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血管外科

肝胆胰血管外科是福建省最早按四级学科独立设置肝胆胰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学科。是厦门市规划重点专科。肝胆胰血管外学科建设理念清晰,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明显。学科技术特点是利用血管外科和微创外科技术诊治肝胆胰复杂疑难疾病。学科目前包括肝脏外科、胆胰外科、血管外科三个亚专业学科,科室开放床位总院80张,杏林分院35张。科室现有医师11人,主任医师和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3名;科室有厦门市首批医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厦门市医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肝胆胰血管外科文化是:“质量为本、制度为纲、优质服务、精品手术”,学科建设目标是:“以血管外科技术为优势,微创外科为特点,努力解决肝胆胰疑难复杂疾病”。 一. 学科特色与技术水平 学科特色是把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和微创外科技术相互结合诊治肝胆胰复杂疑难疾病。科室把血管外科精确解剖和血管修复技术应用于肝胆胰手术中,使肝胆胰疑难手术的切除率大大提高,术中病人出血量减少,输血量显著降低。科室把微创技术理念应用在肝胆胰疾病和血管疾病的诊治中,病人创伤小、康复快。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科室建立各类临床路径,规范诊疗。对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科室重点加强抢救成功率。

1.肝脏外科:是厦门市唯一具有肝移植资质的学科,完成全国首例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时急诊肝移植,福建省首例活体肝移植,福建省首例肝移植联合腹腔其他脏器切除,肝移植病人术后已存活9年以上,活体肝移植已存活9年以上。术前结合肝功能储备和综合影像学检查,对肝脏病灶准确定位、肝体积与功能准确评估,术中利用血管外科精细解剖与血管修复技术,结合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联合下腔静脉血流阻断中心降压技术,大大地提高肝肿瘤精准切除率。由于熟练血管外科精细解剖技术、肝血管修复和肝血流控制技术、以及各种断肝技术使用,减少了肝切除出血量,科室肝切除术输血率低于5%。科室已积累开展了7000多例肝癌手术切除病例经验,开展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术、肝三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肝段切除、以及肝中央区复杂肝肿瘤“精准肝切除”,由于切肝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肝切除出血减少,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复发肝癌科室进行了再次和多次再手术,使肝癌复发的病人能长期无瘤生存。科室还开展微创经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癌局部射频和微波的热消融技术,及无水酒精注射。科室对肝癌肝病病人采取综合治疗,终身随访管理理念。

2.胆道外科:福建省最早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科室,目前已累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万多例的经验,目前开展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针对胆道肿瘤,开展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和肝门部胆管成型、血管成型与重建;远端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针对肝内外胆道结石和各种胆道狭窄术前利用综合影像序贯检查和术中超声及胆道镜准确病灶定位诊断,开展“精准肝切除”和“精准胆道狭窄与结石清除术”,同开展微创外科技术,用各种子母胆道镜和先进的碎石机进行术中碎石。开展了经腹腔镜、内镜、胆道镜等多镜联合的续贯、阶梯、微创治疗各种胆道疾病。还开展PTC和PTCD、ERCP和ENB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Odis括约肌功能检查等。提高对疑难复杂胆道疾病治愈率。

3.胰腺外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晚期难治性胰头癌,结合科室自身血管外科的技术优势,通过血管外科精细解剖与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胰头癌累及门静脉时,行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大提高胰头癌的切除率,使晚期难切除性胰头癌切除率从国内一般20%,提高到目前85%,该项技术在国内胰头癌治疗中领先,已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0多例。科室在国内还率先开展动脉入路钩突优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针对胰头癌多为晚期,术后易复发,创新性提出全胰腺系膜R0切除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大降低胰头癌术后复发,使胰头癌术后远期存活率显著提高,对胰头癌复发病例,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复发胰头癌再手术切除治疗。针对胰腺良性肿瘤,科室开展了胰腺精细手术,通过对胰腺的精细解剖,尽最大可能保留功能性胰腺体积,开展了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胰腺中断切除、经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胰岛素瘤定性和定位诊断与胰岛素瘤手术切除治疗。科室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4.血管外科:科室开展了动静脉和淋巴系统各种疾病诊治。动脉扩张性疾病方面,开展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微创治疗技术;多次急诊手术成功抢救高龄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在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方面,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中风;在主髂和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开展腋双股、主髂、股股、股腘各种动脉搭桥术,针对下肢动脉慢性缺血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静脉方面开展福建省首例经腹经肝后下腔静脉入路的布加综合征根治术。针对门静脉高压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开展选择性食道胃底静脉离断术、及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开展微创手术或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由于血管外科技术特长,科室还开展难切除腹腔和腹膜后巨大肿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术。

