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肛肠科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肛肠病专科之一,是山东省最早成立的肛肠病学科。目前科室拥有两个病区,80张床位,日门诊量100余人次,整体规模在省内居第一位,是肛肠疾病国家级标准化、规范化诊治示范单位,科室承担着全省肛肠病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任务,是山东省卫生厅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肛肠病重点专科,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建设组成单位,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中医外科学》组成单位,2010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外科学》组成单位,山东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组成专业科室,是山东中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及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分会挂靠单位,是全国暨山东省肛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点、授予点,主编国家级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肛肠科现已发展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标准化、规范化治疗肛肠疾病的特色优势科室,在全国肛肠界占有重要地位,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室 有盆底功能检测治疗室、电子结肠镜检查室、大肠水疗室、中药熏洗室,并且配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电子结肠镜、大肠水疗仪、彩色超声多普勒、肛肠压力测试仪、生物反馈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痔疮系统治疗仪、直肠腔内理疗仪、多功能肛肠熏蒸治疗仪等。

科室在韩长泰、黄乃建、姜春英等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目前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科室主任白克运的带领下蓬勃发展,以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诊疗及研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中医肛肠病的新理论、新方法和卓有特色的治疗方案。历经五十余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技术高超、经验卓著的医疗技术团队,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6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8名,其中山东省名中医2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科名专家2名,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12名,学士3名。目前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公关计划1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5项,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其余获奖课题20余项,通过省级鉴定3项、市级鉴定1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著作30余部。

肛肠科重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医疗质量。临床中对环状混合痔、高位肛瘘、直肠脱垂、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肛肠科疑难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多种术式进行了改良并有所突破,如:“肛垫保留分段断桥缝合术”解决了治疗环状混合痔的难题;“内口切除顶端清创对口引流术”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理想术式,目前已被省内外同行广泛采用。近年来对常见难治疾病如:“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研究,研究出“灵菇合剂”治疗便秘,受到广大患者尤其是老年和小儿便秘患者的好评,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肛肠科医生“一指定病”的直肠指诊技巧,为许多直肠有形病变患者特别是直肠癌患者减少了误诊和漏诊,争得了手术机会,最大程度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该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近年来研究应用新术式治疗环形混合痔、高位肛周脓肿、高位复杂性肛瘘等疾病,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愈时间。通过辨证治疗,配合中医特色的药物注射和穴位注射、套扎疗法、中药外敷、中药外涂、中药熏洗疗法等治疗肛肠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针对痔疮、肛漏等常见多发疾病以辨证论治整体疗法为原则,以清热利湿中药方剂(经验方)和自制中成药为主,配合应用各种外治疗法(中药外敷、熏洗疗法等),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中药熏洗室,开发出系列外洗、外用药物,如荆芥方、秦艽片等,临床治愈、显效率达99%以上。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对难以治愈的溃疡性结直肠炎,采用中医的灌肠疗法及辩证中药内服根据不同的适应症合理应用,均能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法,临床治愈、显效率达90%以上。以上治疗方法及取得的疗效均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扬,全科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社会上享有广泛的盛誉。

肛肠科博采众长,吸取中医药优势和现代手术技术的双重优点,取长补短,按规范治疗各种肛肠疾病,提倡微创治疗,成功地解决了手术痛苦大的传统治疗问题。对肛肠科常见病痔、肛瘘、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脱垂、肛乳头瘤、直肠肛管炎、大肠肿瘤等常见病有独到经验及治疗效果;对功能性便秘、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直肠阴道瘘、骶尾部窦道或藏毛窦、肛周顽固性皮肤病等难治性疾病的诊治均有丰富的经验。

在发挥传统中医药正规化专业化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优势的基础上,科室现代化、多功能化的诊疗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积极结合现代医学新技术,成功开展了环状混合痔和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各种适宜术式并有较好疗效,目前对顽固性便秘联合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有满意的疗效。应用多功能肛肠治疗系统治疗肛肠科常见病,痛苦小,患者在门诊即可治疗,无需住院。电子结肠镜室开展结肠腺瘤、结直肠息肉病等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电子结肠镜下取活检术。大肠水疗法应用于各种结直肠及肛门病的术前准备,是一种无创性结直肠疾病的保健治疗措施,对炎症性肠病和便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选择。

