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麻醉科

医院麻醉手术科由麻醉科和手术部组成,麻醉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目前承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急危重患者抢救、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麻醉科团队

近年来麻醉科在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取得一定成效,麻醉科已成为西安医学院麻醉医学系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教学及人才技能培训中心。

麻醉手术科现有各级工作人员40余名,硕士研究生5人,特聘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主治医师6人;护士3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

临床麻醉:年完成10000余台各类病人的麻醉,其中全身麻醉占40%以上,各种危重疑难病例的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腔镜手术麻醉、老年麻醉、产科麻醉、急性疼痛诊疗、舒适医疗(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纤支镜、术后镇痛)等均已达到省内较高水平。能常规开展了围术期应激反应调控、连续腰麻、围术期TEE监测、围术期自体血回收、超声引导下各种穿刺及神经阻滞等医疗新技术。

麻醉后恢复室(PACU):麻醉后恢复室(PACU)有3张麻醉复苏床, 2013年5月医院PACU正式启用。PACU拥有一支具有优秀团队精神和优良综合素质的护理队伍,年均收治术后病人约2200人次,收治大量危急疑难病人和接受复杂手术病人,为加快手术间的利用效率和保证麻醉手术患者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PACU的人力资源调配及管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了动态、连续、无缝隙的医疗优质服务。

急性疼痛管理与舒适医疗:开展急性疼痛治疗、无痛胃肠镜、无痛纤支镜、无痛人流、介入治疗麻醉、分娩镇痛等舒适医疗工作。每年5000余例术后自控镇痛(PCA)治疗术;每年开展4000余例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无痛苦检查和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医院麻醉学目前已形成了临床麻醉 麻醉恢复室 疼痛诊疗舒适医疗、麻醉学相关研究的综合布局。科室拥有多台进口多功能麻醉机、进口除颤仪、多功能生理监测仪、呼吸机、自体血回收机、血气分析仪等。20余台各型微量输液或注射泵、各种处理困难气道的设备如困难喉镜、可视喉镜、视可尼等精良设备,为完成各类重大手术、保障围术期病人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与人才培养: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承担医学院麻醉医学系教学任务的唯一指定单位,在麻醉科基础上成立的麻醉教研室承担着临床医学(麻醉方向)全部专业课程理论与见习工作,课程包括《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设备学》;教研室同时承担了医疗二系临床本科理论教学教学工作。教研室主持编写了首轮麻醉相关专业课程《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麻醉设备学》的理论、见习、实习大纲的制定工作。现已培养了一批临床麻醉学本科学生,为地区麻醉及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工作: 科研方面稳步推进,主要研究方向有:脑保护与脑复苏、慢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围术期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近年来承担了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院级课题3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1项。

手术部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一支积极、向上的年轻队伍。全体护理人员秉承“关怀??服务”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安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宗旨,运用流程化管理模式,实现专科化的手术配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手术室管理上重点在于安全、效率、成本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目前手术室护理团队共有30余人。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20名,大专生9名。职称结构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5名,护士10名。护理团队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科室有手术室专科护士1名,ICU专科护士1名,气道专科护士1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1名。为了更好的实施临床外科手术的配合和保障质量和安全,手术室设立亚专业组,包括骨外科护理、普通外科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心胸外科护理、泌尿外科护理、五官科护理、苏醒镇痛和PACU等8个亚专业组,每个专业组由一名组长带队,多次安排各专业组护士外出培训、参观学习。手术室团队正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团队,科室成立专科小组、科研小组。近3年来,手术室护士已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省级课题1项,在科室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时作为教学医院,手术室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实习生、见习生、进修生,手术室制作了《手术操作流程规范》教学光盘,将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到手术完毕离开手术室的全过程加以规范,将手术室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针对实习生、进修生、初进临床的医生、本科室护士进行指导,从而规范了手术人员的操作。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在医、教、研三方面正积极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为维护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良好形象,为提升医院知名度做着不懈努力。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全体医护人员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为已任,本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37年,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东郊纺织城纺东街167号,与著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相毗邻。医院“八易其名,三迁院址”,于2008年4月正式更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跨省异地医保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省市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白内障复明工程指定单位、西安市急救中心纺织城分站,同时也是陕西省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先后获“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优秀慈善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灞桥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政府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为西安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和麻醉医学系,下设院办、党办、教学科、学生科(兼团委)、教学质量评价办公室、实训中心6个教学管理部门和内、外、妇产、儿科、五官、医技、护理、麻醉、全科等9个教研室。医院占地90亩,建筑面积15.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006张,设置有临床医技科室49个,其中心血管内科为陕西省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眼科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心血管内科、眼科为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中心实验室为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神经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普通外科学为校级重点学科,体检科和医学美容部为特色学科。现有在职职工158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92人,专业技术人员1386人,博士硕士239人。2018年医院门急诊量66.6万人次,出院患者4.16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7天,手术2.2万例。近五年来,医院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618篇,SCI论文33篇,发明专利27项、出版医学专著8部,立项和在研科研课题54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48项。医院配备有美国GE 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大型血管造影机、全身DR数字成像系统、飞利浦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化学发光分析仪及血凝全自动分析仪、全套德国蔡氏眼科手术及检查设备等大中型设备180余台(件)。医院坚持“仁爱、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和“安全、责任、品质、爱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公益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每年选派医生赴西藏阿里地区、非洲开展援藏援外任务,积极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工作及政府、卫计委指派的重要会议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积极响应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健康扶贫。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是灞桥区医联体牵头单位,至今已吸纳成员单位22家,发起组建了首个“西北眼免疫联盟”,成立了西安市灞桥区区域性互联网医学影像中心,全面托管了灞桥区人民医院作为灞桥院区,启动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微医互联网医院建设。 医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韩国岭南大学医学院、韩国庆熙大学医学院、台湾长庚医院和高雄荣总医院等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希腊、台湾地区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来院交流,选送骨干赴意大利、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研修。近年来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医学整形美容高峰论坛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陕西省分会成立发起大会,陕西省保健协会防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青光眼论坛,西安医学会基层儿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基层医生培训会等学术会议,多位专家当选省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务。展望未来,该院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以建成新时代高水平附属医院和区域性医学中心为目标,坚持“一个中心,三项工程、五个能力”的发展思路,带领全院职工继续保持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众志成城,立足岗位、开拓进取,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儿童麦粒肿怎么引起的
2025-07-20 17:14:06
儿童麦粒肿怎么引起的
约会综合征会持续多久
2025-07-16 13:46:04
约会综合征会持续多久
人参改善心慌吃多久:科学时长与实效指南
2025-07-17 09:45:38
哪些方法诊断人格障碍
2025-07-17 11:50:12
哪些方法诊断人格障碍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