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医生
首页 > 找医院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中医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成立于建院之初,早期有名老中医郑静候、于东川等坐诊,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优秀人才。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14人,其中医师13人,护士1人,返聘专家3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名,中级职称人员4人,初级职称人员3名,医学博士2人,硕士1人。
  中医科现有中医内科、针灸、按摩三个专业。
  中医内科以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对于脾胃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病等的治疗上有一定诊治经验。
  针灸专业可提供针灸、拔罐、走罐、频谱、中药熏蒸等治疗,擅长脑血管、三叉神经痛、面瘫、突发耳聋、颈肩疾患等,并在针刺减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平衡阴阳,调整气血,可起到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可治疗颈、腰间盘脱出(膨出)症,肩周炎,网球肘,各种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扭伤,半身不遂后遗症,落枕,小儿肌性斜颈等软组织损伤;并可通过按摩腹部治疗失眠、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高血压病等内科病证。
  科室开展了多项院内外新技术,包括古方夹脊药罐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熏蒸治疗、小儿捏脊及腹部推拿治疗等。其中,古方夹脊药罐治疗是“三伏贴”的改良,避免了“三伏贴”易于发泡和过敏的不足,使用安全、疗效确切,主要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等疾患的“冬病夏治”。
  正在筹划并申请开展的新技术有:针灸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频谱结合刮痧治疗颈肩疾患、艾灸疗法、穴位埋线减肥、穴位注射等。
  中医科近年来一直承担天津医科大学5年制及南大医学院7年制研究生班中医学教学工作。科室完成论文2篇,等同于中华1篇,核心1篇。专业技术人员继教达标70%。2011年中医科有1项局级课题立项,并且尝试申报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在科研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学科发展上,努力将中医科建设成为特色突出、效益良好、人才梯队合理、人员素质优秀、医教研协调发展、富有团队精神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科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一、两个具有特色的治疗病种,使学科在天津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相应措施包括: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管理,量化科内考核指标;加强医德医风及学风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与储备将针灸人员送至中医一附院、市中医医院进修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了解针灸发展动态;储备一些中医内科、针灸、按摩专业的人才,为科室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专科专病建设。
  2.医疗工作上,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带动科室业务的发展。相应措施包括确立围绕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核心的代谢疾患为主攻方向,并相应制定专科建设计划,以课题研究作为学科提升的源泉。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通过研究发掘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针灸新方法,制定合理的中医诊疗规范。同时,围绕建立“李氏按摩”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开展相应的工作,如:进行“李氏按摩”经验的收集、整理、挖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以文字性材料推出相关病种的“李氏按摩”诊疗技术规范;在现有的教材及教学设施基础上推出新版“李氏按摩”理论教材及新版音像学教材;以论文形式在相关期刊杂志发表,并主办“李氏按摩”培训班等以实现知识共享。
  3.科研任务指标上,在完成现有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再争取1项科研课题立项,每年度均有不少于2篇论文发表。相应措施包括鼓励科内职工参与临床科研工作并发表相关论文;科研情况与科室业绩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4.人才培养上,力争在“十二五”末科内博、硕士人员达50%,并在天津中医药学会占一席之地。相应措施包括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方案;鼓励科内人员进修培训及在职学习;加强与中医医院的学术交流。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