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理科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始创于1957年,距今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是闽西南建立最早的病理科,历经了几代病理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闽西南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闽西南地区最大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科室长期以来秉承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线”的发展和管理理念,历来以工作作风严谨,技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而著称。60多年来,为厦门乃至闽西南地区的病理事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疗概况:目前科室共有工作人员45名,其中高级职称16名,中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名、硕士学位人员19名。医师队伍以中青年、硕博士为主,人才建设梯队较合理,学历层次高,基础及专业技能扎实。科室实验室设置合理、设备先进齐全,积极跟进国内外疾病进展及动态,及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优化规范化流程。在全市率先开始肿瘤相关分子检测诊断,用于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相关预后和预测因子的评估、肿瘤个体化治疗靶点基因检测等。病理科常规外检、细胞学、免疫组化及分子项目病例数,逐年稳步增长,位居省内前列,年外检量8万多例。多人次赴北京、上海、香港、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医院进行临床病理及亚专业病理进修,已经细化出淋巴造血病理、肾脏病病理、软组织病理、细胞学病理、妇科病理、胸部肿瘤病理、肝脏活检病理、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皮肤、分子病理等亚专科。

科室荣誉:目前科室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卫计委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厦门市分中心,厦门市卫计委病理质控中心,厦门市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主委挂靠单位。在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级学术团体任职40余人次,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评价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医师协会、厦门市医学会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秘书等职务。

医学教育: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是福建省首批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厦门大学临床病理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近10年接收来自全省的病理进修生共9名,接受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共近30,已完成规范化培训21人,目前科内在读研究生数人,部分进修及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临床科研:长期以来,病理科重视科、教、研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10余篇,申请专利20项,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数项,并获得省、市级科研进步奖。2018年主编《临床肿瘤病理新分类解读与专家共识汇编》1本,2019参编《肺结节交互印证式诊断100例分析》,参编各亚专业共识6篇。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多个奖项。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栉风沐雨,八十余载守护健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前身是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成立的“福建省立医院”。从50张床位、87人起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今,医院步履坚实地走过了80余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其中马銮湾医院1000张床位在建)、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医院门急诊量33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3.54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45954台,门诊手术台数39852台,总收入38.55亿元。2020年医联体门急诊量552.3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6.65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59843台,门诊手术台数55369台,总收入47.51亿元。现有职工4463人,其中正高451人,副高812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7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特聘国际国内知名专家12人,双主任8人,名医工作站5个。 近10年来医院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连续4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6位,是闽西南唯一上榜的医院,实现了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同时在中国智慧医院HIC 100强排名全国第6,是全省首家“双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医院(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五级乙等”、国家卫健委2018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医院在2020年顺利通过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级医院认证,并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HIC 7级的医院。 医院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2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市22个)、2个厦门大学首批学系、4个市级医学中心、2个市级研究所、6个市领先学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规划重点学科,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17个市级质控中心。现有医疗设备共1.37万台,设备总资产14.58亿元,其中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CT 9台、磁共振6台、双平板DSA 3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生化流水线等。 医院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安全,围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等诸多方面,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榜单中,第一医院排名全国第57名(全国前2-3%),全市第一。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第一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厦门市首位,福建省第二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在2019年度华东区域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第一医院有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2019年市卫健委委托第三方对全市医院评价,第一医院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一,医疗技术、质量安全等6个维度排名第一。 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14个,其中2个省级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科研所获批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获批成立临床医学研究院。医院于2006年设立福建省地市级医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博士后44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8人,连续两届获评“国家博士后优秀工作站”。已在国家局备案21个药物临床试验专业、26个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010年-2020年,共获各级课题6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机构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0年-2020年,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4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4年-2020年SCI论文数连续7年突破100篇,2020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20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2.673。 医院是厦门大学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承担6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除学校课堂教学外,目前在院本科生4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规培学员300余人、进修生100余人。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1022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临床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含15个功能实训区。医院已连续10年承担福建省住培外科基地结业综合考核考务工作。 自2005年以来,医院已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共12人)。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福建省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
鹭江社区服务中心 滨海社区医院 杏林分院 总院 鼓浪屿分院
推荐阅读
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2025-07-15 11:11:17
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
看东西晃动是怎么回事
2025-07-17 16:36:57
看东西晃动是怎么回事
人参枸杞泡酒比例
2025-07-17 14:56:41
人参枸杞泡酒比例
髋关节密度增高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08:03:31
髋关节密度增高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