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科室概况: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成立于1957年,是厦门市最早成立的骨科专科。科室在尤元璋教授等几代前辈的努力下,在现科室主任芮钢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骨科专业,形成了以脊柱外科为优势的综合性骨科,同时率先在厦门市开展学科细化,现有5个病区,分别是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运动医学科、手足显微外科、小儿骨科,并配备专门的康复治疗室。

骨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骨科专科之一,实际开放床位96张,年出院病人数4000多人次,年手术台数4000多台,年门急数7万多人次。除外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等常规手术外,还开展完成了颈椎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术、脊柱肿瘤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骶骨肿瘤切除重建、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脊柱微创融合内固定手术、率先在福建省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椎间孔镜辅助下脊柱结核病灶清除、重度滑脱减压复位;重度髋臼发育不良脱位置换术、单双髁关节置换术、关节感染病灶清除、二期置换术;脊柱脊髓损伤减压重建术、多发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高难度手术。科室拥有当前省内最前沿的医疗设备,具有脊柱外科专用蔡司显微镜、多台脊神经监护仪,颈、腰椎椎间孔镜系统,关节镜系统,术中CT、C形臂系统,脊柱全碳纤维专用手术床,创伤牵引床等设备,完全满足关节、脊柱、创伤、肿瘤等手术操作。科室服务辐射福建东南沿海及闽西南地区诸多县市,总体规模及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部分亚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荣誉:骨科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具有一批德才兼备、高素质的专业学术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高级职称医师34名,博士20名,留学归国人员5名。其中芮钢、郭氧、刘忠国获得厦门市“拔尖人才”称号,许韧获得“双百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称号,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中华足踝医学教育学院授予国家级专科-福建省足踝医学教育分中心,301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授予骨盆微创救治福建省分中心(国家级专科联盟),是福建省骨科联盟成员单位;自医信天下排行榜2021《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科室综合实力骨科也跻身全国百强榜(第57名);院骨科是国内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之一,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考核并颁发证书,同时也是闽南地区骨骼系统疾病疑难危重病人的联络会诊、转诊和救治基地;是福建省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国内一级学会专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内脊柱微创领域专家及带头人单位、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单位;芮钢在全国2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全国副主委、常委、委员,在福建省1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副主委、常委,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委员,负责全国脊柱外科医师考核标准、流程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福建省仅一人。

临床科研:近3年发表SCI 文章共41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14篇,3-5分 12篇,其他 15篇,影响因子共计193.1分;近三年在研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南强青年拔尖 A 类人才共7项,在研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5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发明专利9项;郭氧作为编委参与制定前交叉韧带损伤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芮钢作为编委参与制定“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中国专家共识,林光勋任职“BMC Surgery - section Trauma and orthopedic surgery”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Medicine”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Neurospine”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编委。

医学教育:科室重视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除临床医疗工作之外,还担负着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以及厦门市卫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还一直担任厦门及周边地区全科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及乡镇医师的教学带教工作,近年来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培训进修生、规培生200余名。

2019年举办传承发扬张奕璋主任骨科中西医治疗经验座谈会;2020年孙乃坤通过卫健委的遴选,推荐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候选人;2020年柔性引进厦门大学医学院许韧教授为院骨科科研主任。

近年来多次承办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家级学术会议,省级学术会议:2006年承办全国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2009年承办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COA国际学术大会等多次国家级学术活动;2012年科室成功举办全国微创脊柱技术研讨会;2013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两岸四地(福建)骨科论坛暨2013厦泉骨科年会;2013年承办《中华骨科杂志》优秀论文评选大会;从2012年至今连续十年在厦门主办全国脊柱内镜研讨会,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每年将主办一次,现在院骨科已成为国内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之一,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考核并颁发证书;从2012年至今举办十一期全国脊柱内镜尸体操作培训班,多次在国内外大会发言。

骨科特色之一:国内最早开展脊柱内镜的科室之一(福建省首家)

脊柱外科以微创脊柱外科为发展特色,是国内脊柱内镜技术(腰椎)培训基地,是国内一级学会专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内脊柱微创领域专家及带头人单位、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单位。作为院骨科特色之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椎间孔镜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在漳州市政府主导下,在漳浦县医院成立芮钢名医工作室。芮钢教授在全国2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全国学组副主委、常委、委员等职务,在福建省1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副主委、常委。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委员(福建省仅一人)。

在省内率先开始开展了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及其他显微镜辅助脊柱外科手术。从2002年开始,开展MED手术。2005年开展微创经皮穿刺颈腰椎间盘激光臭氧治疗术。200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是福建省首例开展。2009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及通道下脊柱微创融合内固定书。2014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颈椎椎间孔镜手术。201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OLIF手术。2019年在省内开展首例UBE手术。上述技术均为省内率先开展。尤其是全脊柱内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地位。脊柱肿瘤方面,2008年开展一期后路全椎体切除术,当时已属国内领先地位。

连续十年在厦门主办全国脊柱内镜研讨会,作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每年将主办一次,现在院骨科已成为国内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之一,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考核并颁发证书。举办十一期全国脊柱内镜尸体操作培训班,多次在国内外大会发言。

