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国家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基地,全国嗓音言语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卫健委、中残联和湖北省“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 及台湾“听力重建,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卫生部行业职业技能规范化培训助听器验配师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鼻科+咽喉科)培训基地,中国规范化皮下免疫治疗示范门诊单位,湖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北省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湖北省听力检测中心、湖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武汉市耳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地区专科诊疗中心(耳鼻喉科)。学科创办中国唯一听力学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广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1943年建立,2020年11月正式成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下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Ⅰ科(耳科)、Ⅱ科(鼻科及变态反应科)、Ⅲ科(咽喉科)、Ⅳ科(头颈外科)、机能科、东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

目前学科开放床位数250张,配有5间独立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用层流手术室,年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年疑难危重病例达30%以上,其综合好转率90%以上。目前在编工作人员127人(医师53人,护技人员74人),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72人,博士研究生89人,接受进修生学习273人次,常规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达5项,为国内外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科人才,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坚力量甚至学科带头人。学科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1人、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分会专业学组委员5人,湖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其他湖北省本专业学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候任主委2人。

中心主任华清泉教授任WHO防聋专家委员会委员、泛亚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中国区副主席、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学会颅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20余项学术任职,兼任《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及《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等多个中文科技期刊编委。主编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5+3”十三五规划教材等多部国内医学教材及专著,发表中文文章200余篇,SCI文章6篇。致力于侧颅底外科、人工听觉技术及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校级课题7项,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参与制定中国人工耳蜗植入指南与专家共识、所有头颈肿瘤专家共识。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二等奖1项,获得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耳朵树“金叶奖”(“最受尊敬的人工耳蜗植入医生”全国排名第二)、中国名医百强榜侧颅底外科TOP10等荣誉,2017年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学科同时该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头面中心、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协作关系,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建立了听力学硕士联合培养计划,开展国际人才培养及交流合作,近5年来赴国外知名大学及医疗机构访问学习13人,赴国内顶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10人。通过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该中心各亚学科均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和亚学科带头人。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学科不仅在临床诊疗技术水平上位列全国前茅,在医学研究上更是硕果累累,截止2021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2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资助25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72项,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发表SCI论文245篇,中文期刊论文936篇,其中高水平SCI论文18篇,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专家认可,已获得科技奖励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建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其他省市科技奖励4项。发明多项实用专利应用于临床,出版著作26部,近五年连续在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排名位居耳鼻喉科全国前20名,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专科声誉排行榜耳鼻喉科前20名。

特色诊疗

1、头颈肿瘤:先后开展了胃代食管下咽上消化道重建术、结肠代食管上消化道重建,开展各型部分喉及次全喉手术,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舌癌、舌根癌、颊粘膜癌、牙龈癌根治切除术,多种带蒂及多种游离皮瓣修复,同时重点发展了甲状腺外科和涎腺外科手术,对全甲状腺切除、次全甲状腺切除、Ⅵ与Ⅶ淋巴结清扫术等领域有独到见解,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治疗及先天性疾病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头颈颅底外科:先后主持开展了颅面联合入路前颅底手术、眶上锁孔入路前颅底手术,上颌骨掀翻入路中线颅底手术,经迷路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手术,各型 Fish 入路侧颅底手术(颈静脉球瘤、脊索瘤,经口入路内镜颅底脊索瘤手术、眶颧入路及耳前颞下入路颅底手术,还对累及海绵窦肿瘤手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对眶上锁孔入路、上颌骨掀翻入路、颅颈交界处病变经口入路等颅底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做了有一定原创性的深入研究,对颅神经功能保护也作了深入探索。

3、人工听觉技术:2002 年成功开展湖北省第一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2005年及时成立了人工耳蜗植入学组,包括术前听力学评估小组、医学评估及植入小组、影像学评估小组、心理学评估小组、术中 NRT监测及术后开机调试小组和语言康复小组。顺利完成“湖北省残疾孤儿明天计划”的人工耳蜗植入项目。 2009被列为国家、湖北省“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台湾“听力重建”“启聪行动”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目前该院每年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植入100 例以上,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是湖北省可独立完成人工耳蜗植入的两家医院之一。