肛肠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为特色,不断探索拓展出众多的中医药特色疗法,尤其是非手术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开发出治疗肛肠疾病的内服、外用中药制剂17种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众多患者的认可。如“九华膏”、“生肌玉红油纱”、“大黄油纱”等多种有效制剂用于术后创面的修复;“复方荆芥熏洗剂”坐浴熏洗治疗痔及其他肛门疾病,在省内及周边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花子叶汤”应用于肛肠病术后熏洗,简便易行;“硝矾洗剂”用于痔急性发作坐浴消肿止痛;“灵菇合剂”治疗功能性便秘;口服“秦艽片”治疗肛门肿痛下坠、肛窦炎、直肠炎等。中医药内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体系。

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本科室优势病种有:痔病、肛漏病、脱肛病,我科对三大优势病种的诊治经验在全国肛肠学科领域内具有很高的声誉,代表着整个山东省肛肠领域的最高水平。科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参加了《山东省各级中医医院工作人员三基训练标准医疗分册》的编写,其中就涉及到了肛肠科常见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使用并验证;以后在山东省重点专科的建设过程中,我科又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了诊治规范并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阶段,不但制定了山东省肛肠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指南,指导各临床单位;而且参与了优势病种“痔病、肛瘘、脱肛病”诊疗规范的制定,科室制定的方案得到全国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且科室的特色疗法被录入。同时科室还是肛肠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单位。

痔病

肛肠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参与重点病种“混合痔”的验证,协助制定了“痔病临床验证方案”。

肛肠科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案:①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自制药。(“秦艽片”、“灵菇合剂”为我科特色中药制剂。)②中药熏洗坐浴法(复方荆芥熏洗剂、花子叶汤、硝矾散、苦参汤等)、栓剂纳肛、药膏外涂(自制剂九华膏)外敷、中药保留灌肠法、腔内理疗法等。③作为混合痔的有效治疗方法“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的小组长单位,广泛开展、收集、整理、总结此术式,疗效确切。④我院特色术式——环状混合痔肛垫保留断桥缝合术:内痔处理:最大程度的保留肛垫, 外痔处理:根据外痔在肛管隆起的程度和数目处理外痔并最小程度的减小创伤面积。在外痔体处,一般在肛管皮肤改变颜色处横向切开皮肤,用组织钳牵起远、近切端,剥离痔核组织至肌层。在皮肤上下对合无张力的情况下,切除多余远端皮肤,丝线对角缝合。此术式既最大程度保留肛垫、切除外痔,又很好保留肛门皮肤、保护肛门功能,还有利于术后创面的愈合。⑤新型痔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根据痔病病因肛垫下移学说,为探索内痔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痔钳(获国家专利),新的内痔缝合术的操作程序不祛除痔上正常的直肠黏膜,仅用痔钳在内痔基部钳夹,用可吸收线将痔体连续缝合,即可使痔体在原位萎缩。⑥术后创缘皮肤及创面皮下亚甲蓝注射封闭以及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应用,大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此外,肛肠科还根据患者的适应症,开展“消痔灵注射术”、“芍倍液注射术”、“吸注套扎法”、“PPH手术”等疗法。

肛漏病

①“肛直肠环硬化”作为诊断高位肛漏的金标准,是我科中医传承的集中体现,大大缩减了患者不必要的繁琐检查。②我科特色疗法——肛漏堵塞法:将中药等制成细粉,清水拌匀,制成糊剂,用特制注射器注入肛内,同时从外口适当加压注入瘘管内来消堵漏管,用于低位直行肛漏,为肛漏的治疗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得到同行的高度赞誉。③我科首先开展高位复杂性肛漏内口切除对口引流术,既切除内口,又最大限度保存括约肌。④术后中医换药:中药苦芩汤创腔冲洗,“生肌玉红油纱”、“大黄油纱”等多种有效自制剂用于术后创面,促进创面的修复。