骨科特色之二:福建省最早开展关节置换手术的科室之一

关节外科早在80年代就已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是福建省内最早开展此项手术的科室之一。关节外科目前常规开展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血友病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在髋关节外科方面,除常规开展的后外侧、外侧入路外,科室已熟练开展侧卧位DAA入路,成为微创入路的一个特色。在手术难点及疑难病的诊治方面,目前已常规开展crowe Ⅳ型先髋的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重建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治疗方面,保髋手术成为科室的特色之一,从早期的钽棒技术到外科脱位打压植骨及股骨颈旋转截骨均在科室成功开展。在髋关节翻修方面,3D打印技术辅助、多孔杯、Cup-on-cup及打压植骨翻修技术均已在科室常规开展。

在膝关节外科方面,保膝手术是科室的特色之一,胫骨高位截骨术及股骨远端截骨均已在科室熟练开展。在微创治疗方面,科室已常规开展股肌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量更是位居全省前列。膝关节翻修术在科室也已经熟练的开展,不论是一期翻修还是二期翻修。

骨科特色之三:省内较早开展骨运动医学专科

骨运动医学科成立于2022年1月,是福建省较早开展的运动医学专科,科室创建人为郭氧主任,为福建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拔尖人才。科室拥有13名医生加4名康复医生,28张床位,承办2022年3月份第18届国际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论坛(IFOSMA)暨2022年福建省运动医学年会。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赛事保障、学术地位、国际交流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构建完备,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主任委员陈世益教授名医工作室,并有在培外籍博士后一名。

运动医学所有手术均为日间手术,全面开展肩、膝、髋、踝、肘、腕等关节镜手术治疗,为福建省首先开展运动医学手术全日间的科室。手术技术方面不仅在常规手术方面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而且在高难手术、疑难病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混合韧带重建技术,均获陈世益主委的称赞,患者重返运动率达90%以上,运动医学科开展的全关节镜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因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节省,病人负担减轻,是当今国际先进医疗模式“Day Surgery”的最佳体现。

运动医学科十分重视运动康复发展,倡导"运动医学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为治疗宗旨,早在2018年已经创建厦门市的交叉韧带术后篮球、足球俱乐部,科室医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运动竞技圈影响颇大。在各大关节及其它运动创伤方面已建立康复和随访体系,术后康复按照国际化模式,体现专业性、个体性和人文的特色。

骨科特色之四:厦门市创伤优势亚专科

2019年骨科成为“福建省骨科联盟成员单位”,并于2019-2021年参与建设“厦门市优势亚专科建设项目” ,优秀通过验收。

骨科特色之五:临床与科研齐头并进

2020年8月27日与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许韧签约,正式成为科室科研主任,许韧于2021年获得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依托厦门大学医学院和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利用骨组织工程、骨组织移植与再生、临床统计与流行病学等研究室以及动物实验室,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同时与国内外多家重点大学、重点医学院及医院均有合作和联系,在临床、科研及技术推广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合作。

骨科特色之六:科室内部拥有独立的骨科康复室

建立运动医学快速康复模式:加强康复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与厦门市康复机构展开密切合作,康复师对患者一对一康复指导,学习国际先进康复模式,结合手术改良特点,形成规范、合理、流程化和高效的快速康复治疗模式。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栉风沐雨,八十余载守护健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其中马銮湾医院1000张床位在建)、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医院门急诊量33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3.54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45954台,门诊手术台数39852台,总收入38.55亿元。2020年医联体门急诊量552.3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6.65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59843台,门诊手术台数55369台,总收入47.51亿元。现有职工4463人,其中正高451人,副高812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7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特聘国际国内知名专家12人,双主任8人,名医工作站5个。 近10年来医院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连续4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6位,是闽西南唯一上榜的医院,实现了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同时在中国智慧医院HIC 100强排名全国第6,是全省首家“双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医院(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国家卫健委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医院在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认证,并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 7级的医院。 医院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22个)、2个厦门大学首批学系、4个市级医学中心、2个市级研究所、6个市领先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规划重点学科,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17个市级质控中心。现有医疗设备共1.37万台,设备总资产14.58亿元,其中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CT 9台、磁共振6台、双平板DSA 3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生化流水线等。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围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诸多方面,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榜单中,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57名(全国前2-3%),全市第一。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第一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厦门市首位,福建省第二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在2019年度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第一医院有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2019年市卫健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医院评价,第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一,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6个维度排名第一。 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14个,其中2个省级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科研所获批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获批成立临床医学研究院。医院于2006年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4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8人,连续两届获评“国家博士后优秀工作站”。已在国家局备案21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6个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010年-2020年,共获各级课题6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机构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0年-2020年,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4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4年-2020年SCI论文数连续7年突破100篇,2020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20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2.673。 医院是厦门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承担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除学校课堂教学外,目前在院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规培学员300余人、进修生100余人。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1022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含15个功能实训区。医院已连续10年承担福建省住培外科基地结业综合考核考务工作。 自2005年以来,医院已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共12人)。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
鹭江社区服务中心 滨海社区医院 杏林分院 总院 鼓浪屿分院
推荐阅读
感康和头孢菌素一起吃吗
2025-07-17 09:40:27
感康和头孢菌素一起吃吗
眼肌无力会有哪些症状​
2025-07-16 09:04:13
眼肌无力会有哪些症状​
宝宝接触了得带状疱疹的病人怎么办
2025-07-17 13:37:29
宝宝接触了得带状疱疹的病人怎么办
化脓性关节炎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2025-07-14 19:49:17
化脓性关节炎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