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健康科普
抽血试管多少毫升?
在医学检验领域,抽血试管的容量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实际抽取的血量则取决于具体的医疗需求和检测的项目。常见的出血量有不同的规格,比如: 1、微量血样,对于某些特定的检测,如新生儿筛查或者某些快速血糖检测,可能只需要几微升到几百微升的血液。 2、标准血样,大多数血液检测中常规的通常要2到5毫升的血液。为了确保足够的样本进行多项的检测,如红细胞技术深化分析,血型鉴定等。 3、大体积血样,在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测,比如药物浓度监测,某些病毒标志物检测或者需要分离血清,血浆和其他血液成分时,可能需要十毫升或者更多的血液。 4、特殊需求,比如遗传学研究或者特定的诊断程序,可能需要大量的血液,甚至多达数十毫升。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29
脸莫名其妙就肿怎么回事
脸莫名其妙就肿,在临床上称为面部水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组织液增多,从而使面部皮肤出现异常膨胀的现象。 面部水肿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有面部局部的感染,和过敏反应,营养不良,荷尔蒙变化,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引发。面部水肿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种症状而已。可能是身体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因此,首先考虑有潜在的疾病,包括心脏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引发面部水肿,肾脏疾病导致水钠潴留引起面部水肿,肝脏疾病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面部水肿。 另外,还与局部因素相关的,比如牙齿感染,牙周病,鼻窦炎等,局部感染可以导致面部水肿。过敏反应,比如对某些药物,食物或者环境因素过敏,可能引起面部水肿。还包括其他的,比如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1的缺乏,导致面部水肿。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48
嘴唇里白白的怎么回事儿?
嘴唇里面白白的,可见有很多原因,包括鹅口疮,口腔黏膜损伤,长期接触烟草,营养缺乏,及其他的免疫系统疾病等。 1、口腔念珠菌感染,也称为鹅口疮。念珠菌在许多正常人的口腔中都存在少量,但是因为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菌群紊乱,使其过度生长,导致感染,从而出现口腔有白色的斑块,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 2、口腔黏膜损伤,比如咬伤,烫伤或者其他形式的口腔黏膜损伤,可能会导致出现白色斑块的出现。 3、烟草的使用,而长期吸烟或者是咀嚼烟草,可能会导致口腔内出现白斑。 4、营养素的缺乏,比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或者铁元素,可能会导致口腔内出现白斑。 5、其他疾病,比如克罗恩病,可能会导致口腔内出现白斑。 嘴唇里面白白的,应该及时就诊,明确上述自己可能的原因,及时治疗。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44
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
改善亚健康状态,可以选择综合的措施,包括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压力管理,定期体检,社交互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工作和休息的平衡,环境优化。 1、调整饮食:采取均衡的饮食习惯,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促进身体的营养平衡。 2、规律运动:建立并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习惯,如快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机能。 3、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免疫力。 4、压力管理:学习和实践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等,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者治疗措施。 6、社交互动:积极保持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7、戒烟限酒:能够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 8、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9、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过度劳累。 10、环境优化: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噪音和光污染,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 通过上述的综合措施,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3:02
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的持续进展,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治疗效果差。 首先,肺心病的死亡原因之一是疾病的持续进展。慢性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长期严重的哮喘等。会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后负荷加重。随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最终会导致死亡。 其次,并发症的发生也是肺心病死亡的关键因素。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症,肺栓塞和感染,都有可能迅速恶化患者的病情增加死亡率。 再者,治疗的有效性,对肺心病患者的生存率有着影响。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对一些患者来讲,疾病可能进展到无法逆转的阶段,或者他们可能无法耐受某些治疗方法。这些都限制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死亡风险。 肺心病的死亡原因综上所述,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随时复诊处理,以降低其死亡率。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56
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生物学机制。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家族史是糖尿病风险的一个显著指标,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的个体。 2、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因素对糖尿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过量的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及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可以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这是二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此外缺乏体力活动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3、环境因素,比如持续的压力和睡眠不足可以通过激活身体的应激反应,来影响血糖水平。而长期的睡眠不足还会干扰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 4、生物学机制,生物学机制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一型糖尿病中,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被破坏,从而减少了胰岛素的产生。而在二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59
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受损。 1、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这些变化增加了心脏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容易导致死亡。 2、糖尿病肾病:也是致死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高血糖环境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极大地增加了死亡风险。 3、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神经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导致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会引起足部溃疡感染,甚至截肢,都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存状态。 4、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容易导致免疫力持续下降,发生各种感染,比如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等。感染一旦发生,往往会迅速恶化,最后成为糖尿病患者的致命因素。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1:45
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原因包括饮食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因素,肠道病变,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主要是饮食太精细,缺乏膳食纤维。进食量少,没有足够的残渣来形成粪便。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会影响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水分保持。 2、生活习惯:包括排便习惯不良,忽视或者抑制便意,造成功能性便秘。缺乏运动,减少肠道蠕动。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粪便干硬,难以排出。 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止泻药,抗抑郁药,铁剂等都可能会导致便秘。 4、肠道病变: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道的肿瘤,或者疝气压迫肠道,都有可能会引发便秘。 5、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都可能会引起便秘。 6、心理因素:如精神压力过大,焦虑等,会影响肠道功能引发便秘。 7、其他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肠蠕动变慢,会引发便秘。还有孕妇,由于子宫压迫肠道,可引发便秘。还有某些手术之后,可能暂时影响肠道功能,引发便秘。
李红冬副主任医师
时长02:27
医院医生
医院信息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又名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医院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050张,有固定资产7.6亿元,其中仅MRI、直线加速器、64螺旋CT、SPET-CT、LA和DSA系统等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300多台(套)。截止2012年底,全院有干部、职工1655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人,高级卫技人员365人。2012年门急诊总诊疗病人25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万多人次。医院现设职能科室26个,临床、医技科室51个,社康中心10个。现有重点专科9个:省级2个,临床护理、急诊医学科;市级1个,急诊医学科;区级6个,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普通外科。主要荣誉——★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