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病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来自上海医科大学的全国知名肾脏病专家郑伟如教授和心血管病专家陈运贞教授的指导下建立起来。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肾脏病学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重庆市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重庆市(省级)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本学科于1995年建立内科硕士点,2000年批准为内科学(肾脏病学)博士授予点,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科主任甘华教授为中华医学会全国肾脏病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全国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肾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委员,全国诊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医学、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科内专业学术团队中,有医师22名,平均年龄40岁左右,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6人;其中博士5名(含归国博士3名)、硕士12名。护士72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护士占45%以上。另有专职技术员2名。

肾脏内科专业现包括住院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病实验室和肾病门诊等部门。病房开放病床95张。90年代初科内常规开展肾穿刺活检术,对于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

主要诊治病种包括:

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隐匿性肾炎等;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痛风性肾病;

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及混合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的肾损害;

药物、感染、以及肿瘤相关性肾损害;

各种急慢性间质性肾炎;

尿路感染;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移植后排异反应;

各种中毒性疾病。

本学科90年代初开展了腹膜透析治疗,拥有西南地区较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于1978年开展了第一例血液透析治疗,1996年成立了西南地区较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先后从国外引进多种先进的血液净化设备。现血液净化中心配备有Lauer和费森尤斯热消毒水机及瑞典金宝(GAMBRO)、美国百特(BAXTER)、德国贝朗(B/BRAUN)和费森尤斯(FRESENIUS)以及日机装(NIKKISON)等国际品牌的血液透析机112台、连续性血液滤过机9台,医疗规模在重庆市居于前列。中心技术力量雄厚,血液透析中心常年常规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HP)、单膜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技术。目前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近500人,其中≥60岁的老年患者约占45%以上,≥70岁的患者占25%以上,≥80岁的患者占12%。年开展血液透析达45000人次,透析质量高,部分患者生存已达20年以上。

特色医疗技术:

(一)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

科室于2000年在重庆市最早开展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参与全院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治疗病种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挤压综合征、体外循环术后心衰、顽固性心衰、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目前年开展CRRT治疗达近2600人次,至今应用该技术已成功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约1.3万多例。

(二)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

长期以来,科室血液净化中心依托医院血管外科作为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的雄厚实力,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常年开展长期深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人工或自体血管移植桥接动静脉内瘘手术,以及各种动静脉内瘘溶栓、取栓、狭窄内瘘扩张,内瘘开口过大缩减等手术,并指导基层医院开展相应工作。目前每年为基层医院开展深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约200余例,开展动静脉内瘘手术约300余例,开展人工血管移植桥接动静脉内瘘成形术30余例;先后采用多种技术为基层医疗单位解决上述各种复杂的、疑难的血管通路并发症等。

学科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动脉硬化、糖脂代谢紊乱肾损害以及肾小球疾病的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尤其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脏器保护机制研究方面,有突出优势。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 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培养专项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副主编或连续参编三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近5年来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论著60余篇、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先后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0余次并多次在大会上交流。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牵头成立了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即“重医一院医院集团”,集团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第一分院、金山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15家市内托管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璧山区人民医院、梁平县人民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人民医院、铜梁区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城口县人民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陕西省渭南市人民医院、陕西省富平县人民医院、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出众 院本部开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200张。2017年门诊量335.16万人次,出院病人14万人次,手术10.98万台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在重庆及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拥有25家教学医院和77家指导医院。医疗技术精湛 院本部常年承担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应急救援、干部保健及涉外医疗任务,是重庆市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重症病例救治首要单位和专家组长单位,以及重庆市唯一一家同时获肝、肾移植技术准入的地方医院。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介入、无痛诊疗等优势技术,推行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拥有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产科、检验科、重症医学、专科护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眼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老年病科),数量居全国第12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1个。获批卫生部培训基地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中心27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重庆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1个。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医疗设备先进 院本部拥有PET-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系统、炫速双源CT、宝石能谱CT、128层螺旋CT、3.0T MRI、1.5T MRI、平板DSA、SPECT、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IGR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医学人才济济 院本部拥有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等在内的一大批学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拥有教授276人,副教授354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392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9人,现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学术职务626人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8人,重庆市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60人次,重庆市医师协会正副会长46人次。科教成效显著 院本部形成了以神经科学、肿瘤学、脂糖代谢、眼科及重症医学等为代表的“五大优势学科群”。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3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个。承办统计源期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近5年(2013—2017)来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8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38项。2016年在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位。荣誉奖项众多 院本部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卫生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海扶医院 本部 酉阳医院
推荐阅读
小孩地图舌是什么原因​
2025-07-18 15:02:45
小孩地图舌是什么原因​
8岁儿童是否有必要做腺样体手术
2025-07-17 18:20:11
8岁儿童是否有必要做腺样体手术
小孩肋骨突出怎么回事​
2025-07-14 14:21:03
小孩肋骨突出怎么回事​
怀孕5个月见红怎么办
2025-07-19 08:09:29
怀孕5个月见红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