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系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入选国家疑难心血管病提升工程,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985工程II期、III期重点建设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病医疗救治中心和胸痛中心,湖北省房颤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科于1972年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三级学科建制。自独立建制以来,以临床为本,全面开展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同时注重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临床诊疗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并已搭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三位;造就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敬业爱岗、奋发有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了承担国家和湖北省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专科。

该学科由心内I科(冠心病I病区)、心内II科(冠心病II病区)、心内III科(心律失常中心)、心内IV科、心内Ⅴ科(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暨心衰中心)、心内VI(疑难复杂病变介入诊疗中心)、心脏监护病房(CCU)、心功能科、心导管室、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模式动物中心、《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组成。开放床位350张,医教研队伍290余人,年门诊量约17万人次,年出院人数约1.2万人次,年均手术量约万余台。

心内科目前在编工作人员292人,包括医师108人、护理人员157人、医技人员7人、研究人员2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05人,具海外留学背景30余人。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和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等。学科组织牵头制定专业指南2项、参编27项。

该学科能够开展心血管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造影、核素显像定量评估心肌血流灌注等检查。同时该学科配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体外肺膜氧合仪(ECMO)、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血管内超声诊断仪(IVUS)、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仪、冷冻消融仪、高端血管造影机、PET-CT/MR影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

该学科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心血管病防治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重大条件平台项目、武汉市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等各类项目200余项,在Nat Med (IF 30.641)、Circulation(IF 23.054)、Physiological Reviews(IF 24.014)、J Am Coll Cardiol(IF 18.639)、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5.6)、PNAS(IF 9.58)、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9.544)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近50部,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一项。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该院心血管病学排名全国第三。

特色诊疗

以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的诊疗为优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为特色。在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 心律失常介入诊断与治疗

(1)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侵入性心内电生理检查;

(2)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希式束生理起搏等;

(3)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防治各种恶性心律失常;

(4) 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RFCA):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颤触发灶消融等;

2.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和 CRT-D);

3.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旋磨术、准分子激光销蚀术等(SCA和PCI)治疗冠心病,尤其是疑难复杂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4.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5.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6.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

7.肾动脉狭窄的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8.心肌病的起搏治疗及化学消融;

9.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心脏病;

10.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11.难治性高血压病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

业务范围

该学科重视对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历程,已打造出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入方法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水平国内先进,部分领域国际先进。

学科开展的特色诊疗技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狭窄的球囊成形治疗,年均开展例数不断增加,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开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复律技术、三维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冠脉光学断层扫描(OCT)、准分子激光消融术、希氏束起搏技术、准分子激光消融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其中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术独步国际;2017年成立疑难复杂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主攻复杂疑难心脏介入手术,其医疗辐射能力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立于1923年,是湖北地区首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0年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1名,2020年中国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前20、科技产出排名全国医院第3名。医院有首义、光谷、洪山等多个院区,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127个,位居全国前列。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2021年医院门诊量580万,位居全国第8,开放病床5200余张,位居全国第10。心、肾、肺移植例数分别位居全国第4、2、7位。主院区(首义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开放病床3500张,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PET/CT、PET/MRI、Revolution CT、大孔径静音MRI、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东院区(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化和国际化标准建设,开放病床1700张。洪山院区是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以人为本的花园疗养胜地、面向未来的国际研究基地,规划于2022年底建成。汉南院区致力于打造中部唯一、全国第四家重离子医院,以重离子医学中心为优势,建设治疗中心、医学中心、工程设备中心和数据同步交流中心。在职职工7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千名,包括中央“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等知名专家和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4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口腔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8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12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1400余名住培医师、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获评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最美大学生”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医院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心电生理、消化病学、中药药剂)、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2个专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精神心理、放射与治疗、慢性肾病、眼耳鼻喉)、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设有包括心血管病、眼部疾病、消化疾病微创诊疗、生殖医学、精神疾病、肾结石等7个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抑郁症、临、腹膜透析、复杂食管疾病等3个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肾病、消化内镜、超声、精神病、神经外科、眼科、变态反应、健康体检等多个湖北省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医院。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免疫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湖北省发改委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医院,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近30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医院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亮相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多篇原创科技论文发表在《柳叶刀》《自然》《科学》《循环》《美国科学院院报》等世界顶级杂志上。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位居全国第6,SCI论文数位居全国第15,心血管内科学科活跃度位居全球医院第4,统计源论文数位居全国医院第4,科技产出位居全国医院第3,4大学科位居全国前10。人工智能助力医疗,研发“内镜精灵”引发国际关注。新冠疫情科技贡献排名全球医院第3。把公益性鲜明地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立托管、联合、协作、合作与支援“五位一体”的医联体模式,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医院医联体单位已达82家,4家托管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医联体建设成果,获得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基层群众广泛“点赞”。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倾注全部力量,投入4000张床位、5000多名医护,负责10条战线的抗疫工作,在首义院区、光谷院区、武昌方舱、武体方舱4大抗疫主战场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5510人,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医院又先后受命驰援黑龙江、吉林、北京、香港、新疆等地,参加各个层面的抗疫工作,获得高度赞誉。“全力以赴回报每一份性命相托,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引领者,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战疫大考中凸显初心、勇担使命,在护佑生命健康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代表全体“人民人”,发出铮铮誓言。一所百年老院,一个新的世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这艘医疗巨轮正扬帆远行。让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劈波长江、扬帆大海、奔向一流!
东院(光谷院区) 主院区(首义院区)
推荐阅读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进行哪些运动​
2025-07-15 16:10:31
帕金森病患者可以进行哪些运动​
真菌感染脚痛不能走路怎么办
2025-07-13 15:09:06
真菌感染脚痛不能走路怎么办
小孩口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7-14 11:52:01
小孩口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左右脑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2025-07-13 12:40:20
左右脑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