脱肛病

我科承担验证全国重点病脱肛病消痔灵注射疗法验证方案。

①“反折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定脱肛病严重程度的检查方法,使注射疗法治疗脱肛病的疗效预判更加客观,是我科又一中医传承的集中体现。②我科积极开展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黏膜下点柱状注射及肛门紧缩术治疗直肠全层黏膜脱垂:本疗法通过直肠周围注射、黏膜下点柱状注射使脱垂的直肠周围组织、直肠内黏膜下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固着,采用肛门紧缩术,缩短了过渡抻拉的肌肉长度和肛门口径,较好的恢复了肛门的扩约肌功能。本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开腹,恢复快,损伤小,副作用少。③在虚证脱肛的辨证施治中我科的枳壳复肛汤因疗效确切已纳入到脱肛病诊疗方案中。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成立于1955年7月,经过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是以中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山东省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西院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2号,东院区位于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占地面积187亩,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总资产12亿。编制床位1600张,医院现有职工1126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295人。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名中医药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139人;博士后、博士毕业生95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设有26个临床一级科室和18个二级科室,专病门诊40个,医技科室6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规划重点专科2个(老年病专科、周围血管病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重点专科建设单位4个(骨伤科、针灸科、肛肠科、高血压专病),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1个(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山东省卫生厅重点中医专科4个(骨伤科、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周围血管病、肛肠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1个(高血压病血脉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及实验室6个,山东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及实验室5个。各临床科室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内科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液、肿瘤、风湿类风湿病、糖尿病、脾胃病、肝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肾病;骨科的脊柱病、创伤病,显微骨科和小儿骨科;中西医结合外科、疮疡乳腺病;周围血管病;肛肠疾病;不孕、不育症;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高热惊风、小儿多动症;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椎间盘脱出症;针灸治疗中风、胆石症、各类疼痛性疾病。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等形成了自己的医院名医云集,其中被确定为全国和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的就有30多人。如以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名老中医张鸣鹤主任医师;善以中医中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名老中医尚德俊主任医师;对中医中药治疗肝病有独到见解的名老中医王文正主任医师;常以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名老中医程益春主任医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名老中医焦中华主任医师;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先兆的名老中医邵念方主任医师;对以活血化淤法治疗冠心病有深入研究的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丁书文主任医师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本、专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现设9个临床教研室,每年接收国内外各类进修人员800余名。现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覆盖临床各学科。近年来,医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8项,获各种资助经费近2000万元,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科研成果丰硕,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33项。主编有国家级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并承担着《山东中医杂志》的协编任务。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设备精良、实力雄厚,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20余台。其中有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东芝320排多层螺旋CT和飞利浦3.0核磁共振、柯达和东芝CR、DR处理系统、美国GE-LOGIC7数字彩超、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血生化仪、日本西森美康血液分析流水线、美国进口的乳腺X光机、麦默通乳腺介入穿刺微创活检系统、高频乳腺B超仪和血液透析仪、日本进口的数字肠镜等高端设备。此外,东区供应室采用了全套消毒流水线,具备了先进的综合消毒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有高等级手术室12个,其中百级1个、千级2个、万级9个,手术室还专门配备了骨科小型C臂2台;麻醉科配备了德国德尔格和美国GE的进口麻醉机;东区ICU达到无菌层流要求,配备了美国GE、泰科的呼吸机和日本光电的中央监护系统;供氧中心采用了德国进口的整体中心供氧设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病房楼采用了整体卫浴系统,配备了多功能病床等,为患者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医院先后荣获“2007~2008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诚信示范医院”、“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全运会医疗保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多次被评为“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多人荣获全国和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被选为全国、省、市人大代表,8人担任全国、省、市、区级政协委员。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获省纠风办、省卫生厅评选的“全省县以上医院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先进集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医院将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定位为:“团结严谨、继承创新、乐群敬业,厚德怀仁”;将由阴阳太极图配合现代医学理念而形成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图案定为院徽;将“乐群敬业、厚德怀仁”定为院训;将《生命的阳光温暖大家》定为院歌。同时,医院不断加强网络建设,通过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及时宣传医院的各项工作;院报《中医大附院报》的不断成长,在医院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外交流合作频繁。每年接待十余个国家的参观者百余人,培养外国留学生、研究生100余人。与韩国安东琉璃韩方病院、德国巴伐利亚州施瓦宾医院、韩国庆熙大学校韩医科大学附属韩方病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与韩国国际协力团合作成立了“中韩东方医学研究中心”,并与香港东华三院、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中医优势,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依德治院的基本战略,努力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紧密结合现代医学发展,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力争把医院建设成中医氛围浓厚、专科特色鲜明、保障能力完善、文化内涵丰富、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中医院。
东院区 西院区
推荐阅读
孕妇睡觉大腿外侧压得酸疼
2025-07-13 16:33:24
孕妇睡觉大腿外侧压得酸疼
心绞痛和心梗如何区分​
2025-07-13 08:33:43
心绞痛和心梗如何区分​
产后肚子疼腰疼怎么回事
2025-07-17 11:13:06
产后肚子疼腰疼怎么回事
如何去除脸上的老年斑
2025-07-16 18:52:45
如何去除脸上的老年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