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中心

妇科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充满朝气飞速发展的科室,具有现代一流诊疗模式、诊疗技术和宾至如归的热情服务。科室医疗、学术梯队建设完善,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拥有卫生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防治中心新疆基地、卫生部首批妇科医师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自治区宫颈癌筛查质控中心。2010年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2011年又成功申报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

妇科收治全疆各种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拥有全疆最大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均门诊就诊患者达近12万人次,平均年住院量达9000人次,完全做到大病疑难病不出疆。在新疆妇女特高发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引领作用,肩负了新疆妇产科学继续教育及新的诊疗技术推广应用重任,引领了新疆地区妇产科事业的发展。

妇科医疗组中有教授及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 10名;博士7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22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35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组中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在读护理研究生1名,是一支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高质量的医疗管理梯队。

1999年8月丁岩主任率先在疆开展电视宫腔镜下检查及子宫内病变电切术,目前进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的病员已达20000余人次,子宫内膜和宫颈电切术10000余例,填补了新疆空白;2000年又引进电子阴道镜技术,已检查10000多例病人,筛选出早期宫颈癌及宫颈CIN数近千例;2004年再次率先在疆内开展女性盆底疾病的治疗及手术,成功地进行了TVT、TVTO、Burch手术,改良加用补片治疗阴道前、后壁膨出手术;2005年又引进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作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绝经学组成员,科室在妇科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PCOS等)的诊治方面一直是新疆妇产科的学术带头单位。

拥有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盆底功能治疗仪、自凝刀、微波、臭氧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且高效率的应用于临床。病房设床位140张,有四个亚专业: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普通妇科、妇科腔镜组。

目前手术包括:

所有普妇手术,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卵巢癌减灭手术,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

腹腔镜手术:能开展以妇科肿瘤根治术为代表的四级内镜手术。

宫腔镜手术:可以开展四级内镜手术。

经阴道手术:可以胜任全盆底悬吊术。

门诊:可以开展各种妇科中小型检查及手术,今年开始设立一日手术门诊。

科研教学方面: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出版专著2部。近3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承担医学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硕及五年制本科的全程妇产科教学。2008年申报为区级精品课程及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成为国家级双语教学基地。

总之,科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极具个体化、微创化、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治疗方案,成立单病种多学科综合协作组,首席专家负责制,以循证的观点,多学科合作诊治患者,以求最大幅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新疆各民族患者造福。

医院信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院59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是自治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医院以“文化建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为建院方针,坚持“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秉持“仁爱、诚信、精湛、卓越”的院训,不断增强医院内涵建设,积极构建“大爱文化”、“和谐文化”等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域特点、能够体现和涵盖医院特色、展现和弘扬医院优良传统的独特医院文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首家无烟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核定床位2700张(实际开放床位2970张),内设16个处级行政职能部门、19个医疗中心、36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30个教研室。拥有6个卫生计生委内镜培训基地、1个卫生计生委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4个专业)、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新疆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15个自治区级医学研究所、9个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自治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GCP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一级学科学士学位授予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有22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齐备的医疗检测设备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设备,实现了全院内部联网,门诊就诊“一卡通”,基本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临床信息系统基本完备,医疗水平日益提高,学科建设逐步完善。 医院代管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共建“健康管理中心”。截止2015年6月,医院有职工496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6.23%,拥有博士、硕士1320名,教授、副教授277名,导师26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2名)。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有7人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2人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通过“柔性援疆计划”先后聘任杨胜利、王红阳、程京、詹启敏等10名领军人物来院指导帮扶。评选医院名医(8人)、名师(7人)、学科带头人(11人)、学术带头人(37人)、技术带头人(3人)、各类骨干174人、技术能手43人、第四人才梯队(优秀青年医师132人),形成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依托1.27万平方米的科技楼,医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性竞争的科研氛围。医院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专利、SCI文章均居全疆医疗机构之首。国家级科研项目由2009年的19项增加至2014年的29项,多个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由2009年的1025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300万元。2010年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首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863计划1项;2013年首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优秀人才基金专项1项;2014年首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医院竭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远程医疗”、“协作帮扶”等模式,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价廉、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出“属地诊疗、正确转诊、疑难危重少出疆”的工作目标,以远程医学中心为平台,远程医学多项工作在全国创佳绩。医院积极倡导构建“生态医院”,不断改善、优化患者就医环境。医院总占地面积16.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在全疆率先提出“创建节约型医院”,率先开展“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创建无烟医院”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评为减少烟草使用倡议行动“创建无烟医院项目”合作医院、“中国控烟先进单位”。2014年10月,医院通过JCI认证(全国33家医院通过,新疆唯一一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学术医学中心评审的综合医院,也是目前国内通过JCI评审的规模最大的学术医学中心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正朝着建设成为“中亚一流,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管理五位一体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迈进。
推荐阅读
后背中间下部疼痛是什么原因
2025-09-11 16:43:01
后背中间下部疼痛是什么原因
安胎推荐吃什么
2025-09-14 14:18:29
安胎推荐吃什么
胃酸缺乏有什么症状
2025-09-14 10:40:20
胃酸缺乏有什么症状
用米力农是说明心衰严重吗
2025-09-14 11:08:17
用米力农是说明心衰严重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