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博士授权点,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建设,科研、教学和医疗水平都有明显地提高,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外科原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由于“211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于1998年经天津市教卫委及天津市卫生局批准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分出,成立独立科室并且命名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建科后,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亲自指导科室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指导建立了天津市胃肠动力检测中心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实验室。现有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细胞膜片钳、多道生理仪、PCR仪、CO2培养箱冷、冻切片机、低温超速离心机、细胞立体成像仪、透光法动力静脉去除系统等32台,价值人民币660万元。
建科后齐清会教授任科主任,薛承锐教授任科副主任。自2003年2月23日起由薛承锐教授负责科室全面工作至今。
中西医结合外科现有各级医师17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6名医师具有医学博士学位,6名医师具有医学硕士学位。
在吴咸中院士的带领下,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西医结合外科不断发展扩大,目前科室的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对于普通外科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甲状腺疾病、各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特别是善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腹部外科各类急腹症和消化道恶性肿瘤,大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2年以来,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如胰腺肿瘤根治、人造血管移植高难度手术,已经完成此类手术48例,大大地提高了胰腺肿瘤的切除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新引进大隐静脉旋切技术,已经完成66例手术,手术后效果良好,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与核医学科合作开展晚期肿瘤手术切除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36例,明显地缓解了肿瘤复发,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上述新技术均已被批准为天津市卫生局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
2005年全年接待门诊病人13950例,病房收治各类病人共1255例,其中胃肠疾病308例,肝胆疾病158例、胰腺疾病62例、乳腺疾病108例、甲状腺疾病96例、周围血管疾病36例、外伤24例、肿瘤化疗316例、其他147例。住院患者平均年龄58.6岁,具有合并病的占38%,死亡12例,均为晚期肿瘤和高龄重症合并症患者。
“211工程”建设以来,中西医结合外科已经从单纯的临床治疗研究转向机理研究、危重症的攻关和中药机理研究,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临床与基础研究手段、方法、思路与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梯队业已形成,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教学科研骨干都由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医师组成,是一批基础扎实、勤奋学习、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学术后备力量。每年承担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其中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五年制、七年制学生和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学生授课、见习和临床实习工作。培养新毕业轮转医生和进修医生。指导硕士、博士研究工作等。近年来,已经毕业硕士研究生60人,博士研究生12人。
建科以来,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28篇,组织全国学术会议2次,参加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大会发言40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局级奖励6项,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2项,已获得科研经费120万元,完成成果鉴定6项,天津市卫生局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5项,科室QC小组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2006年度天津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中西医结合外科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消化外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Irvine医学中心、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实验外科以及日本久留米大学第一外科开展不定期的学术交流。
中西医结合外科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继续开展腹部重大疾病特别是难治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降低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死亡率、提高难治性胆道疾病的治愈率、延长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使这些疾病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继续探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及发展进程,提高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疗效。继续中药的有效成分对胃肠平滑肌细胞运动信号转导作用机理的研究,从细胞分子信息学的角度研究中药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机理,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