优势,使他们在诸如脑卒中康复、颅脑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科疾病与损伤的康复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康复医疗优势。

门诊介绍

康复科秉承其悠久的历史以及雄厚的技术力量,广泛运用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尤其是现代物理治疗技术和中医传统治疗技术,治疗病种主要包括: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关节炎(包括退行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周围神经病损、各种急慢性炎症以及瘢痕、粘连等疾病和临床症状。为来自天津以及全国各地的伤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他(她)们身心得以康复,重返社会生活。

目前康复科还开设了多种特色专科治疗门诊:

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颈、肩、腰、腿病是一类常见病,特别是该病目前有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为方便快捷地向广大患者提供有效服务,康复科开设了专家门诊,在治疗上,采用有效的物理因子治疗、传统的推拿按摩治疗、牵引治疗以及国外通行的力学诊疗技术等,临床显效率达到90%以上。为维持疗效和预防症状复发,在治疗的进程中,康复科还会适时地教授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治疗的方法,如治疗性体操、麦氏力学疗法的矫正技术等。

面瘫治疗门诊。周围性面瘫也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了,治疗方法多样。经数十年的积累,康复科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具有相当丰富的诊疗经验。通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面部按摩、针灸等系统治疗,疗效迅速,且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康复科目前拥有24张开放床位,主要开展:

中风康复,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致残率和复发率极高。中风病人中大部分患者会存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会严重地影响患肢的日常生活活动,甚至可能生活不能自理。现代神经病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致残的程度,由此可以大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颅脑损伤康复,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的创伤。多见于工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颅脑损伤康复是利用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身体上、精神上、职业上的功能障碍进行有效训练,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

脊髓损伤康复,脊髓损伤是一种以青壮年为主、以交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落、砸伤等为主要原因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障碍,体温控制障碍、痉挛、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颈部脊髓损伤可造成四肢瘫痪,胸部以下脊髓损伤造成驱干及下肢瘫痪。在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平稳、脊柱稳定之后,康复治疗即可开始有序地进行,主要是针对上述功能障碍以及损伤后的合并症进行预防和治疗等。

骨科疾病康复,康复科住院治疗的骨科疾病主要是,骨关节严重损伤、骨关节术后者,特别是合并有神经与肌肉病损的患者。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和康复工程手段,对患者进行有正对性地治疗,使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天津市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医院和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一、历史沿革在曲折的发展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五大中央医院。经过一年的筹备,天津中央医院于1946年12月1日正式开诊,12月15日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定名为“卫生部(署)天津中央医院”。1950年4月中央医院改名为天津市立总医院。1956年更名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1994年8月改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医院”,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市西医医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二、单位概况 医院现设有32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和8个临床研究所,在编在岗职工2854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分泌学临床部)、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科、神经外科)、5个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内分泌学临床、胸心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6个院级重点学科。三、机构设置 职能处室:党委办公室、监察处、工会、团委、退休职工管理处、武装部、院长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教学处、干部保健处、医疗安全部、门诊部、人事处、医德医风办公室、后勤处、设备物资处、财务处、外事处、健康事业部、审计科、保卫处、经济管理处、网络信息部、基建办公室。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代谢病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急症医学科、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肺部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医学科、产前诊断中心、宫颈病变科)、儿科(儿内科、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含NICU)、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含医学美容科)、核医学科、干部保健部、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放疗科。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PET-CT影像诊断科、超声科、输血科、病理科、药剂科、手术部。四、发展与成就 1、医院特色医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医疗水平在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多学科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神经外科在颅脑损伤病理及临床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肺癌“个体化”多学科治疗、肺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及信号调节和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血液肿瘤科在原发性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治疗;消化科在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及内镜治疗技术等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神经外科在颅脑肿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以及脑肿瘤的基础研究;胸部肿瘤学科在联合分子标志物及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早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胰腺炎、重症胆管炎、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等疑难、危重症的治疗;普通外科在肝、胆、胰腺、乳腺、胰岛细胞瘤、胃肠等常规手术的治疗和腹腔镜外科;内分泌科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骨代谢病治疗与研究;神经内科在帕金森氏病及其它锥体外系疾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和临床诊疗的研究、癫痫的发病机理、临床诊疗研究;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和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影像医学科在神经系统疾病、肾上腺肿瘤影像诊断、全身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骨矿含量测定的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科研工作“十一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共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4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1项。84项新技术填补了天津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空白。发表28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175篇。2010年和2012年,获得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2000万。3、教学工作医院具有60余年的教学传统,治学严谨,教学底蕴深厚。临床医学专业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1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全英文教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含2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院教师总数83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34人,占教师总数的52.5%;授课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4.3%,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占82.2%。教师中有1名工程院院士,12名政府授衔专家,享受政府津贴3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近两年,教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教出版社规划教材编写16部,编委19人,其中主编3人,副主编4人。在院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人,教学用房15657平米。医院设有8个研究所,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平台。医院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期刊类627种,其中外文刊物156种,中文刊物471种,有3个中文医学文献、期刊引文数据库,1个英文医学期刊数据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检索、查新、查引服务。此外,医院还承担着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护理学院、公卫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麻醉专业,以及护校、成教学院、二级学院的部分教学任务。4、人才工作近五年,总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文件,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推行百人培养计划。医院现有“131”第一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2人,天津医科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1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新世纪人才49人,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15人。5、设备管理从引进我国第一台大型贵重精密医疗仪器设备CT机,到90年代引进的数字胃肠机、各种X光机、CT、MRI、ECT、药物浓度检测仪、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手术导航系统,该院的医疗设备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21世纪,该院又先后引进64排CT扫描和PET—CT。伴随着该院第三住院大楼的竣工启用,该市唯一一间术中可以进行核磁检查的磁共振手术室和能够集中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等多科室手术治疗的杂交手术室也一并投入使用。先进的设备、领先的技术为该院医疗、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早搏频繁发作怎么办​
2025-06-30 12:52:09
早搏频繁发作怎么办​
茶醉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5-06-30 15:41:21
茶醉会出现哪些症状
咳嗽超过两个月是什么原因​
2025-06-28 11:00:54
咳嗽超过两个月是什么原因​
儿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5-07-01 19:04:43
儿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表现​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