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
睡眠病房

睡眠医学科包括睡眠障碍门诊及睡眠障碍住院部(睡眠病房),睡眠医学科是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科)在第一分院设立的以治疗睡眠障碍为主的亚专业学科。于2013年12月成立,是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设病床54张,目前设有心理治疗室,团体心理治疗室,物理治疗室,睡眠监测室等。现有医护人员25名,医护团队均来自于附一院本部,教授6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护士17人。该病房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ILF-TMS)、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设备。基于全方面的评估,为患者提供了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并开展了放松治疗、冥想治疗、舞蹈治疗、音乐治疗、团体心理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睡眠医学科是重医一院心理卫生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院之初,于2002年更名为心理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几代重医一院人历经半个世纪的奋斗,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科室,2014年全国该学科领域综合实力排名第七位,是重庆市精神卫生领域的“领头羊”。迄今为止,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和市属所有综合医院中唯一设置有住院部的、功能齐全的精神、心理专科,现设有精神科住院部、心身疾病住院部、睡眠障碍住院部、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测定和心理治疗室、神经电生理室等。

“中心”现共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数人在学术界担任重要职务,年轻医生已全部硕士化。主持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大型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市级科研项目以及CMB(中华医学基金)协作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项。近10年来,全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曾主编过中国第一部《精神病治疗学》专著,参编教材《老年医学》、《老年医学》第2版、《精神病学》和《老年精神病学》(副主编)、《内科学》大型工具书《症状鉴别诊断学》,完成过一部精神病学教学电影,至今仍在全国教学工作中常规应用。

该学科于1986年被批准为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硕士点,并于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多人。迄今为止,一直是重庆是该专业招收研究生的唯一单位。“中心”长期承担本校七、五年制本科及专科的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教学,并多次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合作从事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2002-2005年,先后有两名美国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来该中心研修。

“中心”在重庆直辖前长期由四川省卫生厅指定为负责全四川省的精神卫生人员的培训基地,为基层专科医院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员,重庆地区该专业的绝大部分高级专业人员都曾在重医大附一院进修培训过。重庆直辖后仍担负全重庆地区的专业人员培训和临床工作的指导。“中心”常年定期组织和举办全市性的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学术讲座,举办理论提高班,以提高全市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由于全科医务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曾多次被中央台生活频道、重庆电视台和有线台、重庆广播电台、健康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华西都市报、现代工人报、青年报、经济报、健康人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

“中心”在重庆市该专业领域具有如下突出优势:

1、人才优势: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临床医疗工作。年轻医生全部选自医科大学本科生中前几名优等生,现已全部“博士化”和“硕士化”

2、学术优势: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获得过多项科技奖,填补了重庆市该专业的多项空白,学术水平在重庆市专业领域遥遥领先。

3、学科优势:建科时间长、专业设置齐全、专业基础好,仪器设备先进齐全,为重庆市该专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迄今为止,是重庆市该专业唯一招收研究生的单位。同时,因设在综合医院内,对各种疑难杂症、急重症病人,可组织多学科知名专家联合攻关解决。

4、地理优势:地处重庆市中区,交通方便,就医便利,院内环境优美。

二、睡眠医学科心理治疗介绍

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科学原理,为促进病人心理和身体健康所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互动方式影响病人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疾病康复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心理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针对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展与转归等方面起较大作用的一些疾病,强迫症、应激相关障碍、轻中度的抑郁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分离(转换)型障碍,心身疾病等;而重度抑郁发作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严重的人格障碍、意识障碍等则不适合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前为住院病人提供个体心理治疗(咨询)、青少年个人成长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等。

三、诊疗范围:

1.各种类型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浅、早醒、多梦、噩梦、睡行症等)

2.心境障碍、神经症、分离(转换)型障碍,心身疾病、应激相关障碍等心理疾病。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重庆市市级机关直属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研究所)是一所承担干部保健工作,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医院、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肩负中央领导来渝、市级机关干部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医疗保健任务。医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开放有高、中档床位208张,有在编人员199人(含试用期人员),在岗人员3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0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7人。开设临床、医技科室15个,院外医疗点4个。配备有西门子64排螺旋CT、DR诊断设备、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中心水处理系统、全进口血透机、血液透析过滤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TYPEXO230电子胃镜、STOR2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脑涨落图仪、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医院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担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1950年成立,时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门诊部,隶属西南军政委办公厅。1952年,西南军政委员会门诊部在重庆市政府内设立医疗救护室。1954年,更名为重庆市卫生局直属第三门诊部。1958年5月,移交至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现重庆市人民医院),改称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二门诊部。1984年8月,隶属重庆市卫生局,更名为重庆市卫生局直属门诊部。1990年12月,更名为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和重庆市市级机关直属医院,同时被确定为涉外定点医院。2010年12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建制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重庆市市级机关直属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研究所。 融入重医一院以来,立足中心任务,突出健康管理专业优势,以大专科、小综合为格局,实施“5+1”发展战略( “5” 即 “干部保健” “老年” “康复” “慢病” “健康管理” 等5个重点学科, “1” 即一系列特色学科)。医院坚持以三甲医院服务能力为标准,不断夯实基础、充实内涵,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 始终坚持公益性,力及所能地帮扶基层卫生业。2011年对口援建的忠县石黄县卫生院正式落成,每年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库区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卫生服务。2015年起开展“走进社区”健康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知识,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定向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养老院健康管理服务,为养老院的老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定期巡诊和养护指导。
推荐阅读
嗓子疼还高烧怎么回事
2025-09-06 09:26:29
嗓子疼还高烧怎么回事
急性牙髓炎的病因是什么
2025-09-07 17:12:11
急性牙髓炎的病因是什么
地塞米松退热三天反弹怎么回事
2025-09-06 12:37:31
地塞米松退热三天反弹怎么回事
人最少一天要喝多少水
2025-09-06 13:10:48
人最少一天要喝多少水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