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肾病科

肾病科始建于1976年,在开展常规肾脏病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上,于1982年在全省医院首家开展常规腹膜透析工作,1992年开展血液透析及血管通路建立等工作;2003年开始率先在省内开展肾脏活检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经过30余年的成长,现有人员组成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以下6人、硕士生导师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 80%以上为研究生学历,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发展壮大,现承担该省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及疑难杂症、危重病的救治工作以及全省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医师的专科培训和指导工作;为兰州大学临床肾脏病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学术水平及专业技术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科室具备完善的肾脏病疾病诊疗体系及肾脏病临床药物试验管理制度,承担肾脏内科常规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疾病的诊疗、人工肾替代疗法及肾脏疾病基础理论的科研、教学等工作,特别是在难治性肾病,危重急性肾衰竭的救治、药物性中毒、继发性肾脏病(包括狼疮性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及高血压肾损害等)、肾移植相关内科诊疗,慢性肾衰竭的血液净化一体化治疗、血管通路建立等领域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年门诊量达11000余人次,年均住院病人约1000余人次,每年完成肾组织活检诊疗术及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等介入诊疗手术500人次左右,常规化开展的临床病理诊断技术成熟和完善;同时完全能满足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的条件需求,具备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和高质量科研能力。

该专业血液透析中心1992年起规模化开展血液透析工作,现已发展为有30余台各型进口血液透析机(HD)、血液透析滤过机(On-line)、持续式血液净化装置(CRRT)、血液灌流机、结肠透析机、血管内瘘治疗仪,透析器复用装置及国产最先进的血液透析专用双级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等设备:同时具备抢救急、危重病人所具备的配套设施及应急处理能力。目前血液净化中心除常规开展各种血液透析模式及腹膜透析、腹水浓缩回输等血液净化技术,同时积极配合全院各相关科室共同开展危重疾病患者CBP的抢救技术及脏器移植工作。近期又常规开展了小儿血液透析,最小年龄为5岁。年透析病人达12000以上人次,在省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血透室医护人员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新业务的开展,透析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透析病人逐年增加,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透龄最长13年以上。

科室注重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坚持“以德育人”的方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系统缜密的科研思维。加强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的同步发展,培养出一批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术精湛,临床科研并重的硕士研究生和青年骨干人才。同时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示范作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产生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制定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各项科研资助及奖励制度,极大的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近5年科室发表正式期刊论文40余篇,主持全省学术会议4次,完成省厅及兰州大学科研课题8项,获专利成果两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现承担省厅及兰大在研科研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正规医学教材编写四部。

科室负责联合省内其他医院于1991年、1995年、2002、2006年成功地举办了四届甘肃省肾脏病学术交流会,2000年举办了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肾脏病学术交流会,2008年先后主办了第三个世界肾脏病日甘肃省宣传活动、甘肃省肾脏病2008学术年会暨首届血液净化论坛,2011、2013又两次成功主办“兰州.西部血液净化论坛”,并成功组织完成了三届省级“中华医学会ESRD血液净化新技术、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2010年8月特邀请陈香美、刘志红、侯凡凡三位院士为主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11人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危重症伤员的会诊及学术交流。

科室医护人员多次参加过甘肃省、西北五省区以及中华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中华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论坛,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学术年会、血液净化论坛及国际肾脏病学术研讨会议;接受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国家肾脏病医学诊治进展高级医师提高班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培训班》的学习;近年曾多次组织并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参与完成新药临床试验30余次,做为牵头单位完成药物临床试验6项。

学科技术发展展望及发展策略。在未来的发展中,力争瞄准学科国际发展前沿,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重大问题,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力争在新型血液净化技术、肾移植、肾脏病理诊疗研究及代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形成更突出的医疗及科研特色,获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力争转化1-3项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转化良性循环,增强学科自我发展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积极申报并推动血液净化专业,急性肾损伤方向、代谢性肾病方向、原发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等亚专业学科的同步发展,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科室工作,有计划的选拔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优化梯队人才结构。加强学术交流,扩展合作渠道,争取更多科研合作,不断提高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力争使学科整体实力保持领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由肾脏住院病区、血液透析中心、腹膜透析区和结肠透析治疗室及肾脏病实验室(筹建中)组成。目前设立35张常规病床,每天均设有副高职以上专家门诊接诊。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始建于1948 年,前身为“国立兰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4年随兰州医学院独立建院,命名为“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59年命名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并入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3月7日托管酒钢集团兰泰医院,定名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5年1月6日合并原兰州兰电电机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成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西站院区(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中心)。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余约17.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306张,年接待门、急诊患者96.12万人次,住院患者6.0万人次,年手术量1.49万例。现有在岗职工3096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50人(其中正高1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厅级领军人才45人。拥有大型高精尖检测、诊断、治疗设备500余(件)。医疗实力雄厚,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心血管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甘肃省心脏中心、甘肃省辅助生殖临床医学中心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殖医学与胚胎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和10个省重点专业学科。甘肃省心血管医院、甘肃男科医院、甘肃省眼科复明中心、甘肃省糖尿病咨询中心、甘肃省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甘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均设在此。医院现已挂牌为美国儿童“心连心”组织中国合作医院、德国心脏中心(柏林)甘肃省合作医院、美国“小红巾”联盟签约合作医院。科研力量雄厚,多年来申报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省部级等众多科研课题,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现有博导21人,硕导75人,近5年来培养硕博士医学人才近800名。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麻醉学、护理学五个本科专业,20个教研室承担兰州大学、甘肃省卫生职业学院、平凉医专、河西学院医学专科部等院校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任务.每年开展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接受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进修人员。派出多批技术帮扶小组和医疗队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工矿职工医院开展义诊、医疗帮扶,为基层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圆满完成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交付的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治任务,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院现已成长为甘肃省一流的医院,先后获得原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甘肃省首页 妇幼保健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一大批荣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始终将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从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合理收费等社会关注、患者关心的问题出发,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内涵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医院社会效益提高。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而努力奋斗。
东岗院区 西站院区 本部 体检中心
推荐阅读
化痰的雾化药有哪些
2025-07-06 12:11:31
化痰的雾化药有哪些
手腕骨质增生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08 17:07:38
手腕骨质增生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人驼背能绑直吗
2025-07-06 11:06:29
老年人驼背能绑直吗
屁股特别疼怎么了怎么办
2025-07-04 12:14:34
屁股特别疼怎么了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