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始建于80年代初,由我国老一辈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李德旺、黄慧、李增高和罗开良教授等创建而成。经过几代人努力,已经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极具实力与影响力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和西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技术领先、国内知名的心脏电生理中心。1979年被授予硕士学位点,1992被国务院批准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心血管内科博士培养点,学生来源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已经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心血管专业)、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房颤动研究治疗中心,拥有重庆市心律失常重点研究室、超声工程研究所(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超声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校级超声影像学研究所等诸多学科发展平台。

为全面促进学科的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对西部与三峡库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心血管内科将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与水平为核心,采取积极培养高质量医疗科研团队、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亚专科方向、加强科研与硬件设施投入等措施,最终建设成西部地区领先、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心脏疾病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此,医院已经制定了心血管疾病专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政府资助、医院专项配套和自主基金申请为资金来源,重点建设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血管超声等亚专科方向,优先支持特色技术的引进和人才培养。近3年来,医院设立心律失常等亚专科发展项目,每年投入约1200万元用于亚专科建设,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卫生局和医院先后为该学科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研究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有力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1、医疗队伍构成:

现有心血管专科医生40人,现有教授(主任医师)8人,占20%,专职CCU教授1人,返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占22.5%,讲师(主治医师)14人,占35%。有技师11人,专科药师2人。30-50岁的占67.5%;其中博士17人,占42.5%,硕士21人,占52.5%;现有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86人,30岁以下占80.2%,30-50岁占19.8%;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3人,占26.7%。

2、硬件设施:

该科室地处重庆市中央商务区,嘉陵江畔,环境优美。硬件设施、仪器设备先进,拥有三层普通病房和CCU病房(配备多导中心监护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仪、2台除颤仪,2台呼吸机)、两个心导管室(东芝全数字血管造影机一台、CARTO标测系统一台、一套CARTOMERGE COOLFLOW 灌注系统、电生理监测仪及射频消融系统、冷冻消融系统)、4个门诊诊室、两个彩色超声心动图室(彩色超声诊断仪5台,便携式彩色超声仪2台)、两个心电分析室(动态心电图室、动态血压检测室)、三个多媒体电教室、一个体外反搏室

3、技术实力:

心血管内科是西南地区极具实力与影响力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和西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技术领先、国内知名的心脏电生理中心,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心血管专业)、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房颤动研究治疗中心。科在心律失常、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心血管超声方面在该地区处于领导地位,在西部地区率先开展了如Carto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为代表的等多项国际顶尖技术。特别是在高血压、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前列。年手术台次>3000台。

4、人才培养:

科室注重中青年队伍人才储备培养,加强与国内外进行人才交流,先后有8名医师分别留学美国、德国等国家知名的心脏中心,2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一人已成为美国FDA成员,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5、辐射能力:

该科室进修医生覆盖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医疗服务遍及全国,重庆市外患者比例超过30%。

6、科研能力:

该学科申请并完成包括国家863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市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共102项,科研经费达600万元,发表论文781篇,SCI收录论文30篇(《Circulation》 IF=14.816,《European Heart Journal》 IF=7.831),主编、参编学术专著7部,共获国家、省部级奖17项。

7、专业技术获奖情况:

中共重庆市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次。

重庆市医学学术带头人2名,重庆市教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4人次。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07年获重庆市“白求恩杯”护士岗位技能练兵竞赛第一名、2009年获重庆市护理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竞赛第三名、2010年获“健康重庆杯”护理技能大赛团体铜奖、创伤急救技术银奖。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380张,年门诊量超过百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5万人次,年手术量超2万余人次。拥有价值近4亿多元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有53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博士学位点27个,硕士学位点29个,并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20余名,有博士、硕士生导师近150名。有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在该院。 近年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设有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等15个市级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移植技术、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技术,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承担重医多层次医学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50余名和本科生近千人。感染病科和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60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60余项,获专利授权40余项。主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及《肝博士》。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利用位于解放碑的优越地理位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全力打造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并正规划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国际医院,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渝中院区 江南院区
推荐阅读
35.5度脑袋晕晕沉沉怎么回事
2025-07-02 09:50:40
35.5度脑袋晕晕沉沉怎么回事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怎么办​
2025-07-01 09:21:18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怎么办​
口腔扁平苔藓如何护理​
2025-07-03 14:04:59
口腔扁平苔藓如何护理​
四五天不上大便是什么原因
2025-06-29 13:52:27
四五天不上大便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