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部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脾胃科是内科部下属的分支学科,胃肠动力学及形态学试验室,是天津市中医药科研二级试验室。脾胃科成立于1989年,创始人为天津市名中医王文仲老先生,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以脾胃湿热论治,根据中医“久病入络”理论,加入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之品,王文仲主任、陈大权主任共同制成卓有成效的院制剂“健胃合剂”,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过20年的发展,脾胃科目前集内窥镜中心、门诊、病房为一体,拥有现代化内窥镜检查设备,即富士能EG-590、EG-410胃镜,EG-495肠镜、十二指肠镜、幽门螺旋菌测试仪、微波内镜治疗仪GW-92F、ERBE电凝内镜治疗仪。脾胃科内窥镜中心杨强主任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食管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上消化道良、恶性狭窄、经内镜胃造口治疗进食障碍,消化道息肉切除等的治疗,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目前脾胃科门诊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年门诊量5.5万人次。主要诊治病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症、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榜首。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分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北院 南院
推荐阅读
咳嗽痰黄绿色粘稠怎么回事
2025-06-29 13:12:34
咳嗽痰黄绿色粘稠怎么回事
如何判断临产前腹痛
2025-07-02 18:45:06
如何判断临产前腹痛
咳嗽变异性哮喘该如何诊断​
2025-07-02 17:49:57
咳嗽变异性哮喘该如何诊断​
真菌性眼角膜溃疡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6-30 15:21:47
真菌性眼角膜溃疡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