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前身为急症科,始建立于1950年,1989年更名为急诊科,1992年成立了急诊科病房,在山东省内处于率先地位,此后,急诊科的业务范围与急诊功能快速扩大。在市政府、市卫生局及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于1996年6月1日成立了济宁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形成了集调度指挥中心、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承担着济宁市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助工作。2005年3月,济宁市紧急救助中心在我院成立,隶属济宁市卫生局管理,我院急救中心成为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历经56年的磨练,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历任主任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伴随着医院的发展,急救中心也不断壮大,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2007年10月急救中心迁入新急救大楼后新建急诊外科和EICU,使急救中心的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目前,急救中心工作职工137名,其中医护人员98名,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28名。全科有博士2人、硕士7名、在读研究生7名。开放住院床位急诊内科39张,急诊外科30张、EICU12张,观察床位20张,抢救床位6张。中心拥有中央多参数监护系统2套(42台),可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无创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及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旭化成ACH-10增强型持续血滤机1台,呼吸机10台,血气分析仪2台,急性心肺危重症快速测试仪1台,除颤监护仪10台,心电图机8台,床旁血滤机1台,美国产心肺复苏仪2台,全自动洗胃机2台,恒温毯3套,双通道注射泵36台,输液泵23台,临时起搏器2台等先进医疗设备。配有车载及手持无线指挥调度系统1套,急救车辆8部(其中监护型车辆1部),配有车载心肺复苏仪、心电图机、除颤机、呼吸机等一批抢救器材。建成了融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危重症救治为一体的完善的急救体系,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快速、有效、优质的服务。

急救中心硬件设施和医疗技术在国内地市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服务辐射济宁市各县市区、菏泽、枣庄、泰安、临沂以及苏、预、皖等周边地区。中心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急性中毒病人的血液净化治疗,使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达到95%;开展了百草枯中毒的规范化治疗,并有多名急性中重症百草枯中毒的患者抢救成功,经过长期随访,患者没有肺纤维化的发生,使我院在急性中毒救治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并将服务向院前延伸,为病人提供从院前到院内一条龙的服务,大大缩短了急诊病人的就诊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使广大急诊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在省内较早地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真正建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改善了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每年开展80余例,再通率在98%以上,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开展了连续血液滤过治疗,使多脏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

积极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2003年急救中心协助完WHO主持的科研项目1项:《中国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五”课题)分课题2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症的调查与研究》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有机磷中毒所致迟发性神经病变后遗症的观察》。1998年以来,有急救中心主持并获奖的科研项目9项,分获济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另有1项科研获国家专利,正在研究课题5项。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共发表论文196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4篇,主篇著作1部。急救中心主办召开了威海经济区急诊医学学术会议1次,济宁市急诊医学学术会议6次,由于急救中心成绩突出,1997年5月被团市委、市卫生局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颁发奖牌,1998年被团省委、省卫生厅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1999年急救中心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济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集体”荣誉称号。2003年4月被共青团市委授予“市直卫生系统‘学习雷锋,自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10月被共青团市委授予“济宁市防止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3月被济宁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授予“无线电管理先进集体”,2004年12月被共青团省委、省卫生厅授予“山东青年文明号十佳成就奖”和“第二界山东省杰出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目前急救中心已成为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流科室,全市急救战线的排头兵。2007年10月16日,急救中心顺利地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验收,成为山东省重点特色专科。

医院11000平方米急救大楼现已投入使用,急救中心目前建有院前急救、急诊门诊、急诊内科、急诊外科、EICU、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已形成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危重病救治于一体的急救模式。随着服务层面的拓宽,争取开放床位达到100张左右,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建立起内科疾病急救、中毒急救、心肺脑复苏和急救创伤外科等专业齐全的现代急诊急救体系,向便捷、连续、直接、舒适的服务模式转变。筹建中毒实验室,心脑肺复苏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医教研水平。相信随着第一医院的发展,急救中心定会成为省内急救战线的排头兵。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心,始建于1896年,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一所专业科室齐全、医疗设备先进、技术特色突出、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和济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医院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多次荣获省、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医院现有员工2900人,开放床位2006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济宁名医30人,硕士生导师23人,博士后、博士、硕士460余人。设有46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外科、小儿科、急诊科、心内科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心胸外科、骨科、眼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妇产科是市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是医院的一大特色,是山东省两个中西医结合基地之一。共有314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256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健康管理中心和标准化的ICU、EICU、CCU、RICU病房、病理科及整体供应室。 医院新的领导班子致力于提升百年品牌内涵、再造名院新亮点,坚持“新班子,新理念,新服务,新起点”和“民主管理,依法治院,和谐创新,科技强院”的理念,相继开展了“四进、三保、两好、两满意”活动,即: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健康大课堂知识进家庭、可塑之才进国家名院强科;保障医院各项安全、保障职工福祉稳中有升、保障病人费用稳中有降;在工作中确保质量好、服务好,让职工满意、病人满意,更好地服务和造福于鲁西南广大人民群众。 医院坚持走“三创、四型”发展之路,全面启动“创建无痛微创医院、创建百姓服务家园、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打造全省首家“无痛微创医院”。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全面开展”争当感人型员工,打造内秀型环境,提供家园型服务,塑造经典型医院”。充分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生命质量和人格的尊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崇高理念。医院实施无痛微创治疗和护理,创造舒适医疗新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家园般的温馨中享受到舒适医疗,将开创济宁市乃至全省无痛微创医疗新时代。 医院积极推行“健康济宁”行动,加快推进社会共享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投资480万元购置的全省首台“心连心—-健康直送车”启动以来,载着博士、专家们先后走进山区、湖区、黄河滩区、革命老区、偏远农村群众就医不方便区及部分社区等100余处乡镇、村庄、敬老院、学校等,为人民群众、弱势群体开展送健康、送温暖大型系列义诊活动,充分关注、关爱、关心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全国优秀院长的崭新理念,有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勇创一流的新的领导集体,有技术领先、医德高尚的名医专家团队,还有思维敏捷、学识渊博的博士、硕士梯队和甘于奉献、技术一流的医疗、护理等员工队伍,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管理理念,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一百年品牌医院必将会创造更多享誉全国卫生系统的辉煌和亮点,医院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东院区 总院区 西院区 南风花园社区门诊
推荐阅读
膝盖韧带钙化如何治疗
2025-07-02 16:22:02
膝盖韧带钙化如何治疗
脑软化灶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11:39:49
脑软化灶是什么意思
怀孕9周小便纸巾有一点血怎么回事
2025-07-02 16:06:55
怀孕9周小便纸巾有一点血怎么回事
怀孕6周胃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03 14:13:10
怀孕6周胃痛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