5.科研与教学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的肝胆胰血管疾病理论大课,以及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本科和研究生的实习与见习,是厦门大学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和血管外科的硕士生培养点。科室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脾外科学副组长和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副组长和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学组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学会营养外科学组委员单位,厦门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常委单位,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常委单位。科室目前有国家、省市级在研课题十多项。获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近年来科室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Ann Surg Oncol、Surg Endosc、World J Surg、 Langenbecks Arch Surg、Dig Dis Sci、Pancreatology 等期刊发表50多篇SCI论文。 肝胆胰血管外科的发展重视与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医疗发展相结合,依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各种设备齐全先进,综合学科发展全面。科室计划将专科床位进一步发展到110张,并细化亚学科发展,并建立专科标本数据库。学科建设中,科室不断新增各种先进专科检查与治疗设备,与世界先进的临床医学同步发展。学科持续发展中,注重医护人员专业培训与年轻后备专业人员储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医护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注重专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和专业基础的研究。科室希望通过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使肝胆胰血管外科成为福建省肝胆胰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栉风沐雨,八十余载守护健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其中马銮湾医院1000张床位在建)、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医院门急诊量33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3.54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45954台,门诊手术台数39852台,总收入38.55亿元。2020年医联体门急诊量552.3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6.65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59843台,门诊手术台数55369台,总收入47.51亿元。现有职工4463人,其中正高451人,副高812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7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特聘国际国内知名专家12人,双主任8人,名医工作站5个。 近10年来医院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连续4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6位,是闽西南唯一上榜的医院,实现了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同时在中国智慧医院HIC 100强排名全国第6,是全省首家“双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医院(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国家卫健委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医院在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认证,并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 7级的医院。 医院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22个)、2个厦门大学首批学系、4个市级医学中心、2个市级研究所、6个市领先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规划重点学科,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17个市级质控中心。现有医疗设备共1.37万台,设备总资产14.58亿元,其中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CT 9台、磁共振6台、双平板DSA 3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生化流水线等。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围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诸多方面,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榜单中,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57名(全国前2-3%),全市第一。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第一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厦门市首位,福建省第二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在2019年度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第一医院有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2019年市卫健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医院评价,第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一,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6个维度排名第一。 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14个,其中2个省级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科研所获批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获批成立临床医学研究院。医院于2006年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4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8人,连续两届获评“国家博士后优秀工作站”。已在国家局备案21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6个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010年-2020年,共获各级课题6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机构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0年-2020年,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4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4年-2020年SCI论文数连续7年突破100篇,2020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20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2.673。 医院是厦门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承担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除学校课堂教学外,目前在院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规培学员300余人、进修生100余人。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1022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含15个功能实训区。医院已连续10年承担福建省住培外科基地结业综合考核考务工作。 自2005年以来,医院已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共12人)。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
鹭江社区服务中心 滨海社区医院 杏林分院 总院 鼓浪屿分院
推荐阅读
胃不好会引起咳嗽吗
2025-07-18 10:36:08
胃不好会引起咳嗽吗
眼晴充血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医治
2025-07-20 16:05:37
眼晴充血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医治
胎儿缺氧的3大症状
2025-07-20 18:47:56
胎儿缺氧的3大症状
第二天酒后断片焦虑害怕怎么回事
2025-07-16 18:27:17
第二天酒后断片焦虑害怕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