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科

该学科始建于1979年,经过陈芳洲、牛元起、张希鹏及现任科主任刘桂颖主任等几代人的努力,呼吸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发展过程,科室功能逐渐完善,人才梯队逐步合理,是教学先进集体,诚信科室。呼吸科现有诊室5间,下设戒烟门诊和专病门诊,月均门诊量4000人次以上,主要诊治病种有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疾病、肺心病、慢性呼衰、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开放床位34张,平均月收治病人8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95%以上,并拥有肺功能仪、支气管镜、呼吸机、睡眠呼吸监测仪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拥有成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4人,天津市名中医1人,师承人员1人。通过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学术活动,造就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已形成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医教研群体。

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包括疏风通络法治疗哮喘临床及机理研究,三伏贴预防哮喘和疾病控制相关研究;(2)中医药治疗肺血管重建临床及机制研究。

人才培养:培养硕士20人,带教本科生600余人,带教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60余人,同时还带教外来进修人员。

学科发展史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始建于1979年,成立之初是在津门名医陈芳洲的带领下,成立气管炎组,为内科门诊组成成员之一。80年代牛元起主任主持成立热病专科门诊,开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厥脱证的研究。1990年医院迁入鞍山西道新址时成立肺内科,由张希鹏主任任科主任,为呼吸科的前身,正式迈开了全面发展的脚步。至2002年,在刘贵颖主任的带领下,呼吸科正式成立,逐步走出了呼吸科自己的发展特色。

第一代专家以津门名医陈芳洲为代表。陈主任自幼学习中医,二十五岁携家人来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受聘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对防治白喉、麻疹、天花等传染病研究出一整套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在中医药治疗白喉方面提出了“养阴清肺法则可,养阴清肺汤则不可”的著名论断,为祖国医学在治疗白喉病的工作方面作出了贡献。学术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强调湿邪在呼吸疾病的重要致病作用,分化燥—津伤—伤阴不同致病阶段辨证治疗,突出“芳香化浊”疗法,为祖国医学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代专家牛元起、张希鹏为代表,1990年医院正式成立肺内科,由张希鹏任主任,张主任师承津门名医董晓初,并有所发展。辨证细腻准确,用药轻灵平正,即使遇危难重症,遣方仍然不离平淡,于平淡中显神奇。治法灵活多样,内服外用兼并,以获效灵捷为先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80年代牛元起教授牛元起主任主持成立热病专科门诊,开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厥脱证等急症的研究。自主研制多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急性热病,带动了呼吸热病学的发展,为日后呼吸科治疗危重症病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代专家以现任的科主任刘贵颖为代表,刘贵颖,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 1997年任肺内科主任,2002年呼吸科正式成立,任科主任,主持呼吸内科工作。目前任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出瘀毒并治的设想,采用分期分层的治疗方案,尤其注重缓解期治疗,采用标本并治,内外通治法,以祛瘀解毒法结合补虚培元法为主要治法,配合外治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规律提出痰瘀痹阻络脉的病机,擅用虫类搜剔中药,起到了祛瘀化痰平喘的作用。提出毒邪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解毒、活血、补气为法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呼吸科在前辈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对呼吸系统气流阻塞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传染病、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这些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临床并且指导临床,呈持续稳定发展趋势。位于国内同行前列。通过学科建设,对哮喘、COPD、肺间质病、呼吸系统感染/传染病、肺癌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理论认识上有所创新,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产生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从中医药角度探讨病因病机,形成了诊疗规范。形成特色疗法5种,研制新药7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 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榜首。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分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北院 南院
推荐阅读
养胃最好的三种药
2025-07-01 08:38:58
养胃最好的三种药
孩子爱生气发脾气应该怎么办
2025-06-29 18:27:36
孩子爱生气发脾气应该怎么办
隐睾对男性生育有什么影响
2025-07-02 16:33:59
隐睾对男性生育有什么影响
安神补脑液可以改善睡眠吗
2025-07-02 13:01:51
安神补脑液可以改善睡眠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