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

普通产科又称生理产科,住院病区床位51张。共有医护人员45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4人。拥有产前监护室、产房及抢救室 ,配备中央胎儿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护仪及烤电仪。

主要开展工作:1.保障生理产妇分娩安全。2.通过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及家人陪伴分娩促进及保护自然分娩。3.帮助产妇成功母乳喂养、形体恢复。4.开展新生儿游泳、抚触、智护训练,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疾病筛查。

近几年完成市科技项目一项,多次被评为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科室等。

高危产科住院病区床位74张。共有医护人员4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救人。拥有设备:心电监护12台,胎心监护10台.

科室主要开展的工作:1、妊娠期特有疾病的诊治: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胆汁郁积症、妊娠期糖尿病。

2、胎盘与胎膜异常的诊治: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

3、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4、妊娠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诊治。

5、分娩期并发症的诊治: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

本科是全市急危重病人抢救中心,今后力争成为省重点专科。现承担市级科研项目一项,已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医院信息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系贵州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贵州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贵州妇幼保健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儿童医院和重庆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承担着六盘水市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任务和所辖县区的妇幼健康工作督导任务,是六盘水市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筹建于2000年,2003年11月28日与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联合组建六盘水市医疗集团并全面开诊。期间,依托医疗集团雄厚的资源优势得以迅速发展壮大。2009年7月,六盘水市医疗集团撤分,医院开始独立发展。医院现有建筑面积55628平方米,编制床位543张,员工1009人,有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170人,硕士研究生11人。根据市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设置指南,医院设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业务部,有普通产科、高危产科、产科重症医学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科、新生儿科、小儿重症医学科、小儿呼吸内科、小儿神经消化内科、小儿非感染性疾病科、小儿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科室以及健康教育科、群体保健科、孕产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小儿康复科、产后康复科等保健科室。有联影16排CT、DR、床旁X光机、中型C臂机、聚焦超声、三维彩色B超、腹腔镜、宫腔镜、小儿呼吸机、血液净化机、肺功能机、气道过敏反应测试系统、动态脑电图、新生儿脑电监测、婴儿高压氧舱、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仪、妇科激素免疫测定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能熟练开展产科危重症、高危新生儿、儿童危重症的救治,有妇产科介入手术、腹腔镜手术、分娩镇痛、产后康复、孕产保健、儿童早期发展、小儿康复等特色专科项目。建院以来,医院始终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潜心笃志、敦仁慈爱”为核心理念,抢抓发展机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丰富内涵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途径,推动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不断登上新高。短短十余载,从无到有、由弱及强,从艰难起步到茁壮成长,从默默无闻到全省三甲,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年至2019年,六盘水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9.5%上升到98.97%,孕产妇死亡率由84.9/10万下降到19.1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64‰下降到8.18‰;医院年门诊人次从3.7万人次增加到43.3万人次,年出院人次由4600人次增加到3.4万余人次,年分娩量从1065人次增加到一万余人次,医疗收入从1650万元增加到30077万元。近年来,医院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贵州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党建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
推荐阅读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怎么治疗
2025-07-18 10:02:49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怎么治疗
手上的汗疱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7-15 19:11:26
手上的汗疱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手指关节黑是什么原因
2025-07-15 17:04:45
手指关节黑是什么原因
被害妄想症的表现有哪些
2025-07-18 08:23:43
被害妄想症的表现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