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内科

一、概况介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成立于2001年,是厦门市肿瘤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之一,是厦门市化疗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

肿瘤内科主要进行肿瘤的科学研究、诊断、综合治疗、预防和教学工作。在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淋巴瘤,头颈部肿瘤、宫颈癌、软组织肉瘤,肾癌和睾丸肿瘤以及癌症姑息、疼痛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对其他少见恶性肿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医资力量

肿瘤内科现有医师16名、护师38名。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4人,硕士8人。2012年我科积极承担医护进修、实习、轮转人员带教工作,完成医护人员培训合计:轮转14人,进修3人,实习112人。

三、医疗设施

科室现有病床 92 张,日间化疗病房20张病床。 收治的病人主要来自我国东南地区及港、澳、台等地区华侨,年门诊量达2万多人,住院病人7千多人次。

四、特色项目

肿瘤内科是国家级规范化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及肿瘤基因检测基地。在厦门市率先开展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多学科综合,规范化治疗治疗。与德国,美国著名医学院开展合作远程会诊,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内科具有治疗各类肿瘤的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别是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难治病人提供了新希望。

肿瘤规范化治疗:近年来,我科协助福建省质控中心进行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工作,强化恶性肿瘤化疗质量控制。加强各科室间的交流,推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

日间化疗:日间化疗是欧美肿瘤治疗常规模式,肿瘤中心设立日间化疗病房,由资深的肿瘤专业医护人员负责,备置可调节座椅及电视。患者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轻松地“白天安全化疗,晚上回家休息”。日间病房还配置必要的急救措施,化疗的安全型和规范化得到充分保证。

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2012年来,我科全面参与卫生部“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分期分批派出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国家及省内培训,在药学部的大力支持下,每周进行一次“癌痛患者查房”、定期进行癌痛患者宣教,并组织癌痛患者多学科会诊。

肿瘤心理咨询门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本身及治疗带来的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会使病人产生多维度的不良心身反应。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如错误认知矫正、康复病人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序的行为训练、负性情绪的表达等等可以帮助病人改善心身紧张状态,减轻肿瘤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等。我科肿瘤心理门诊,以诚信为本,责任为重,通过与病人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一颗良知、博爱的心去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引导病人,帮助病人诊治疾病,咨询答疑,我们相信通过合理、科学、有计划、适当的综合治疗,加之病者积极的配合,一定能度过难关。

国际远程会诊:厦门市肿瘤中心远程会诊中心2000年建立,它隶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集医疗、信息技术、会诊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厦门市肿瘤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强大的技术力量。会诊中心集中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肿瘤中心、德国爱尔兰根大学肿瘤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的医学资源优势,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渊博的知识向全省以及全国各基层单位提供24小时预约会诊、远程教学、培训服务。

肿瘤分子检测

乳腺癌基因检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BRCA1/2是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易感基因, 有提示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作用。 BRCA1/2突变携带者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达50-85%,并且突变携带者平均乳腺癌诊断年龄是42岁,比一般人群要提早20多年。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和家系中正常女性成员进行BRCA1基因检测,发现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乳腺癌。

肿瘤内科和德国著名医学院联合开展肿瘤基因检测,使用自动化核酸提取、大规模基因组测序、高性能生物信息处理等技术平台,对BRCA1、BRCA2以及其他19个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精确的分析,提供详细的报告,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目前监测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常用手段是影像检查(超声、CT、MRI和 PET-CT等),对于特别早期肿瘤,影像检查也难以发现。

在肿瘤转移病灶发生之前,循环肿瘤细胞(CTC)就存在血液循环中。因此,检测CTC可以提早发现肿瘤及预警肿瘤的转移,为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时间,可将肿瘤细胞扼杀灭在转移复发的萌芽阶段。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分析系统是美国强生公司研发的一种先进的诊断, 研究平台,运用免疫磁颗粒专利技术对微量细胞进行分析. 是全球首唯一获得美国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设备。能自动检测和计数循环肿瘤细胞,可从400多万的血细胞中检测到单一的CTC。

