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前身为该院物理治疗室,创建于1957年。1959年重庆医学院设物理治疗系,并成立教研室,专门培养理疗医师,医院物理治疗室承担理论和临床教学任务。1984年医院将理疗室更名为理疗科,逐渐进行人员及学科专业的调整及设备的更新换代,拓宽业务范围。至1996年,在原理疗科的基础上,该院康复医学科正式成立,是我国国内最早成立的康复医学专科之一。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与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个亚专业、集早期床旁康复、康复病区康复及家庭康复为一体的医教研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并于2005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连续三届当选重庆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科室将现代及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在合理用药基础上,对各种功能障碍相关疾病进行全面、全程的综合治疗,包括早期的床旁治疗、康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深入社区的家庭康复治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各具特色的6个亚专业组,分别是脑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科康复、慢性疼痛康复、心肺疾病康复,及心理康复,为广大病员提供针对性强的有效康复。该科擅长并积极推广神经发育疗法、关节松动术、麦肯基治疗技术、冲击波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等康复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且技术水平在长江上游地区处于龙头地位,并辐射四川、贵州等部分地区。自建科以来,该科已收治1.2万多例患者,康复治疗及训练共达100多万人次,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本专科的发展得到了本医院的大力支持。本专科于2005年成为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科近5年获本院共投入的资金达700多万元,均用于康复医学科病区建设、设备更新、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及推广等。尤其在2009年,本院共投入1500余万建设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中的康复医学专科病区,引进各种先进仪器,建设良好康复环境,极大地提高病员的康复质量。医院还就专项经费管理、奖励措施等制定并印发了配套文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现有编制床位105张,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硕士6人,讲师4人,住院医师5人,治疗师25人,护师13人。

科室除新开展的物理治疗项目外,主要进行康复训练技术,所有治疗师均外派进修学习;并开始由单一的医疗模式逐渐转向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模式。

学科是目前本地区综合实力最强,最具规模及影响力,最先设立康复专科病房,最早开展专业教学,并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科。学科曾经为连续三届重庆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1. 医疗

康复医疗的特点为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学科的主导是功能治疗、医疗重点是有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各种急慢性疾病。科室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康复治疗训练技术和专业治疗新技术。为满足病人康复需求开设瘫痪专家门诊、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提供康复咨询、康复指导、康复治疗及训练。从建科以来,康复医学科已收治1万多例患者,康复治疗及训练共达100多万人次,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1) 医疗管理

科室历来重视医疗质量、医疗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建立健全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治疗技术操作常规。在上级机构和医院各种医疗质量检查中,各项措施均顺利达标,从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无死亡病例。

(2) 医疗设施

学科占地面积约2000m2,科室设备齐全,拥有符合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专科要求的各种医疗设备,能够开展各种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光疗、电疗、磁疗、声疗、热疗、冷疗、半导体激光治疗、气压循环治疗、高压静电治疗、冲击波治疗、骨质疏松治疗系统、推拿按摩、针灸、牵引、运动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坐立训练、站立训练、行走步态训练、关节活动和关节松动训练、CPM训练器、减重支持训练系统、偏瘫、截瘫训练等。

(3) 普通医疗

早期开展的物理治疗比较单一,治疗项目不多,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光疗与电疗如红外线、紫外线、超短波、磁疗、直流感应电等。之后治疗项目逐渐增加。设立病房后,由原来单纯的理疗转变为综合治疗,尤其是增加了康复系列训练,形成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有机结合的特色医疗,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不能解决的功能障碍问题,治愈有效率达到90%以上。其中,偏瘫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手功能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等项目成为学科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治疗热点。

(4) 特色医疗

针对功能障碍及瘫痪患者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病人,先后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肢体功能训练,脊髓损伤伴截瘫训练、关节粘连与僵硬的关节活动训练和关节松动训练,手及上肢损伤的功能训练、失眠、眩晕的高电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综合物理治疗,皮肤、粘膜新生物的激光手术治疗,骨质疏松的低频脉冲磁场治疗等。

(5) 医疗新技术

科室不断探索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多次派人外出进修、学习、参观,先后开展了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半导体激光治疗、肢体气压循环治疗、电动站立床训练、偏瘫综合训练、CPM训练、减重支持训练、中药熏蒸治疗、下肢智能训练、冲击波治疗、骨质疏松脉冲低频磁疗、语言吞咽训练等治疗新技术。

2. 教学

建院初期,科室承担临床医学本科生理疗学教学工作,以后曾中断过专业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学科不断地发展与壮大,逐步恢复护理中专、专科、本科的理疗学与康复医学临床教学。目前承担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本科、应用技术本科、护理学院本、专科的康复医学专业教学,每年200学时;此外,还承担了重庆市康复医学专业部分继续教育、全科医师培训授课任务等。学科是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进修学习培训点,是护理学院针推专业、四川省卫生学校康复专业实习基地。主编了重庆市医药卫生继续教育教材《康复医学》,参编全国教材《老年医学》;主办了重庆市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疼痛康复进展》与《骨关节疾病康复进展》。

3. 科研

学科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进行一些科学研究,在重庆市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二项,学校科研课题一项;完成10余项科研横向课题,某些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深受患者及家属喜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7篇,CSCD论著40余篇。主编专著1部《临床电疗学》,参编临床专著4部;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30余次;主持三届重庆市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多人在学术团体和专业杂志担任职务。2005年学科被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科室连续3届为重庆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科地址及联系方式

学科门诊:门诊大楼五楼东区

学科病房:三病区三楼东区

瘫痪专科门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

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牵头成立了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即“重医一院医院集团”,集团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第一分院、金山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15家市内托管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璧山区人民医院、梁平县人民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人民医院、铜梁区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城口县人民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陕西省渭南市人民医院、陕西省富平县人民医院、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出众 院本部开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200张。2017年门诊量335.16万人次,出院病人14万人次,手术10.98万台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在重庆及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拥有25家教学医院和77家指导医院。医疗技术精湛 院本部常年承担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应急救援、干部保健及涉外医疗任务,是重庆市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重症病例救治首要单位和专家组长单位,以及重庆市唯一一家同时获肝、肾移植技术准入的地方医院。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介入、无痛诊疗等优势技术,推行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拥有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产科、检验科、重症医学、专科护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眼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老年病科),数量居全国第12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1个。获批卫生部培训基地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中心27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重庆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1个。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医疗设备先进 院本部拥有PET-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系统、炫速双源CT、宝石能谱CT、128层螺旋CT、3.0T MRI、1.5T MRI、平板DSA、SPECT、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IGR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医学人才济济 院本部拥有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等在内的一大批学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拥有教授276人,副教授354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392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9人,现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学术职务626人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8人,重庆市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60人次,重庆市医师协会正副会长46人次。科教成效显著 院本部形成了以神经科学、肿瘤学、脂糖代谢、眼科及重症医学等为代表的“五大优势学科群”。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3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个。承办统计源期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近5年(2013—2017)来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8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38项。2016年在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位。荣誉奖项众多 院本部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卫生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海扶医院 本部 酉阳医院
推荐阅读
身体炎症一直消不掉怎么办
2025-07-15 08:13:42
身体炎症一直消不掉怎么办
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怎么判断​
2025-07-15 11:17:05
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怎么判断​
拔火罐打出水泡是怎么回事
2025-07-16 11:15:26
拔火罐打出水泡是怎么回事
带状疱疹长在脖子那里特别疼怎么办
2025-07-17 12:33:57
带状疱疹长在脖子那里特别疼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