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概况

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和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承担深圳市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疗工作,为深圳市消化系统疑难、复杂和危重疾病的诊治中心。消化内科由病房和消化内镜中心组成,其中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内镜检查室6间,治疗内镜研究室1间,超声内镜室1间,胶囊内镜室1间,消化实验室1间。现有医护人员42名,其中博士5人,硕士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5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护师1人。2014年完成电子胃镜和肠镜检查38000余人次,内镜下微创治疗2600人次,超声内镜检查300余人次,使消化系病的诊疗工作从传统的药物治疗模式转变为内镜下微创手术为主的治疗模式,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显著减少。

二、开展的内镜治疗项目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软式内镜腹腔探查术、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术(FNA)、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注射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胃造瘘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术、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

软式内镜腹腔探查术为该科首创技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迄今已完成3000余例次,达国内领先水平。ERCP已完成2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深圳市率先开展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挖除术、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

三、科研

该科不仅注重技术能力的提高,而且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5年来,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2项,深圳市科信局资助课题1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62篇,其中SCI收录4篇,最高影响因子5.4,专利2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5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四、教学

该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目前共招收博士后1人;博士生4人,毕业3人;硕士生21人,毕业17人。同时承担进修生和暨南大学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姚君撰写的博士论文“表达IL-10蛋白的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获2012年度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

五、该科开展的特色和先进技术

(1)经胃NOTES技术(经自然孔道腹腔镜技术)

NOTES即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学(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较热门的技术。该科于国内较早运用消化内镜经胃进入腹腔,对以往难以明确原因的腹腔疾病进行内镜下直观的观察并活检,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对疾病做出诊断,而且使患者的创伤达到了最小,同时满足了患者体表无疤痕的现代医学美容的需要。自2008年至今,该科已实施经胃NOTES 15例,患者均得到了准确的诊断,而且术后恢复良好。适应症:不明原因的渗出性腹水和腹部包块。

(2)软式内镜腹腔探查术

该科于国内率先利用超细胃镜经腹壁进入腹腔,发现病变后取活检,同时亦可治疗部分腹腔疾病,如腹腔粘连松解术、肝癌结节破裂止血术等。近3年来该科已完成162例,证实该技术对不明原因的渗出性腹水、腹腔肿物性质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完成了5例肝癌结节破裂的止血以及21例腹腔粘连松解术。该项目达国内领先水平。

(3)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术

该科于1990年开展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目前共完成3000余例次。于2008年开展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术,迄今共完成267例次,操作娴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广为患者称赞,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该科实施的这一治疗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ERCP

该技术该科已完成2000余例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完成的ERCP相关诊疗项目包括:胆总管结石取出术和胆管和胰管支架植入术等。

(5)消化道大息肉内镜下微创治疗

该科综合运用放大染色内镜、粘膜下注射、尼龙圈结扎、钛夹钳夹术及电凝切除术,成功切除811颗消化道大息肉,无一例发生穿孔及大出血。

(6)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该科于深圳市率先采用国际先进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疗效显著,深圳特区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7)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该科于深圳市率先采用ESD切除食管、胃和大肠粘膜层病变,对于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等同于外科手术。和外科手术相比较,该技术风险低、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并且医疗费用低。

(8)内镜粘膜下挖除术

该科于深圳市率先采用内镜粘膜下挖除术切除胃粘膜下肿物,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9)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

该科于深圳市率先采用国际领先的STER技术切除巨大的食管、胃粘膜下肿物,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优异的安全性,避免了外科手术的风险,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人民医院,1979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6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伴随着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深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占地面积9.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00张,2002年出院病人达3万人次,门诊量达133万人次,手术总例数9775例。全院职工1830人,其中,主任医(药、技)师53人,副主任医(药、技、护)师279人,主治(管)医(药、技、护)师587人,护理人员641人。近年来,又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博士65人,硕士161人,各科室人员结构趋于合理,人才梯队完整。医院设有41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专科建设几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专科建设,有微创外科、骨科、呼吸内科、新生儿科、肿瘤科、放射科六个市级重点专科。微创外科的微创技术已渗入到临床各个外科专业科室,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3年我院骨科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科,骨关节外科的人工关节技术和手、周围血管外科在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的技术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脊柱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脊柱内窥镜技术的单位;新生儿科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小儿呼吸机等先进设备;呼吸内?在支气管窥镜的应用和睡眠障碍疾病的治疗及机械辅助通气方面独具特色;肿瘤科设有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和肿瘤实验室,是全市肿瘤诊断治疗中心;放射科是全市规模最大、开展项目最多的医技科室,CT、MRI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某些领域已达到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迄今,已成功完成14例肝移植。2003年成功完成广东省首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在市人民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血液内科的骨髓移植起步虽晚,但起点高,2002年成功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亲缘性、非亲缘性以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教学科研教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化的管理轨道,设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医学、预防医学、口腔科和护理8个教研室,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培养任务,几年来分别接受了暨大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199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内科、外科、 妇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影像医学、中西医结合等11个临床专业的导师可以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01名,已毕业25名硕士研究生。2002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周汉新、陈升汶、肖德明、徐坚民四位教授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该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002年起,深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微创)、呼吸内科、骨科和影像医学将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医疗设备近年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先后装备了磁共振、全身CT、先进型号的螺旋CT、ECT、高压氧仓、大型X光机、B型彩超、彩色多普勒、各种内窥镜、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心、肺功能监护系统、先进型号的两台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机、流式细胞仪等医疗设备, 全院的医疗设备总值达到3.16亿元。大量高新技术设备的引进, 极大地推动了诊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的综合治疗、介入诊断治疗学、微创外科、人类基因疾病的诊断治疗、细菌学和血液学的临床检验等技术领域跨入国内、省内的先进行列。
留医部 龙华分院 一门诊 坂田院区
推荐阅读
女性胆不好的表现有哪些
2025-09-04 16:34:51
女性胆不好的表现有哪些
肝癌的早期有什么症状
2025-09-07 10:45:27
肝癌的早期有什么症状
基孔肯雅热皮疹痒不痒
2025-09-06 12:33:40
基孔肯雅热皮疹痒不痒
女人血气不足的症状
2025-09-08 12:57:26
女人血气不足的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