五、厦门市化疗质量控制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厦门市肿瘤疾病化疗诊疗行为;不断提高肿瘤性疾病化疗诊疗水平;加强我市医疗机构的肿瘤性疾病化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健全化疗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在化疗质量管理模式上实现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降低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解决患者住院难及提高医院病房效率方面的价值决定成立厦门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为主任厦门市化疗质控依托单位,负责组织及领导日常肿瘤化疗质控工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安汉祥担任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主任,

中心工作职责:拟定肿瘤性疾病化疗的质控程序、标准和计划,研究制定本专业的化疗质量评价指标和信息体系;制定本专业质控规划与实施计划,负责质控工作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肿瘤性疾病化疗质量管理分析、评价与控制工作;逐步组建本市相关专业质控网络,指导各区、县级质控机构展开工作;对相关专业的设置规划、布局、基本建设标准、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等工作进行调研和论证,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制定我市相关肿瘤性疾病化疗规范,对全市肿瘤性疾病规范化化疗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建立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料数据库;拟定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规划,指导并组织开展全市肿瘤性疾病规范化诊疗培训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定期向市卫生局报告本专业化疗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定期对外发布专业考核方案、质控指标和考核结果;完成市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科研成果

我科在科学研究领域实现多项突破,获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课题1项,院内基金1项,高校合作项目1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7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期刊4篇。2012年7月4日正式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组成科室之一。

七、人才培养与教学

我科积极承担医护进修、实习、轮转人员带教工作,完成医护人员培训合计:轮转14人,进修3人,实习112人。教学培训医护人员数量较往年逐步提升。

八、对外交流

我科与厦门长庚医院,同民医院肿瘤科的合作工作,每周派出主任及专家、出诊,定期组织大查房,指导治疗。

九、优质服务

我科医护人员秉持仁心仁术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微笑服务”,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开展住院病房优质护理工作,并加强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以为患者带来更为满意的医疗服务。

十、获得荣誉

多次获得医院年度文明科室、先进科室称号,多次在各级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奖。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栉风沐雨,八十余载守护健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其中马銮湾医院1000张床位在建)、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医院门急诊量33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3.54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45954台,门诊手术台数39852台,总收入38.55亿元。2020年医联体门急诊量552.3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6.65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59843台,门诊手术台数55369台,总收入47.51亿元。现有职工4463人,其中正高451人,副高812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7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特聘国际国内知名专家12人,双主任8人,名医工作站5个。 近10年来医院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连续4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6位,是闽西南唯一上榜的医院,实现了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同时在中国智慧医院HIC 100强排名全国第6,是全省首家“双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医院(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国家卫健委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医院在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认证,并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 7级的医院。 医院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22个)、2个厦门大学首批学系、4个市级医学中心、2个市级研究所、6个市领先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规划重点学科,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17个市级质控中心。现有医疗设备共1.37万台,设备总资产14.58亿元,其中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CT 9台、磁共振6台、双平板DSA 3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生化流水线等。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围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诸多方面,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榜单中,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57名(全国前2-3%),全市第一。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第一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厦门市首位,福建省第二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在2019年度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第一医院有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2019年市卫健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医院评价,第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一,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6个维度排名第一。 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14个,其中2个省级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科研所获批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获批成立临床医学研究院。医院于2006年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4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8人,连续两届获评“国家博士后优秀工作站”。已在国家局备案21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6个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010年-2020年,共获各级课题6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机构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0年-2020年,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4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4年-2020年SCI论文数连续7年突破100篇,2020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20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2.673。 医院是厦门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承担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除学校课堂教学外,目前在院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规培学员300余人、进修生100余人。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1022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含15个功能实训区。医院已连续10年承担福建省住培外科基地结业综合考核考务工作。 自2005年以来,医院已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共12人)。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
鹭江社区服务中心 滨海社区医院 杏林分院 总院 鼓浪屿分院
推荐阅读
脸部水肿怎么消除
2025-07-21 12:37:29
脸部水肿怎么消除
脑血栓头晕吃什么药效果好
2025-07-16 18:15:41
脑血栓头晕吃什么药效果好
月经来几天计算正常范围
2025-07-17 11:35:42
月经来几天计算正常范围
面部大量出汗睡觉后脸部肿大是怎么了
2025-07-19 14:01:57
面部大量出汗睡觉后脸部肿大是怎么了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