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于1977年由大内科分离出成立至今。现有病床41张,医生12人,护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2人,硕士8人。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一)医疗:

新医大一附院消化科诊断治疗的疾病主要包括食道、胃、小肠、结肠、直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腹膜等脏器的疾病。近三年年均门诊:13379人次;出院1671人次,平均住院日8.7天。2012年上半年危重病比率占住院患者33.6%。

197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因此于1989年获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在新疆率先开展内窥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初率先在疆内组建内镜中心,将原先分布于各科的内镜集中管理,内镜中心集中了胃镜、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支气管镜、喉镜、膀胱镜、胆道镜等多种内镜,仪器设备先进,居疆内一流。消化内镜诊治在内镜中心诊治患者占70%以上。配置有先进的各类消化内镜主机、各种电子内镜、氩气刀、高频电发生器等治疗设备、操作治疗室以及先进的无痛内镜复苏室、内镜清洗消毒室等。

在科务公开制度监督下具有完善的内镜诊治分级制度。现消化内窥镜诊断治疗人数年超20000人次;目前除常规胃肠镜检查外,开展了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单气囊小肠镜等新的检查技术;并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消化道狭窄扩张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及经口内镜下食道环状肌切开术(POEM)等内镜下治疗技术,处于疆内领先地位。

(二)教学:

目前消化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专业型和科学型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主要支撑科室之一。担负着内科学/诊断学消化部分及临床药理学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疆消化科进修医师培训的任务。年均带教班次25个,教学时数超过500学时。近五年,1人获国家级多媒体大赛“优秀奖”;1人获新疆医科大学多媒体大赛“三等奖”;多人次获医科大学“优秀带教老师” 及“学生评教优秀老师”。

(三)科研:

科室成立以来共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参编论著2部。

(四)专科定位:

发挥消化内科原有地区优势,打造疆内领先,争取国内先进,辐射中亚的消化内科诊治中心。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院59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是自治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医院以“文化建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为建院方针,坚持“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秉持“仁爱、诚信、精湛、卓越”的院训,不断增强医院内涵建设,积极构建“大爱文化”、“和谐文化”等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域特点、能够体现和涵盖医院特色、展现和弘扬医院优良传统的独特医院文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首家无烟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核定床位2700张(实际开放床位2970张),内设16个处级行政职能部门、19个医疗中心、36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30个教研室。拥有6个卫生计生委内镜培训基地、1个卫生计生委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4个专业)、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新疆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15个自治区级医学研究所、9个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自治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GCP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一级学科学士学位授予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有22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齐备的医疗检测设备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设备,实现了全院内部联网,门诊就诊“一卡通”,基本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临床信息系统基本完备,医疗水平日益提高,学科建设逐步完善。 医院代管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共建“健康管理中心”。截止2015年6月,医院有职工496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6.23%,拥有博士、硕士1320名,教授、副教授277名,导师26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2名)。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有7人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2人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通过“柔性援疆计划”先后聘任杨胜利、王红阳、程京、詹启敏等10名领军人物来院指导帮扶。评选医院名医(8人)、名师(7人)、学科带头人(11人)、学术带头人(37人)、技术带头人(3人)、各类骨干174人、技术能手43人、第四人才梯队(优秀青年医师132人),形成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依托1.27万平方米的科技楼,医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性竞争的科研氛围。医院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专利、SCI文章均居全疆医疗机构之首。国家级科研项目由2009年的19项增加至2014年的29项,多个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由2009年的1025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300万元。2010年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首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863计划1项;2013年首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优秀人才基金专项1项;2014年首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医院竭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远程医疗”、“协作帮扶”等模式,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价廉、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出“属地诊疗、正确转诊、疑难危重少出疆”的工作目标,以远程医学中心为平台,远程医学多项工作在全国创佳绩。医院积极倡导构建“生态医院”,不断改善、优化患者就医环境。医院总占地面积16.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在全疆率先提出“创建节约型医院”,率先开展“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创建无烟医院”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评为减少烟草使用倡议行动“创建无烟医院项目”合作医院、“中国控烟先进单位”。2014年10月,医院通过JCI认证(全国33家医院通过,新疆唯一一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学术医学中心评审的综合医院,也是目前国内通过JCI评审的规模最大的学术医学中心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正朝着建设成为“中亚一流,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管理五位一体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迈进。
推荐阅读
口周皮炎有什么症状
2025-09-14 12:20:54
口周皮炎有什么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13 14:04:09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孕妇腰腿疼痛怎么回事
2025-09-15 19:46:15
孕妇腰腿疼痛怎么回事
白蛋白输液前后必须用100毫升盐水冲管吗
2025-09-13 12:10:47
白蛋白输液前后必须用100毫升盐水冲管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