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治疗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肿瘤放射治疗工作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成为当时国内能开展放射治疗工作为数不多的数家医院之一。1960年成立肿瘤科放射治疗组,1979年独立为放射治疗科,2013年被评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迄今已累积治疗病人14万余人次。是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承担辽宁省多家基层医院的放射治疗技术指导工作,并为东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放射治疗专业人员。

目前科室共有医生28人,89%的医生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副高职以上职称的医生6人。IAEA教育委员会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常委1人、青年委员1人、放射技术组委员1人;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近距离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疗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委1人;辽宁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委员5人;物理师5人,放射治疗技师16人;护士18人。分为头颈部肿瘤放疗组、胸部肿瘤放疗组、消化系统肿瘤放疗组、乳腺癌放疗组、妇科肿瘤放疗组和普通肿瘤放疗组。附设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放射生物研究室。目前有47张病床,用于同步放化疗、重患住院放疗及治疗放疗反应。

现有SIEMENS自适应直线加速器1台、ELEKTA旋转容积调强直线加速器1台、MOBETRON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1台、NUCLETRON近距离后装治疗机1台、NUCLETRON模拟定位机1台、SIEMENS公司SOMATOM 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1台和TOSHIBA公司Asteion CT模拟定位机1台, ADAC、CMS、NUCLETRON、Ray Station和Mimu三维治疗计划系统13套。此外还拥有IBA三维水箱、二维平板电离室、Compass-3D验证系统及SUN NUCLEAR二维平板电离室、ArcCHECK剂量分布图检测仪等质控设备。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主流技术。在精确放射治疗工作中,科室开展了多项代表国际放射治疗前沿的技术,拥有如下优势项目:

(1)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2)调强放射治疗(IMRT);

(3)三维适形近距离放射治疗;

(4)内外融合调强放射治疗;

(5)自适应放射治疗(ART);

(6)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

(7)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

(8)大剂量少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9)颅脑疾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10)术中放射治疗(ROIT);

(11)呼吸门控技术(ABC);

(12)四维CT定位技术(4D-CT);

(13)PET-CT放射治疗定位技术。

放射治疗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63”科技攻关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及省市级科研基金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累计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近百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 中国医大一院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同时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医院早期成长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进程紧密相连,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48年沈阳解放,医院接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即前身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至今。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医院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初,医院首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举医院改革的旗帜,开城市大医院改革之先河,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举措,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医疗界的瞩目,得到了中央领导肯定和同行的赞誉。医院的改革经验被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纵横百年,历经沧桑。进入21世纪后,中国医大一院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如今的中国医大一院已是人才济济,硕果累累,以人才实力和技术优势,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在国内外卫生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辽宁省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同时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东北三省唯一的全国11个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之一和4个初级创伤救治中心之一,医院在抗击非典、抗击手足口病、防治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表彰。2014年初,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明确了医院的功能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围绕发展高新技术,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使门诊流程更为规范,改善病人就医体验;积极践行公立大医院的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帮扶基层医院的新模式,为了切实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我们的帮扶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培训,使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医院本部现有建筑面积33.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49张,现有职工435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授和副教授级专家545人,有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委(含名誉、前任、候任)9人,副主任委员6人。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2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医院全年门急诊量约335万人次,出院15.9万人次,手术服务量9.2万例,平均住院日7.98天。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于2018年10月29日开诊试运行,编制床位1600张,是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公益性综合医院。肿瘤内科、血液内科以及相关的辅助支撑科室首批开诊试运行,急诊及其他科室将分阶段逐步开诊。浑南院区分期建设肿瘤精准诊治中心、机器人手术中心、国际医疗中心、心血管中心、空中救援中心、干细胞中心、再生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平台、人工智能医疗平台、内外科门急诊和病房等等代表国际顶尖诊疗水平的建设项目。浑南院区将与本部协同发展,更好的促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基本医疗与特需医疗相结合,在社会责任、疑难重症诊治、绿色发展、国际化服务、人文医院和互联便捷医疗等方面成为东北区域医疗服务机构的典范。2018年发布的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12名,连续九年位居东北地区第一名;在区域排行中,医院以绝对优势名列东北区第一,有 12 个学科排名东北第一。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辽宁省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等荣誉称号。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医大14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医大一院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座右铭。百余年来,中国医大一院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传承百年,心系百姓,今天的中国医大一院正承载着辉煌的历史,沿着既定的航向,为建设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浑南院区 和平院区
推荐阅读
2岁宝宝最近两天老是打饱嗝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11:47:15
2岁宝宝最近两天老是打饱嗝是怎么回事
血管瘤用眼药水的消退过程
2025-07-01 10:20:03
血管瘤用眼药水的消退过程
月经突然很少几乎没有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03 12:33:12
月经突然很少几乎没有怎么回事,怎么办
盆腔炎病是什么症状
2025-06-29 11:52:16
盆腔炎病是什么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