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伤推拿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作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下设推拿门诊、推拿病房、推拿教研室、推拿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实验室,是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推拿基地。目前,本专科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研究方向明确,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素质专业团队。本专科临床技术精湛,中医特色浓厚,总结开发出适宜推广的多项中医特色疗法,特别是近年来专科业务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当地推拿专业龙头科室并辐射全国。年门诊量超14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达5000余人次,专科临床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已形成以时相性辨证施术理论指导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通脉调气为指导的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病、以脏腑体质辨证为理论指导的推拿核心特定穴治疗小儿疾病、四气流注推拿治未病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临床治疗涉及疾病种类广泛,于全国推拿行业领先,专病临床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同类专科中处于前列。目前主持承担各级别课题64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2项,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中医行业专项等。本专科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临床、科研、教学优势,借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的发展平台,利用专科学术带头人在推拿行业的影响,立足天津、辐射全国,引领全国推拿同行进一步发挥推拿及其他外治法治疗疾病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行业发展。

【发展历史】

推拿科成立于1958年,历届主任为胡秀璋教授(1958-1979),陈志华教授(1979-1997)、现任主任王金贵教授(1997年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临床现有标准床位220张,专家医生60余人,是国内临床规模最大的推拿专科,在推拿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功能性内科病、小儿疾病、治未病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荣誉称号】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单位

﹡中国针灸推拿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单位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单位

﹡天津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委单位

﹡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

﹡天津市卫计委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中管局脏腑推拿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

﹡国家中管局敷熨熏浴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组长

﹡国家卫计委全国妇幼保健技术培训主讲单位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天津市传承工作室【陈志华】

﹡卫生部“青年文明号”

﹡天津市教育工会“教工先锋号”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药卫生委员会“最有特色医院科室文化建设奖”

【人才队伍】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

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1人

全国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获得者1人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3人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2人

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传承继承人2人

全国二级学会副会长5人

高级职称15人

硕博研究生学历28人

【优势病种】

推拿科将传统中医辨证理论与现代疾病诊疗理念相结合,创新提出了“时相性辨证施术理论”,为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同时,继承发展了该科特有的津沽脏腑推拿疗法和小儿推拿疗法,并提出了四气流注推拿治未病,在拓展推拿适应症、保护中医传统疗法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推拿科目前四个主要临床方向是:

(一)以时相性辨证施术理论指导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等;

(二)通脉调气为指导的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病——紧张性头痛、肠易激综合征、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眩晕等;

(三)以脏腑体质辨证为理论指导的推拿核心特定穴治疗小儿疾病——小儿肌性斜颈、小儿马蹄内翻足、小儿便秘、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小儿咳嗽、小儿遗尿、小儿夜啼、小儿厌食、小儿脑瘫、发育迟缓等;

(四)四气流注推拿治未病——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预防以及调护等。

推拿科主治的其他疾病包括:肩关节周围炎、痉挛性斜颈、前斜角肌综合征、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小儿寰枢关节失稳、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帕金森综合征、脊髓侧索硬化、强直性脊柱炎等。

医院信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榜首。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分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北院 南院
推荐阅读
心跳重得像打桩怎么办
2025-06-29 19:02:30
心跳重得像打桩怎么办
遇到呼吸衰竭该怎么进行紧急抢救
2025-07-02 09:08:09
遇到呼吸衰竭该怎么进行紧急抢救
鼻整形有什么副作用
2025-06-28 14:21:59
鼻整形有什么副作用
3岁的宝宝长了两根白发是怎么了
2025-07-03 09:14:20
3岁的宝宝长了两根白发是怎么了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