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消化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脾胃病科(消化科)创建于2006年,主要治疗食管、胃、肝胆、胰腺、大小肠等系统疾病。目前拥有1个病房(病床40张),2个内镜检查室(胃镜室、肠镜室)和2个特色门诊(脾胃病门诊和肝胆病门诊)。脾胃病科内镜室拥有电子胃镜(Olympus CV-70)、电子结肠镜(PENTAX EPK-150C)、数字胃肠机(D-vision)、碳14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仪(SN-6918)等大型诊疗设备,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胃肠钡透检查、息肉切除术、胃内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术、胃石治疗术等项目,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等优点,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准确,深受患者欢迎。脾胃病科现有医护人员21人(医生10人,护士1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人,博士后1人,硕士生导师1人。

诊治范围及主导病种:脾胃病科立足于中医,在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特色疗法:

(1)中药灌肠疗法:将中药药液灌入结肠,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肠炎、不全性肠梗阻等。

(2)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根据寒热虚实、气滞血瘀、湿阻水停等不同病机特点,应用温中散寒理气、清热祛湿退黄、活血散结通络及利水消胀等不同中药散剂进行辨证穴位贴敷,治疗胃痛、胁痛、腹痛、溃疡性结肠炎、腹泻、黄疸、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硬化腹水等。

(3)中药溻渍疗法:将不同疗效的药物加热后,敷于患处或穴位,借助药物的药性或温热之药力,起到行气除胀,活血化瘀,散寒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腹痛、胁痛、黄疸、肝硬化、胆囊炎、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腹泻等疾病。

先进诊疗技术:

1、中西医结合多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医采用不同剂型中药分别予静脉滴注、鼻饲、高位保留灌肠,贴敷等多途径给药,配合西医常规营养支持、降酶、抗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迅速缓解症状,消除体征,促进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2.温中健脾、清热祛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热毒内蕴、瘀血阻络。我科将健脾、清热、活血溶于一方之中,坚持辨证治疗与内镜观察相结合,以内镜下愈合为最终治愈标准,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3.健脾、清热,通络法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被医学界称之为胃癌前期,很难逆转,并有癌变倾向,很多病人谈之色变。我科应用上述方法治疗萎缩性胃炎,随症加减,临床症状缓解迅速,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迄今无1例发生癌变,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得到逆转。

4.疏肝解郁、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湿阻,我科采用疏肝解郁、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的治疗原则。近年来治疗脂肪肝数百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不但肝功得以恢复,相当多的患者复查超声和CT,脂肪肝得以逆转。

科研课题及论著:近年来,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课题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发表临床及科研文章25篇,参编临床著作3部。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全国中医药科研基地,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临床药理基地,2014年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和沈阳市首批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辽宁省和沈阳市基本医疗保险、铁路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医疗保险、省直单位工伤保险、省老干部保健就医定点医院。医院以“坚持突出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办人民满意的中医院”为宗旨;以“厚德、仁爱、传承、创新”为院训;以“人才强院、专科立院、科技兴院”为发展战略。医院占地面积近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50张,开放床位900张。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针灸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肛肠科、口腔科、急诊科、推拿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麻醉科、老年病科18个一级临床科室,电检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病理科、营养部、输血科、体检科9个医技科室。医院有辽宁省中医软伤治疗中心和传统疗法中心。医院有东芝64排128层CT、美国GE光纤1.5T磁共振机、法国斯达福及西门子数字DR机、美国GE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利浦IU22及日立彩色超声机、GE彩色超声机、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中央监护仪、进口麻醉机、呼吸机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和现代化手术室,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临床诊疗服务。历经30余年的发展,医院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职工102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6人,硕士以上学历267人;执业医师378人,其中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311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82.28%;药学专业技术人员80人,其中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8%;护士337人。医院有国家级名中医7人,辽宁中医大师1人,辽宁省名中医10人,市级名医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全国中医药行业会计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3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7人。医院有国家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辽宁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6人,继承人17人。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3人,继承人6人。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肺病科、康复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肺病科、康复科、临床药学、脑病科、心病科、肾病科、耳鼻喉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个:脑病科、肺病科、心病科、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脾胃科、肿瘤科、妇科、中医外科。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肾病科、骨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中医肺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预防医学。专、学科及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带动了人才培养,强化了医院的品牌形象,使医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医院建立了覆盖全院的千兆院内网络,信息化系统已基本覆盖医院各医疗业务流程。目前已经建立了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LIS(临床检验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传输与存储管理系统)、RIS(放射管理系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合理用药管理系统、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心电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防统方管理系统、名专家诊室排队叫号系统和医辅检查科室多媒体分诊导引系统。医院实现了省医保、市医保、省干部保健、铁路医保、异地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等参保患者信息化管理;完成了与辽宁省卫生卫计委12320网上预约挂号、沈阳市智慧医保两大网上预约挂号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患者网上预约挂号与移动支付。医院科研底蕴深厚,科技工作硕果累累。拥有一支由近200名中医药科研人员组成的专职研究队伍。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机构,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中药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临床药理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1个(中药药剂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辽宁省制药工程技术开放实验室、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药活性筛选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临床验方系统优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医肺病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临床中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科技厅临床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中药开发研究中心(本溪)、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优化重点研究室、辽宁省中医肺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沈阳市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平台、SPF级动物实验中心各1个。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先后配备了Waters Xevo G2-XS QTOF高分辨质谱仪、美国AB公司的AB3200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安捷伦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安捷伦气相色谱仪、Wat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罗氏实时荧光定量PCR 系统、莱卡切片机、莱卡TP1020-3 全自动脱水机、低温保温箱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台。从中药新药、化药耐受性试验、药代动力学试验以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活动。目前,I期药物临床试验已通过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冰岛阿特斯维斯公司评估;临床药理实验室已通过国际CNAS认可;伦理委员会已通过WHO SIDCER认证;检验科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志着检验科的医学检验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医院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15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射干抗气道变应性炎症多靶标作用机制及配伍关系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泰中医药学技术合作与人才培训”项目等省级课题项目91项。辽宁省中药开发研究中心承担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项目“基于中医药特色数字化创新中药复方优选技术平台”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73篇,SCI论文4篇,出版专著33部,获发明专利8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医院积极发展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先后接待了来自泰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留学生、中医药学者研修、参观访问,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医院作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承担本科、研究生教学和后期临床教学任务,并且大力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学子。医院树立了以中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发展的思路,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为规范体系建设和环境形象建设三个方面入手,确立了发展目标。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形成了体现出医院核心价值理念的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徽、院歌、文化墙等医院文化系列。医院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强对口支援合作,广泛开展惠民义诊活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有较大影响、专科特色明显、科研能力领先的研究型中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辽宁省示范单位”“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标兵单位”“辽宁省卫生法制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集体”“沈阳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评选优秀单位”等多项殊荣。
院本部 铁西门诊
推荐阅读
腺样体手术后一个月仍在打鼾是怎么回事
2025-07-02 17:38:42
腺样体手术后一个月仍在打鼾是怎么回事
阴唇系带有血点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04 12:36:38
阴唇系带有血点怎么回事,怎么办
支气管肺炎一般能持续多久
2025-07-05 14:26:38
支气管肺炎一般能持续多久
腿有根筋扯着痛怎么办
2025-07-03 19:54:56
腿有根筋扯着痛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