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武汉市打造中部地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神经肌肉病诊治规范培训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全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该学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神经-精神专科病房的单位之一。1956年在湖北省率先建立神经精神科专业病房,1963年该院发起成立武汉地区神经精神科学会,1979年成立湖北省神经精神病研究所,1982年由该院专家发起成立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该学科专家担任主任委员近30年。1984年建立神经病学教研室和神经内科专业病房,1986年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建制。自独立建制以来,以临床为本,全面开展各种神经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形成了二者紧密结合的完整学科体系。经过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临床诊疗特色和优势越来越突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造就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敬业爱岗、奋发有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专科。

该学科由近十个部分组成,即神经内Ⅰ科、神经内Ⅱ科、东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监护病房(NICU)、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功能检查室(包括肌电图-诱发电位室、脑电图及睡眠监测室、经颅多普勒超声室、眩晕检查室和神经肌肉病理室)、神经病学教研室、湖北省神经精神病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室、《卒中与神经疾病》编辑部(1993年创办)等。现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先后开设了癫痫、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记忆与语言障碍、脑瘫、周围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病、头痛等专病门诊;现有开放床位232张,年出院人数8000余人次,平均住院日8.8天,年均脑血管介入手术量800余台;医疗辐射能力覆盖全国10余省/市/自治区。

在编工作人员164人(医师53、护理人员106,其他5人。其中正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7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部级及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目前学科在国家和省市级各种学术组织任职20余人。中华医学会的任职包括神经病学分会委员1人、肌电图和神经心理学组委员各1人、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周围神经病协作组委员各1人;中国医师协会的任职包括神经内科分会委员1人、肌电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人、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委员1人;湖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武汉市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湖北省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1人;《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1人,《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主编1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余项,分中心承担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国际及国家多中心临床试验1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近5年来在国内期刊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还有百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其中发表在国际神经病学/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的代表性论文包括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Psychiatry、The EMBO Journal、Brain、PNAS、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Cell Research、Journal of Neuroscience、Movement Disorders、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主编的大型专著《实用肌电图学》、《临床综合征学》、《神经病理学彩色图谱》、《神经疾病临床征候学》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参编国家级教材《神经病学》3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参加制神经疾病国家指南或专家共识20余部。

在老年痴呆(A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已在Nature系列期刊发表论著5篇;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颠覆了国际上对于“轴突型为中国GBS主要亚型”的传统共识,同时对中国GBS的诊治规范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肌电图规范化的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另外,他们利用光遗传学和功能磁共振技术在单血管水平上研究了海马部位的神经血管耦合模式,结果已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重点关注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并对中国GBS的诊治规范提出建设性意见。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30余篇(包括Nature子刊、JNNP等重要期刊);参加制定神经疾病国家指南或专家共识20部。主编的大型专著《实用肌电图学》和《神经疾病临床征候学》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在肌电图规范化全国推广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获得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参编国家级教材《神经病学》(住陪和专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人。

特色诊疗

该学科以神经肌肉疾病、头痛、癫痫的诊疗为优势,周围神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为特色。在帕金森病、痴呆、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疗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科室配备有各种完善的诊疗、监测及抢救设施,大量急、危、重症病人例如呼吸肌麻痹、癫痫持续状态、脑疝的成功救治为该科特色之一,受到社会好评。

2、脑血管病的诊疗及预防: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机(CT)、磁共振成像(MRI)、全脑血管造影(DSA)、电子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以及二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病的应用;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及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等;脑出血微创治疗;脑血管病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的诊治;为国家脑防办认定的高级卒中中心。

3、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包括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锁骨下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椎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等。

4、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其中临床神经生理的应用研究为其特色,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对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如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神经损伤等的评估和预后判断;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等运动障碍性病变的治疗;肌肉活检对神经-肌肉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癫痫和脑功能障碍: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在癫痫及各种发作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各种原因所致昏迷和脑功能障碍的评估和诊疗。

