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该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3年5月,位于郎溪县人民医院新病房楼2楼西侧,是一所集中收治各类危、急、重患者的综合性ICU.科室面积500平方米,设计合理,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通风采光条件优良,共设有床位12张,目前开放床位8张。科室每床配有微量注射泵2-3台、肠内营养泵、输液泵、BeneView 多功能监护仪1台,并配有瑞士HAMILTON呼吸机5台,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1台,免疫荧光检测仪1台,亚低温治疗仪1台,血液灌流器1台,振动排痰仪1台,深静脉血栓防治仪1台,电除颤、床边心电图1台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目前医护人员共18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高年资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6名,是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团结协作的优秀医疗团队。科室常规开展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液净化、支气管吸痰、支气管镜检查、机械通气、心肺脑复苏、颅内压及膀光压监测、CVP及有创血压监测等技术。开科2年以来共收治各类危急重病人千余例,抢救成功率达75%以上,成功救治了多器官衰竭、严重多发伤、ARDS、各类中毒及脓毒血症等重症病人,成功救治2名百草枯中毒病人,获得社会的高度评价,为该县的重症医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更加快捷高效的抢救危重症患者,该院自2015年10月起将重症医学科与急诊科合并,成立急救医学科,为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工作形成了一条顺畅的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已成为全县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全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心。

医院信息
郎溪县人民医院建于1949年,现已发展成为占地6万余平方米,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一座新型“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是郎溪县医疗临床、教学、科研和康复中心。医院拥有500多名职工,其中主任医师l名、副主任医师24名、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0余名,年门诊量近27.6万人次,收住院病人20689人次,医疗工作量居全县之首。2013年4月伴随着医院新住院大楼的落成,医院购置了一大批先进设备,拥有磁共振、全身16层螺旋CT、大型数字化X光机(带DSA)、电子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DR)、高分辨率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数字化电子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胆道镜、数字化视频脑电地形图诊断仪、高清腹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镜、体外震波碎石机、呼吸机、中心监护仪、麻醉机、胎儿中心监护仪、手术显微镜、高频电刀、关节镜等大型设备l00余台件,广泛开展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和各类各级较为复杂的手术,医疗服务质量在全县居领先水平。14层新病房大楼的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住院条件。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二个医疗单元。设十一个病区和一个急救中心(120绿色通道)及血液透析中心、体检中心和重症医学科。分设重症医学、内、外、妇产、儿、骨、感染、眼、耳鼻咽喉、中医、口腔、皮肤等10余个临床科室和普外科、腹部外科、肿瘤、胸外、肛肠、脑外、泌尿、骨科、妇产科、内科、心血管、血液、内分泌、肾脏、呼吸、消化、神经、新生儿、肝炎、肺结核、急救、麻醉与复苏、眼、耳鼻咽喉、口腔、颔面、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针灸、理疗、皮肤性病等三十多个临床专业,并设有影像中心(CT、放射、磁共振)、内窥镜中心(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特诊中心(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脑电)、检验中心(临床检验、生化检验、中心血库)和病理等诊断科室,并与全国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开展横向联系,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和更加可靠的后续治疗保障,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齐全的特色科室、可靠的诊疗技术,满足了广大病员的诊疗服务需求。医院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阳光郎医、温馨服务”的理念,奉行“科技兴院、服务至上、以人为本、文明行医”的信念,竭诚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推荐阅读
吃螃蟹能喝茶吗
2025-07-02 17:34:58
吃螃蟹能喝茶吗
新生儿黄疸反复要查什么
2025-07-02 12:39:54
新生儿黄疸反复要查什么
睡眠不好挂什么科室
2025-07-04 12:30:37
睡眠不好挂什么科室
吃布洛芬能喝酒吗
2025-07-01 12:27:41
吃布洛芬能喝酒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