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科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始创于1942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重点专科和中医特色专科,拥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目前有病床42张,每年约有1200例肛肠病手术,在金山、青浦、松江、闵行及平湖、嘉善等周边有很大影响力。肛肠科以“传承、奋进、超越”为理念,紧握传承接力棒,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专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旁脓肿、直肠息肉、肛窦炎、肛门湿疹等肛门直肠疾病,具有病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等特点。2014年起,肛肠科全面开展“微创闭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RPH、TST”等微创手术方法;同年,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紧密联合,开展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直肠息肉等肛肠病手术,创造了金山区及周边地区低龄患儿肛周疾病救治记录,弥补了我科治疗婴幼儿肛肠疾病的技术空白。开展拖线、药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及中西结合治疗重度便秘等颇具特色的疗法;通过开展复杂性肛瘘、功能性便秘专病门诊,不断提高科室疑难疾病处理能力;与镇痛科合作,联合开展骶管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慢性肛门直肠痛”,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及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申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5项,上海市2017年度中医优势病种培育项目1项,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项目1项,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课题1项;金山区科委课题7项,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7项。以分中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项目各1项。近十年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1篇;申请专利4项。

科室现有“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上海市“中医药(中医专科)专门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和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对象各1人,上海市金山区卫生计生系统第三周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金山区卫生健康系统第四周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各1人;金山区领军人才后备队1人,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带头人3人次及业务骨干和后备人才11人次;陆金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主要传承人1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八届临床教学基地兼职副教授1人;已有2人获得硕士学位。近年已先后选派7名医师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及新华医院肛肠科进修;2015年6月1名副主任医师参加英国圣马克医院结直肠外科中国研究生培训班;2017年3月2名医师参加第16届亚太结直肠学会年会。

肛肠科曾先后荣获“2010-2014年度上海市模范集体”、“2009-2011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金山区卫生系统2012年度‘五有’学习型班组、“2011-2012年度青年护理明星集体”、“2016年度金山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1名医师荣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1名医师荣获“2013年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优秀队员”,2018年1名医师荣获金山区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特色介绍:肛肠科自制制剂敛痔散,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经过八代人一脉相传,敛痔散的配方、用药、炮制方法始终没有变,是中药外用药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医药价值。其对治疗混合痔、肛裂等肛肠疾病效果显著,对术后创面愈合十分有效。

2009年5月“敛痔散制作技艺”入选为上海市金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敛痔散制作技艺”入选为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2年10月“敛痔散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敛痔散的制备方法”于2017年4月21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18年11月2日进入实质审查的生效阶段。2010年6月吴伟光老先生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六代)。2016年3月吴伟光老先生被评为上海市金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6月姚向阳科主任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敛痔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七代)。

医院信息
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枫泾古镇,创建于1952年, 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民事业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龙华中医医院集团成员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上海市健康体检质控督查优秀单位。医院有上海市、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上海市重点医学专科项目1项,金山区重点专科和后备重点专科项目各1项,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5项(2014年-2016年)。医院现有职工33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01人,年门急诊40万人次,年手术4500余例。2017年启用新病房综合楼,可开放床位达360张。发展历程 1998年9月原金山县枫泾医院与枫围卫生院(又名金山区中医外科专科医院)合并成立新枫泾医院,2000年6月与金山区中心医院合并成立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2012年6月根据《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年-2020年)》更名改建为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金山区唯一独立建制的中医医疗机构。2013年5月加入上海市龙华中医医院集团,每周有龙华医院肿瘤科、肛肠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等一线专家来院开展门诊、查房、指导科研等工作。2015年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医疗设备 拥有西门子64层CT机、锐柯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电子胃肠镜、腹腔镜、超声刀、麻醉机、耳鼻喉硬镜、各种光疗仪、中医医疗设备(中药煎药机、中药粉碎机、中药穴位导入仪、熏洗仪、牵引床)等先进设备。科室设置 临床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外一科(中医外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妇科、产科)、儿科、肛肠科、急诊科、麻醉科、皮肤性病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针炙科、感染科、治未病科。医技科室及其他:药剂科(中药房、西药房、中药煎药室)、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超声科、体检中心、消毒供应室。专病门诊:糖尿病门诊、复杂性肛瘘专病门诊、习惯性便秘专病门诊。专科门诊:手外科门诊、乳腺专科门诊、肿瘤专科、泌尿专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医院有着百年中医特色,肛肠科(原中医痔科)和外一科(原中医外科)两大特色专科在金山区乃至嘉兴、平湖、青浦、松江等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肛肠科的《敛痔散制作技艺》2009年9月入选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0月 《敛痔散制作技艺》获国家专利。2012年6月《复方长皮膏制作技艺》列入金山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准备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中医药文化通过“非遗”这一保护途径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特色重点学科 肛肠科(原中医痔科)始创于1942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上海市重点医学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模范集体。其自制制剂“敛痔散”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中药外用药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医药价值。外一科(原中医外科)由王彬容老先生始创于20世纪40年代,金山区第五周期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被列入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建设。2015年,徐小云工作室入选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2016年徐小云工作室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2016年出版《王彬容中医外科经验集》。外一科以中药外用自制制剂为主,其中《复方长皮膏》为其主要代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 金山区第五周期后备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特聘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病专家赵爱光主任(博士生导师)来医院,每周五进行教学查房、专家门诊。中西医结合运用西药化疗、中医汤药,中医穴位敷贴等方法医治各种恶性肿瘤,预防复发及转移,对非手术切除患者缓解病痛、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发展蓝图 “十三五”期间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和水平,力争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加快上海市重点专科肛肠科的学科建设步伐,努力创建成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巩固外一科区重点专科地位,建设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加速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建设,力争成为区级重点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全国中医药肿瘤研究基地金山分中心。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将秉承“融汇中西 传承创新”的院训理念,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大设备设施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力争成为金山区一流的中医药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指导中心,为金山区人民健康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推荐阅读
睡眠窒息症怎么治疗
2025-07-19 08:40:19
睡眠窒息症怎么治疗
新生儿缺氧怎么治疗
2025-07-15 14:24:19
新生儿缺氧怎么治疗
5岁开始换牙正常吗
2025-07-19 15:57:50
5岁开始换牙正常吗
引起血糖低有哪8个原因
2025-07-15 13:03:38
引起血糖低有哪8个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