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始建于1994年,科室致力于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癫痫、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各种脑炎、脑膜炎等)、其他疾病伴发、继发的神经系统损害、脊髓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预防、研究和教育工作。现为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GCP基地、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单位、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成员单位、神经内科专科联盟管理委员会的重庆市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急性卒中救治联盟单位、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科室床位86张,拥有一个18张病床、独立的超急性卒中单元(HASU),全科拥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0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3人。

目前神经内科已开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介入检查和治疗,包括动脉,静脉内溶栓取栓治疗;对颈动脉系统、椎动脉系统狭窄进行支架置入。以上技术在市立医院处于领先水平。对神经科疑难、危急重症通过及时临床分析,科内和院内检查设备能作出正确诊断,同时给予监护和抢救治疗。对心理障碍患者能给予及时心理检测、辅导和治疗。

神经内科设有电生理检查室,包括有常规和动态脑电地形图仪,彩色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仪、诱发电位肌电图仪。这些设备能为各种脑炎、脑病、癫痫、重症脑血管病、脊髓疾病、肌肉疾病、外周神经病(损伤)等进行及时检查和评估,协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全科近几年参与并主持重庆市卫健委课题5个,参与重大“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发表SCI篇,CSCD多篇。是重庆市医学会脑卒中专委会委员单位,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移动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重庆市卒中学会卒中后抑郁和精神障碍专委会常务委员单位,重庆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个人会员单位,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单位,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神经康复学组及重症学组委员单位,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重庆市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分会理事单位,重庆市抗癫痫学会儿童癫痫分会会员单位, 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单位。

服务理念:他们将以精湛的技术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您舒心、放心、安心。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正医院”, 1950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一工人医院,1954年更名为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1984年更名为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1988年3月依托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合并原重庆市急救站,组建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1995年获批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3年成立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2017年10月成为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是一套班子,三块牌子,集急救、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面向社会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同时履行重庆市政府公共卫生救援职能及主城八区120指挥调度和日常急救职能。是国际紧急救援组织网络医院及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先遣队所在医院、重庆市首批智慧医院、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实习基地、重庆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医院、重庆市航空救援联盟、重庆市急诊急救联盟、重庆创伤救治联盟牵头单位、市级创伤中心、胸痛中心。 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交通枢纽两路口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总建筑面积10.2万m2,编制床位1200张;现有职工1431名,其中高级职称196人,有硕士及以上人员224人,硕士生导师9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8人,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医院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装备:2台64排128层螺旋CT及16排螺旋CT 1台、2台1.5T核磁共振、全数字化平板心血管造影机(DSA)2台、悬吊式数字化医用X线摄影系统2台、移动式数字化医用X线摄影系统2台、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1台、德国体外循环机(人工心肺机)1台、数字式高清晰胸腹腔镜4台、菲力普彩超4台、数字式高清晰神经内镜1台、手术显微镜2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于2015年底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智能药房,在全国率先实现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 医院一、二、三级学科分科齐全,拥有36个临床医技科室和46个专病门诊。其中“急诊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伤外科学”、“院前急救医学”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学”、“神经内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神经损伤与危重症”为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学科建设充分体现急危重症和创伤救治特色。创伤外科团队提出的创伤救治理论多次被引入欧洲复苏指南(2005版、2010版、2015版),创伤急危重症医学已形成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经过多年努力,医院在移动医院实践和移动生命支持技术上取得进步,多发伤的综合救治、神经重症及颅脑创伤监护救治、心血管及大血管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心脏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腔镜、内镜等微创诊疗技术有了较大提高,糖尿病足防治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超高龄老年外科学取得新突破,“显微镜+神经内镜”下脑干血肿清除术填补了我市该领域空白。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认证,获批国家卫计委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委单位、国际创伤救治联盟常委单位。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创伤学分会常委单位自1964年以来,医院先后承担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医学院校学生实习阶段教学任务50余年,近20年来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常年开展医学院校本科、专科阶段理论课程教学、研究生教学、国家住院医师规培、专科和本科生实习、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全科医生骨干培训、转岗培训、基层医院急救技能培训等教学工作。医院建有设备完善的具有急救特色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重庆市急诊医学培训中心、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 依托重庆市急救医学研究所和重庆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重庆大学创伤医学中心等平台,2018年建立了重庆市院士工作站引进王正国、付小兵院士专家团队,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近5年医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及其他省部级厅局级奖6项。 医院搭建多维度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加强与知名高校及附属医院合作,2017年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医、教、研、管等方面建立了全方位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与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建立和签署国际合作关协议,进行专业技术人员互访交流、开展国际远程会诊和现代化医院管理交流等,进一步提高医院内涵建设、科教研水平。医院履行重庆市政府公共卫生救援职能及120指挥调度日常急救职能,组织规划实施了全市三级急救网络的建设及完善。拥有先进的“120”指挥调度系统,现有急救车/救援车辆57台。目前已建成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为龙头,7个分中心为骨干,主城区76家网络医院和25家区县医院(急救站)为主体的覆盖全市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专业队伍,实现了地面救护车急救、空中直升飞机救援的陆空立体急救医疗服务,2018年以来直升飞机航空急救医疗服务已常态化运行。医院在开县特大井喷、非典疫情、汶川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云南鲁甸地震、“4.25”尼泊尔大地震等国内外卫生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
喉咙感觉有口痰咽不下也咳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2025-06-30 14:40:57
喉咙感觉有口痰咽不下也咳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40多岁的男性经常喝酒的后果
2025-06-27 18:10:20
40多岁的男性经常喝酒的后果
光泽苔藓的治疗策略有哪些
2025-07-01 12:02:29
光泽苔藓的治疗策略有哪些
痤疮疤痕的修复手段有哪些
2025-07-01 16:08:15
痤疮疤痕的修复手段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