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骨科成立于1973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骨外科模式。

骨一科多名医生有在国内知名医院交流、进修、学习的背景。年均门诊12000人次,年均手术量600台次,临床规模位居平凉市骨科系统前列。科室人员多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平凉市分会骨科学会副主委、常委、平凉市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

现共有医护人员2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2人。在学科带头人---华亭市知名骨科专家孙传祥副院长及科主任高健强的带领下,在骨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骨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0年被平凉市医专、省中医学校等单位确定为定点教学科室。

目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开展了个体化的诊治程序。近年来医院骨科已形成以创伤骨科为主干,关节外科、脊柱外科为特色的专业的学科体系。擅长各种严重复杂骨关节创伤的急救和手术治疗,应用各种现代内固定手术技术和材料,获得满意疗效,在骨盆、髋臼、四肢骨折及复杂性难治性创伤及骨折不愈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了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正规化治疗,每年实施各种关节置换手术40余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翻修手术1例,采用人工关节技术成功给一下肢短缩畸形6cm的患者,实施患侧肢体延长术。为大量的颈肩、腰腿痛、腰椎管狭窄、脊柱滑脱,脊柱骨折等患者解除了病痛,目前开展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椎间盘摘除术、椎间融合术、椎管减压术,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公开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县、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

骨二科是医院为实施特色发展计划,做精做强创伤骨科,于2013年6月在原骨科基础上分设而成。现有医护人员18名,医师8人,护士1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开放床位62张,设有重症监护室,抢救室。

骨二科在脊柱骨折、骨与关节、颅脑损伤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技术达到同级医院领先水平。开展骨科、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常规开展四肢骨折、骨与关节损伤内固定术,脊髓损伤合并腰椎骨折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及内固定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颅脑损伤大骨瓣碱压、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锥孔碎吸引流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骨瘤切除术,颅骨缺损成形术,周围神经探查松解术,脑膜膨出修补术等。

公开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县、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

医院信息
华亭县人民医院的前身是1950年8月成立的县人民卫生院,院址在县治正街(今农业银行址),始有工作人员3名。1951年2月,卫生院迁入县治正街教育局(今东华小学址)。1953年8月,开设简易病床5张。1954年,在县治西巷(今县一医院址)划拨地基5亩,修建砖、土、木结构平房7间288平方米,门诊部迁入新址。1955年9月,卫生院在山寨回族自治区成立了医疗站。1957年,卫生院修建住院平房140平方米,开设简易病床(土炕)11张。1958年 5月,华亭、崇信两县合并,人民卫生院改为华亭县东华卫生院。9月1日,又更名为华亭县东华医院。1959年1月19日,华亭县东华医院改称平凉市华亭医院,3月10日,正式定名为平凉市华亭人民医院。1962年3月,平凉市华亭人民医院改名为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县一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开设9个科室;住院部开放病床16张。1968年5月10日,成立县一医院革委会。 16日,县一医院革委会易名为华亭县第一人民卫生院革命委员会,并纳并了卫生防疫保健站。1971年,新修门诊10间588平方米,病床增至35张。1972年11月,改称县一医院革委会。1973年,医院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1975年3月,医院新建2层住院楼642平方米,病床增至83张。1978年10月,县一医院革委会撤销,复称县一医院。1979年,医院新增五官科、急诊室,并组建了内儿科和外妇科两个护理部,全院职工增至67人。1983年5月,开设传染病床32张。1985年底,开放病床114张,分内儿(含中医)、外妇l含骨伤)和传染3个病区。全院职工达到131人。1989年,实行院(站)长负责制。1993年1月,建成五层住院楼竣工使用,院部始设儿科、内科、妇产科、外科,床位计划增至202张,实际开放150张。1996年,医院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在医院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制定了“医德奠基、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医疗第一”的办院宗旨;“抓管理、培养人、添设备、变环境”的运行模式以及“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竞争意识。1997年,成立了病理科。5月,县政府确定县一医院为“窗口行业文明示范点”。9月,省卫生厅“爱婴医院”、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先后通过评审,随后给予命名。 12月,“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命名。1998年7月,建成标准化制剂室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中医学校教学医院。1l月,外科、骨科剥离分设。1999年,县政府确定县一医院为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推行院长负责制。8月,县一医院出台了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方案。10月,县级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给予肯定,并在县级医院推广。11月12日,县政府办公室批复挂牌成立华亭县急救中心。至此,县一医院综合实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全县医疗、康复、急救中心。2001年,成立东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县一医院管理,2004年脱离。2003年3月,县委、县政府卫生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批准医院改扩建总体方案,改制3户国有企业,扩增土地5968平方米实施医院南扩,新建门诊、医技等业务用房,至此医院总占地达到28.8亩;并通过职工集资、招商引资等方式购置CT、C臂、数字减影胃肠机、腹宫腔镜、彩超等大型设备;至2008年,先后建成医技楼、门诊楼、传染病楼,改建住院部,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0239平方米。随后,增建信息化管理HI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中心供氧、床头呼叫、电梯等医用设施,建成标准化药库,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召开第二届职代会,讨论和审议出台了《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方案》、《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轮训进修方案》,转变服务理念,增进管理水平,全员全面开展脱产轮流进修学习。是年,荣获全省护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开辟西安、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学术交流,脱产学习路径,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科室主任整体在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轮训,科室护士长整体在解放军宝鸡三院轮训。是年,荣获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7月,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复审命名,省卫生厅批准编制床位由180张增加至288张,但实际开放330张。全院职工整体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三级医院有组织地考察学习管理和服务经验。是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荣获“五一巾帼奖”称号。7月,在全市同级医院率先购置磁共振,投入使用。12月8日,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县一医院迁建,在县城西区新建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技术力量雄厚的县级综合医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4月,县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了县院整体迁建规划蓝图。确定总投资1.4亿元,建设面积42355平方米,两年建成一所人性化、现代化、园林式的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综合医院的总体思路。
推荐阅读
睾丸素缺乏的症状是什么
2025-07-16 11:07:42
睾丸素缺乏的症状是什么
哮喘缓解期怎么治疗
2025-07-15 19:13:15
哮喘缓解期怎么治疗
清肺养肺润肺的食物有哪些
2025-07-13 21:18:36
清肺养肺润肺的食物有哪些
杏贝止咳颗粒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2025-07-13 19:35:23
杏贝止咳颗粒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