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症监护室

该院重症医学科(ICU)始建于2007年9月,原隶属麻醉手术科,位于该院内科住院部13楼北区。2010年9月独立建科,与兰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为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合作科室,原位于该院内科住院部13楼。2015年3月搬入门诊外科楼6楼,当时开放床位7张。2017年3月启用净化病房,位于门诊外科楼5楼,开放床位7张,科室占地面积近400m2。主要集中收治全院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高效的抢救治疗工作,为全院危重患者救治提供有力保障。科室拥有进口多功能无创、有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测仪(BIS)、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仪(ETCO2)、除颤仪、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机、纤维支气管镜、临时起搏器、多功能翻身气垫床、振动排痰仪、床旁彩超、血气分析仪、床旁快速检验仪等完备的脏器支持设备。熟练开展从常规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到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再到电阻抗心动描记法(ICG)、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等完善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开展缓慢持续超滤治疗心衰、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治疗技术;开展了从鼻导管、面罩,到经鼻高流量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等完备的氧疗呼吸支持技术;开展了经鼻留置胃管、经鼻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等完善的肠内营养管饲途径,结合PICC静脉营养形成了完备的营养支持技术;开展了CRRT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吸附、人工肝(DPMARS)等血液净化技术及脏器支持技术;开展了床旁颅骨钻孔脑室(颅内血肿)穿刺引流及颅内压监测技术、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微创胸腹腔引流、床旁微创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等微创技术;开展了床旁超声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超声定位穿刺等技术;可随时进行各类危重疾病的抢救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支持。护理方面秉承“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结合患者专业的重症护理,细致的生活护理,耐心的心理护理,专业的中医辨证施护。

科室团队: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4人,重症医学专科医师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2名,获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合格证(5C证书)6人;重症专科护士17名,其中本科学历14名,主管护师1名。

诊疗范围:

已涵盖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心衰、肾衰、呼吸衰竭、凝血功能衰竭、胃肠功能障碍等)、手术并发症患者、严重创伤、各型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化学药物中毒、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等。

优势病种: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在西医脏器支持技术的支撑下运用中药汤剂、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针灸等中医疗法,在危重病人中枢功能保护、神经功能恢复、肠道功能保护及恢复、重症胰腺炎、脓毒血症等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大幅度节约了医疗费用。在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技术续贯治疗AECOPD,中药配合血液净化综合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机械通气配合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重症脑损伤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新技术新业务:

拥有完整的监测系统,可以对病人各系统进行24小时的连续监测和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CVP监测,Swan-Ganz导管监测,PiCCO监测,无创心排监测,ETCO2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血气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监测等;可以对病人呼吸、循环、肝肾等系统进行连续支持治疗,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现开展经皮穿刺微创气管切开、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呼吸机治疗呼吸疾病、肺复张、俯卧位通气、Swan-ganz、PiCCO导管、ICG血流动力学监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床旁超声、床旁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微创胸腹腔引流等多项危重病领域的新技术。

科研成果:

科室现在研甘肃省科技厅课题1项,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课题1项,校内中青年基金课题1项,院内中青年基金课题3项;合作参与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与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课题多项。

服务理念及特色护理:

秉承“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给患者专业的重症护理,细致的生活护理,耐心的心理护理,中医护理方面提倡辨证施护,中药保留灌肠护理、鼻饲中药汤剂护理、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按压,达到从新的层次和角度治疗护理危重患者的目的。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甘肃中医学院畅家巷门诊部,1991年由省委、省政府投资建设的2万平方米医院住院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2014年3月由国家和医院共同投资建设的2万平方米的新门诊外科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新门诊外科大楼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就诊环境与条件。医院目前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主要承担甘肃中医大学的临床教学任务,为社会民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并开展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医院现有兰州本部及皋兰、西固两个分院,一个社区专家门诊。现有职工927名,副高以上专家112名。开设床位1000张,设有38个临床科室,32个护理单元,7个医技科室。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四个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承担实习生350人,进修40人;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承担规范化培训医生40人,全科医师培训40人。现有2个博士点和12个硕士点,设有7个临床教学教研室。自1991年建院以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甘肃中医药大学以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 医院各项工作有了快速发展。2013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甲复评,2010年、2012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精神文明单位。25年来,医院业务量保持着持续增长。到2015年,年门诊量达到40万人次,出院病人达到2万人次。医院多个中医药专科优势明显,以针灸、骨伤为代表的中医药特色治疗,心血管、脾胃病及儿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形成明显专业优势;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治水平。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把 “患者需求至上”的照护体系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提升服务品质、降低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抗生素和药品比例,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十分重视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医思想,建成9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汇集37位名老中医成立了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思路,中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医院在全国的同级同类医院中,门诊治疗费用、人均住院费用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医院现有国家卫生计委重点专科(针灸、心血管)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针灸与心血管)4个,省级重点专科(精神心理、肾病、消化、呼吸、护理、肛肠)6个。甘肃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传承基地与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为我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自国家确定“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医院积极响应中医药“走出去”的号召,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国建立了岐黄中医中心,在当地开展中医诊疗和中医培训,医院近年并接受乌克兰、俄罗斯、法国医护人员或中医爱好者来医院研修的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为慕名而来的外籍患者提供传统的中医诊疗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医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自身环境和文化建设,为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我们在就诊大厅设置了钢琴,聘请医院隔壁甘肃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每天为患者演奏钢琴,既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积极开展便民惠民活动,为外地就诊患者提供他邮寄化验单、药品等服务,医院良好的就诊环境不仅改善了医院形象,同时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了就诊人群的素养,民众对医院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北院 本部 西院
推荐阅读
神经性偏头痛有什么症状
2025-09-08 15:18:00
神经性偏头痛有什么症状
电钻声会让胎儿震聋吗
2025-09-07 17:43:38
电钻声会让胎儿震聋吗
肺炎衣原体感染都有什么症状
2025-09-06 13:48:40
肺炎衣原体感染都有什么症状
胃肠感冒有哪些表现
2025-09-06 20:09:13
胃肠感冒有哪些表现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