6、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在该方向具有很强的研究背景,开设了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专病门诊,为中国帕金森病联盟单位,开展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和肌张力障碍等相关疾病的疑难病例诊治,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等;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等运动障碍性病变的治疗。

7、记忆障碍、痴呆及相关疾病的诊疗:开设了记忆障碍专病门诊,对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和失语等疾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8、 头痛及眩晕性疾病的诊疗:开舌头面部疼痛专病门诊,开展偏头痛、紧张型头痛、药物过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的诊治,各种难治性头痛的诊疗;原发性头痛生物标志物及基因筛查;眩晕性疾病的鉴别、手法复位及康复指导。

9、小儿脑瘫的诊疗。

业务范围

该学科开展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疾病、痴呆、帕金森病、头痛、癫痫、记忆障碍、失语症、脑瘫等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200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近30部,其中主编的《实用肌电图学》、《临床综合征学》、《神经病理学彩色图谱》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立于1923年,是湖北地区首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0年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1名,2020年中国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前20、科技产出排名全国医院第3名。医院有首义、光谷、洪山等多个院区,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127个,位居全国前列。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2021年医院门诊量580万,位居全国第8,开放病床5200余张,位居全国第10。心、肾、肺移植例数分别位居全国第4、2、7位。主院区(首义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开放病床3500张,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PET/CT、PET/MRI、Revolution CT、大孔径静音MRI、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东院区(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化和国际化标准建设,开放病床1700张。洪山院区是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以人为本的花园疗养胜地、面向未来的国际研究基地,规划于2022年底建成。汉南院区致力于打造中部唯一、全国第四家重离子医院,以重离子医学中心为优势,建设治疗中心、医学中心、工程设备中心和数据同步交流中心。在职职工7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千名,包括中央“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等知名专家和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4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口腔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8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12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1400余名住培医师、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获评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最美大学生”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医院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心电生理、消化病学、中药药剂)、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2个专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精神心理、放射与治疗、慢性肾病、眼耳鼻喉)、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设有包括心血管病、眼部疾病、消化疾病微创诊疗、生殖医学、精神疾病、肾结石等7个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抑郁症、临、腹膜透析、复杂食管疾病等3个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肾病、消化内镜、超声、精神病、神经外科、眼科、变态反应、健康体检等多个湖北省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医院。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免疫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湖北省发改委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医院,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近30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医院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亮相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多篇原创科技论文发表在《柳叶刀》《自然》《科学》《循环》《美国科学院院报》等世界顶级杂志上。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位居全国第6,SCI论文数位居全国第15,心血管内科学科活跃度位居全球医院第4,统计源论文数位居全国医院第4,科技产出位居全国医院第3,4大学科位居全国前10。人工智能助力医疗,研发“内镜精灵”引发国际关注。新冠疫情科技贡献排名全球医院第3。把公益性鲜明地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立托管、联合、协作、合作与支援“五位一体”的医联体模式,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医院医联体单位已达82家,4家托管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医联体建设成果,获得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基层群众广泛“点赞”。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倾注全部力量,投入4000张床位、5000多名医护,负责10条战线的抗疫工作,在首义院区、光谷院区、武昌方舱、武体方舱4大抗疫主战场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5510人,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医院又先后受命驰援黑龙江、吉林、北京、香港、新疆等地,参加各个层面的抗疫工作,获得高度赞誉。“全力以赴回报每一份性命相托,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引领者,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战疫大考中凸显初心、勇担使命,在护佑生命健康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代表全体“人民人”,发出铮铮誓言。一所百年老院,一个新的世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这艘医疗巨轮正扬帆远行。让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劈波长江、扬帆大海、奔向一流!
东院(光谷院区) 主院区(首义院区)
推荐阅读
水痘肺炎怎么治疗
2025-07-15 16:03:59
水痘肺炎怎么治疗
人没有脉搏是怎么回事儿
2025-07-15 12:05:57
人没有脉搏是怎么回事儿
PD-1是化疗药吗
2025-07-14 18:54:08
PD-1是化疗药吗
风湿免疫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是什么原因​
2025-07-14 10:18:50
风湿免疫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是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