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中医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医科成立于建院之初,早期有名老中医郑静候、于东川等坐诊,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优秀人才。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14人,其中医师13人,护士1人,返聘专家3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名,中级职称人员4人,初级职称人员3名,医学博士2人,硕士1人。

中医科现有中医内科、针灸、按摩三个专业。

中医内科以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对于脾胃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病等的治疗上有一定诊治经验。

针灸专业可提供针灸、拔罐、走罐、频谱、中药熏蒸等治疗,擅长脑血管、三叉神经痛、面瘫、突发耳聋、颈肩疾患等,并在针刺减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平衡阴阳,调整气血,可起到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可治疗颈、腰间盘脱出(膨出)症,肩周炎,网球肘,各种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扭伤,半身不遂后遗症,落枕,小儿肌性斜颈等软组织损伤;并可通过按摩腹部治疗失眠、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高血压病等内科病证。

科室开展了多项院内外新技术,包括古方夹脊药罐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熏蒸治疗、小儿捏脊及腹部推拿治疗等。其中,古方夹脊药罐治疗是“三伏贴”的改良,避免了“三伏贴”易于发泡和过敏的不足,使用安全、疗效确切,主要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等疾患的“冬病夏治”。

正在筹划并申请开展的新技术有:针灸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频谱结合刮痧治疗颈肩疾患、艾灸疗法、穴位埋线减肥、穴位注射等。

中医科近年来一直承担天津医科大学5年制及南大医学院7年制研究生班中医学教学工作。科室完成论文2篇,等同于中华1篇,核心1篇。专业技术人员继教达标70%。2011年中医科有1项局级课题立项,并且尝试申报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在科研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学科发展上,努力将中医科建设成为特色突出、效益良好、人才梯队合理、人员素质优秀、医教研协调发展、富有团队精神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科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一、两个具有特色的治疗病种,使学科在天津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相应措施包括: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管理,量化科内考核指标;加强医德医风及学风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与储备将针灸人员送至中医一附院、市中医医院进修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了解针灸发展动态;储备一些中医内科、针灸、按摩专业的人才,为科室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专科专病建设。

2.医疗工作上,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带动科室业务的发展。相应措施包括确立围绕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核心的代谢疾患为主攻方向,并相应制定专科建设计划,以课题研究作为学科提升的源泉。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通过研究发掘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药、针灸新方法,制定合理的中医诊疗规范。同时,围绕建立“李氏按摩”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开展相应的工作,如:进行“李氏按摩”经验的收集、整理、挖掘、研究和推广应用;以文字性材料推出相关病种的“李氏按摩”诊疗技术规范;在现有的教材及教学设施基础上推出新版“李氏按摩”理论教材及新版音像学教材;以论文形式在相关期刊杂志发表,并主办“李氏按摩”培训班等以实现知识共享。

3.科研任务指标上,在完成现有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再争取1项科研课题立项,每年度均有不少于2篇论文发表。相应措施包括鼓励科内职工参与临床科研工作并发表相关论文;科研情况与科室业绩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4.人才培养上,力争在“十二五”末科内博、硕士人员达50%,并在天津中医药学会占一席之地。相应措施包括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方案;鼓励科内人员进修培训及在职学习;加强与中医医院的学术交流。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天津坐落于渤海之滨,拥有600年历史,是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被誉为世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位于天津西南方位,是一所以器官移植、急救医学、耳鼻喉学科为特色,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与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天和医院,后与中纺医院、邮电医院、恩光医院合并,于1956年更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院拥有床位1500多张,47个临床专业科室,其中5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市级研究所,拥有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站。医院年门急诊病人200万余人次。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50人,特贴专家34人,为国家级天津市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签约成为南开大学附属医院,承担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等六所高等院校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工作。十二五以来,共获批各级课题27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1项,取得科研成果265项,获批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各级科技奖项22项。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于1998年,在我国知名器官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学科规模与专业分工兼备,特色技术与服务理念并重的临床移植研究中心。是我国可同时开展成人及小儿肝脏、肾脏、心脏、胰腺、肺脏、小肠、胰岛细胞以及眼角膜移植的大规模器官移植中心,拥有床位200余张,工作人员300余人,累计完成肝移植手术突破万例,肝移植术后生存率达先进水平。先后协助22个省市近70家医疗单位开展首例肝移植。创立了移植相关乙型肝炎综合防治体系,使移植后乙肝再感染率从80%以上降至5%以下,使肝移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从2-3年延至长期生存,并牵头制定了该领域指南,突破我国肝脏移植瓶颈,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重症医学科是1974年由我国中西医危重病急救创始人王今达教授创建的急救医学研究机构,提出的“菌毒并治”新理论及脓毒症中西医结合“四证四法”治疗原则,至今具有指导意义。拥有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创办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国家级杂志,对脓毒症,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救治已达到先进水平,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是天津市重点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我国耳鼻喉专家林必锦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创建,1989年建立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国家人工耳蜗植入及内诊镜培训中心,学科设耳、头颈、鼻、鼻眼-颅底、鼾症,嗓音等8个临床亚学科及聋病、眩晕、鼻功能、嗓音、睡眠呼吸等12个研究室和检查室。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和下咽癌手术、喉部分或全切手术。心脏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普通外科、产科、妇科、泌尿外科、新生儿科、风湿免疫科、生殖医学科等众多科室发展势头良好,整形与烧伤外科、骨科、急诊科等在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中承担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医院在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大血管病变、脑血管病介入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股骨头坏死和血友病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整块法钬激光剜除膀胱肿瘤、显微镜下取精术、全膀胱切除再造、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支架内再狭窄、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等技术处于天津市先进水平。医院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是京津冀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医疗机构之一。先后获全国胸痛中心、天津市脑卒中中心认证,是天津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国家临床药师和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运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理念,构建“三医联动”的患者便捷就医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创新融合,创建多维度的患者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建成具备移动医疗、移动办公,区域协同、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流转等功能的互联网医院。医院拥有世界先进的设备,国内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梅奥医学中心、纽约大学医学院、UCLA、芝加哥大学等众多国际知名机构保持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医院拥有天津市国际诊疗中心,承接在津外宾的医疗保障,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十佳爱婴医院”、“第四届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天津赛区的定点医院等多项殊荣。医院新址位于天津市西南侯台风景区,主楼单体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0张。前景可待,未来可期,一中心人将始终坚持“生命之托质量为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携手共进、融合创新、锐意进取,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霉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疗
2025-08-07 18:20:42
霉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疗
眼药水流到喉咙里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2025-08-05 12:07:53
眼药水流到喉咙里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是什么原因​
2025-08-05 15:15:53
药物导致的听力下降是什么原因​
熬夜对心脏有哪些危害​
2025-08-05 09:27:46
熬夜对心脏有哪些危害​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