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成立于1993年(自治区最早),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现有医师11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轮转医师2名;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9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护士29名,主管护师1名,护理师6名,护士22名,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4名,专科4名,科室医护人员学历高,专业素质强,技术力量雄厚,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队伍。

新生儿科现有病床24张,其中普通新生儿病区床位10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4张;另外还负责产科母婴同室正常新生儿60-80张床位的医疗管理。每月出院人数200人左右,其中接受全疆各地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患儿占50%,住院患儿病危病重率占70-85%左右,抢救成功率95%以上。急危重症病人多,早产儿多,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责任心强,素质要求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生儿科的专业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积累了丰富的抢救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经验,在全疆新生儿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生儿科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开展并业务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作有:

(1)新生儿溶血病的宫内输血和出生后换血治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2)开展气管插管、新法复苏救治新生儿窒息并在全疆推广培训;

(3)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及早期静脉营养(PICC置管,最小出生体重:700g,最小孕周:27周,达到国内先进);

(4)高频振荡呼吸机抢救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呼吸衰竭(国内先进);

(5)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高频振荡通气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6)新生儿头颅B超筛查新生儿脑损伤;

(7)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治;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救治及跟踪随访治疗;

(9)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国内先进)。

(10)各种新生儿危重及疑难杂症的救治;

(11)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及听力筛查。新生儿科医疗设备先进,包括美国进口高频呼吸机、常频呼吸机、CPAP、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婴儿暖箱、光疗箱、开放式抢救台、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微量血糖测定仪、氧浓度测定仪、床旁心电图机、床旁X线机、床旁头颅超声、心脏超声、腹腔超声诊断仪等设备。训练有素的高水平医护队伍加上一流的设备使新生儿科处理本专业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整体能力较强,近年来成功救治了大批急危重症新生儿,使其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

科室承担医科大学儿科教研室的留学生、本硕、本科专业各项临床教学工作,同时接受全疆各地的进修医师及护士,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每年开展全疆新生儿及早产儿急救新进展学习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我科的知名度和在全疆的学术地位。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新医大中青年科研启动基金1项,新医大一附院青年科研专项基金2项,新医大一附院科研发展基金7项。近五年在国内及省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其中中华级4篇,国家级核心期刊30篇)。

总之,新生儿科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加上先进的医疗设施,使其专业水平保持在自治区领先水平。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和高超的水平满足全疆广大患者的需求,以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院59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是自治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一。医院以“文化建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为建院方针,坚持“大爱无疆、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秉持“仁爱、诚信、精湛、卓越”的院训,不断增强医院内涵建设,积极构建“大爱文化”、“和谐文化”等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域特点、能够体现和涵盖医院特色、展现和弘扬医院优良传统的独特医院文化。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全国百家改革创新医院”、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首家无烟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核定床位2700张(实际开放床位2970张),内设16个处级行政职能部门、19个医疗中心、36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30个教研室。拥有6个卫生计生委内镜培训基地、1个卫生计生委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4个专业)、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新疆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15个自治区级医学研究所、9个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自治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GCP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一级学科学士学位授予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有22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齐备的医疗检测设备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设备,实现了全院内部联网,门诊就诊“一卡通”,基本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临床信息系统基本完备,医疗水平日益提高,学科建设逐步完善。 医院代管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与新疆医科大学共建“健康管理中心”。截止2015年6月,医院有职工496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6.23%,拥有博士、硕士1320名,教授、副教授277名,导师26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2名)。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得国际南丁格尔奖,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有7人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2人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人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通过“柔性援疆计划”先后聘任杨胜利、王红阳、程京、詹启敏等10名领军人物来院指导帮扶。评选医院名医(8人)、名师(7人)、学科带头人(11人)、学术带头人(37人)、技术带头人(3人)、各类骨干174人、技术能手43人、第四人才梯队(优秀青年医师132人),形成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依托1.27万平方米的科技楼,医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性竞争的科研氛围。医院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专利、SCI文章均居全疆医疗机构之首。国家级科研项目由2009年的19项增加至2014年的29项,多个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纵、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由2009年的1025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300万元。2010年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首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863计划1项;2013年首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优秀人才基金专项1项;2014年首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医院竭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远程医疗”、“协作帮扶”等模式,努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价廉、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出“属地诊疗、正确转诊、疑难危重少出疆”的工作目标,以远程医学中心为平台,远程医学多项工作在全国创佳绩。医院积极倡导构建“生态医院”,不断改善、优化患者就医环境。医院总占地面积16.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在全疆率先提出“创建节约型医院”,率先开展“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创建无烟医院”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评为减少烟草使用倡议行动“创建无烟医院项目”合作医院、“中国控烟先进单位”。2014年10月,医院通过JCI认证(全国33家医院通过,新疆唯一一家),成为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学术医学中心评审的综合医院,也是目前国内通过JCI评审的规模最大的学术医学中心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正朝着建设成为“中亚一流,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管理五位一体的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迈进。
推荐阅读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
2025-09-10 12:49:41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
唐氏综合征高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11 15:13:45
唐氏综合征高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C-135反应蛋白是什么意思
2025-09-08 19:52:43
C-135反应蛋白是什么意思
失眠有哪些早期症状
2025-09-10 08:23:17
失眠有哪些早期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