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耳鼻咽喉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目前科室设有床位62张,人员结构包括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12名。中级以上护理人员5名。

年门急诊量400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1700人次,年手术量1200余台次。现已建成集临床医疗、医学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亚专业学科齐全、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和专科人才培养基地。该科室于2000年被确定为甘肃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07年被确立为卫生部首批耳鼻咽喉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10年该科室被指定为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于1997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鼻内镜诊疗技术。添置德国Leica显微镜并开展了精细的鼓室探查及听骨链重建等中耳显微手术,先后购置德国Storz鼻内镜手术系统,美国Stryker手术系统及德国Explorent咽喉及耳显微手术器械,开展鼻内镜鼻腔鼻窦颅底手术,中耳内耳及侧颅底手术,咽喉及头颈肿瘤手术, 部分业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西北聋病资源库和甘肃省新生儿及0~7岁儿童听力学数据库,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集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为一体的听力保健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该科室承担的兰州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于2009年被评审为甘肃省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现为兰州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硕士及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已毕业硕士11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9名。科室附设有耳鼻咽喉研究室,涵盖听觉生理、临床解剖、组织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结合中国西北地区的实际,开展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主持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面上项目2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研究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甘肃省科研项目19项,共获资助150余万元。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甘肃省医学科技奖5项。科室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Acta Otolaryngologica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

该科在2010年被甘肃省卫生厅确定为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下设有耳显微外科中心、人工耳蜗植入中心、临床听力中心、聋病资源库及耳内科等亚专科,中心由8名耳科医生负责疾病诊断及治疗,5名听力师均取得国家听力执业考试合格证书,中心配备有丹麦Madsen纯音测听及声导抗仪,美国Smart诊断性听性脑干反应仪及耳声发射仪等全套听力设备及儿童听力诊断设施,目前已在全省建成听力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的较完善的防聋体系,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心配备有西班牙ICS Chartr 200眼震电图仪可以对眩晕等内耳前庭疾病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耳鼻咽喉科专业业务开展情况

1. 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

经甘肃省卫生厅严格审查批准将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设在兰大二院。该中心下设有耳显微外科中心、人工耳蜗植入中心、临床听力中心、聋病资源库及耳内科等亚专科,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隔音集成系统,配备多频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视觉强化,游戏测听,纯音测听等听力学检测仪器,可以开展全套听力学检测。集合耳科学、听力学、儿童保健等多科室优势,建立了集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听力障碍诊断和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于一体的专门机构,制定了适合该地区实际的听力筛查、诊断、治疗干预及康复流程。随着全省范围内听力障碍诊治的规范运行,中心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集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为一体的听力保健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了听力学联合基因筛查的“甘肃模式”,目前这一创新模式正在全国逐步推开。

2. 耳鼻咽喉内镜诊疗中心

科室以鼻内镜、耳内镜、喉内镜及气管食管内镜为依托,实现了耳鼻咽喉疾病的微创诊疗模式。以鼻内镜技术为支撑,以常规鼻内镜诊疗技术为重点,提高鼻中隔偏曲、鼻-鼻窦炎及鼻腔肿物的治疗效果,重视鼻内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展鼻内镜鼻颅底及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开展经鼻腔泪囊造口术、视神经管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垂体腺瘤摘除及其他鼻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拓展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延伸应用。提高气管食管内镜的治疗水平,在急难危重的气食管异物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利用耳内镜及喉内镜的优势,提高中耳疾病和嗓音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 人工耳蜗植入中心

科室以甘肃省听力障碍诊疗中心为基地,以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依托,集听力评估、编程调试、康复指导于一体,建立了规范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模式。针对人工耳蜗工作的高度专业特点,与人工耳蜗制造商建立协作关系,开展人员培训和技术合作,配备了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和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术前听力学诊断、评估和影像学诊断方面发挥该院的技术优势,在术前评估及术后开机调试和言语训练方面,形成了科学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形成耳聋早期干预的有效模式,完成听力语言的高效康复。对于术后患者,调试康复训练组对每一位患者反复多次调试程序并配合言语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中心承担着甘肃省卫生厅“听障儿童救治项目”,通过申请政府救治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大病救治,配合个人自助等措施,目前累及完成电子耳蜗植入手术120余例,确保了听力筛查后听障儿童的有效干预。

4. 耳显微外科中心

针对引起传导性聋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断和治疗,开展多种提高听力的功能性手术。目前已完成鼓室成形术、联合径路完壁式手术等中耳炎手术2000多例。先后开展了耳硬化症镫骨切除人工镫骨手术,颞骨内面神经疾病行面神经全程减压及面神经肿瘤切除及神经移植术、颞骨肿瘤行颞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颈静脉球瘤切除术、先天性外耳与中耳畸形的一期成形和听力重建等手术。针对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成功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形成了听力障碍的手术干预特色。

5.小儿耳鼻咽喉诊治中心

针对小儿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疾病的疾病谱及特点,组建了专业的小儿耳鼻咽喉诊治中心,逐步形成了从急救、麻醉、手术、围术期护理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专业队伍,从预防、治疗和保健等方面全面提高了小儿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治专业水平。特别是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达到了较高水平。开展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针对小儿先天性疾病开展微创治疗,完成腮裂瘘管、先天性胆脂瘤、喉部乳头状瘤、喉蹼及淋巴管瘤的有效治疗。

6. 咽喉及头颈外科中心

咽喉科及头颈外科学方面针对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及头颈部肿瘤积极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开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监测诊断和外科治疗,通过呼吸辅助和手术方法解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强化头颈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广泛开展全喉及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根治性及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提高喉全切除术以及胸大肌皮瓣、胸三角肌皮瓣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和重建下咽,开展喉切除术后气食管发音功能的重建手术。

7. 耳鼻咽喉研究室及聋病资源数据库

耳鼻咽喉研究室涵盖了听觉生理、临床解剖、组织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针对该地区先天性耳聋的高发状况开展了分子生物学诊断,利用遗传学原理进行耳聋的防治。目前已经建立了涵盖西北地区的耳聋遗传资源库,重点开展了常见耳聋相关基因如线粒体基因mtDNA 1555A-G突变、GJB2基因以及SLC26A4的分子诊断,可以对25%的聋病患者做出及时准确的遗传学诊断,其结果可用于指导治疗、预防、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已绘制出西北地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的流行图谱。建成甘肃省新生儿及0~7岁儿童听力及聋病基因联合筛查资源库及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兰大二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拥有甘肃省儿童医院。近年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以院本部为核心,按照“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管理、集成化运营”的医院集团发展思路,与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合作成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泰分院,定西市人民医院也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成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分院。 医院前身为1928年建立的兰州中山医院,1932年成为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的教学医院,是甘肃省最早建立的公立医院。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附设医院”,1948年更名为“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从兰州大学分出独立建院,更名为“兰州医学院附设医院”,1959年成立“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随兰州医学院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院本部占地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8.1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000余人。开放床位2200张,2014年门诊量达128万人次、年急诊量7万人次、年住院人数8.6万人次、年手术4.1万台次。医院设有24个行政职能处室,内设近80个行政科室,设有12个临床医学中心、9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133个亚学科、68个护理单元。康泰分院占地面积167.7 亩,核准床位256张,实际开放243张,现有职工242人,住院部设有16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护理单元。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病床编制16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50张。内设42个临床医技科室。老院区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新院区占地面积155.22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2014年门诊量54.5万人次,出院病人25700人次,手术病人5300多人次,医院现有职工9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1人,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定西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13人。医院人才济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优秀专家7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主编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一层次13人);省“555科技人才工程”人选17人(一层次5人、二层次12人);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9人;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2人;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21人;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43人;院级亚专业学科带头人125人;中华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会常委、委员以上85人;各种专业杂志编委100余人;甘肃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68人。 医院拥有5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血液病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泌尿系疾病临床医学中心);11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肝胆胰外科、骨科、院后急救医学专业、神经内科、消化内镜治疗中心、肾病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小儿重症医学、麻醉科、皮肤科);1个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1个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中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普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耳鼻咽喉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初级创伤培训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外科学培训基地、卫生部专科医师急诊医学培训基地、“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师培训项目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白内障手术培训基地);8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是甘肃省听力障碍诊断中心、甘肃省眼科疾病干部保健中心以及中国西部首家“内镜培训基地。在上世纪30年代医院就是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的教学医院,现为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和1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博士后、博士、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型)和学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院硕博研究生480余人,本科生590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125人,教授50人,副教授106人。2014年全年获准立项91项,争取经费近600万元。获奖2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厅局级14项。全年共发表论文416篇,其中SCI 60篇,CSCD 149篇,申请专利22个,著作42部。医院拥有总价值达6亿余元的大型高精尖检测、诊断、治疗设备,包括伽马刀治疗系统、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宝石CT、直线加速器、数字胃肠机、体外震波碎石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大型自动化生化仪、ECT、流式细胞仪、准分子激光仪等国际一流医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诊疗手段,促进医院诊疗水平。近年来,医院成功应对“汶川特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甲流、“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岷县璋县地震”、“甘南合作(玛曲)8.7重大车祸”等多起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卫事件的医疗救援应急处置预案,安排部署对灾区伤员的救治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医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与民政部门协作开展“明天计划”,救治孤残儿童;2007年首家承办卫生部&拜耳公司“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师培训项目)项目;2008年,与方大集团兰州市慈善总会共同成立“方威基金会 - 兰大二院宁养院”,帮助甘肃省内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是“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修复行动)项目的合作医院;2009年被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情暖西部.女性阳光基金甘肃行”选定为唯一定点合作医院;是“爱在,希望在”多吉美援助项目的指定医院;2010年参与民政厅“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活动”项目;2012年,与国际奥比斯眼科飞行医院携手,为甘肃省80多位眼疾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并培训带教百余名眼科医生;甘肃省十大惠民工程贫困听障儿童救治工程;2014年参与省委统战部2014光彩陇原行暨智惠陇原行活动。80多年来,二院人坚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之精神,秉承“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院训,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科学发展,朝着建设一所面向全国,辐射西北的研究型、创新型、综合型的现代化、数字化医院而扬帆远航。
推荐阅读
一受凉就痛风发作怎么办
2025-09-10 18:01:53
一受凉就痛风发作怎么办
老年人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2025-09-07 14:11:42
老年人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烧伤后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
2025-09-06 12:39:13
烧伤后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2025-09-10 11:49:04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