4、听力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1985年该科成立了听力及前庭机能检测室,建立了5个计60 m2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屏蔽室,并配有专用的诊断室2间;拥有国内最完善的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测设备,如:纯音听力计3台、中耳分析仪2台、耳声发射仪2台、诱发电位仪2台、多频稳态反应仪1台、视频眼震电图仪1台、真耳分析仪1台、人工耳蜗调试仪2套、行为测试仪全套及声级计1部。可以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传出神经系统功能测试、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频率特性ABR测试、40 Hz相关电位(40 Hz AERP)、耳蜗电图(ECochG)及甘油试验、真耳及助听器测量、高频纯音及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耳鸣匹配和掩蔽及主观评估试验、言语测试、声场测试及小儿行为测听、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人工耳蜗编程、真耳分析、鼓岬电刺激;前庭功能检测及耳石复位等项目。

率先在该省开设了“耳聋耳鸣及眩晕门诊”, 从事耳聋的诊断及治疗,听力咨询,听力伤残及法医鉴定;耳鸣的诊断、分类及诊疗(耳鸣响度、音调配匹,主观评估,分类后的各种诊疗),眩晕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5、咽喉嗓音医学专业 该学科于1984年开创了咽喉嗓音专业,并组建了听力及嗓音医学研究室,培养了一批目前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咽喉嗓音医学专家及团队,该团队通过30余年的不懈的努力及探索,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咽喉嗓音医学方面形成了专业优势和特色,并于2006年6月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授予“全国嗓音言语医学研究中心”。 该学科在综合诊断和治疗各类咽喉及嗓音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色技术包括:1.开展了咽喉内镜检查、诊断及内镜下相关手术、喉肌电图检查等,建立了系统的嗓音功能评估及诊疗体系。2. 艺术嗓音的评估、保健及相关疾病治疗。3声带注射治疗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嗓音疾病,如: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环甲膜甲杓肌肉毒毒素 A注射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支撑喉镜下声带注射或填充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等;4.喉显微手术治疗各类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声带息肉、Reinke间隙水肿、声带囊肿及声带沟、声带瘢痕、喉蹼、喉部纤维瘤等。5、声带粘连及喉气管瘢痕狭窄的治疗:如: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联合硅胶膜置入治疗声带粘连;T 型硅胶管扩张成形术治疗喉气管瘢痕性狭窄;6、声调异常的治疗:包括发声训练或甲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或女声男调;7、声带麻痹的手术治疗:包括喉返神经修复及移植术治疗单侧喉返神经麻痹,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一侧或双侧杓状软骨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8、支撑喉镜下CO2激光、等离子刀治疗喉乳头状瘤及早期声门型喉癌,在安全切除肿瘤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地保留了喉的结构和功能;开展了喉癌部分切除及喉全切除术后的发声功能重建。

6、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 目前开展改良腭咽成形术,Pillar 软腭植入术,软腭前移术,鼻甲,舌根等离子消融术,扁桃体、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Repose舌骨、舌根悬吊固定术,颏舌肌前移术,舌中线切除术,下颌骨前徙术等;自动nCPAP 治疗。已成功举办全国“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学习班3次,推动了省内该领域的发展。

7、变态反应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该科即成立了变态反应专病门诊和免疫实验室,为全国较早开始免疫治疗的医院之一。目前该专业在门诊设有变应性鼻炎诊断治疗室,内设实验诊断室、点刺及免疫治疗室及患者观察室,拥有Unicap、敏筛体外IgE检测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能进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鼻黏膜激发试验、吸入及食物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建有过敏性鼻炎患者数据库,标准化免疫治疗随访系统等软件,采用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对变应性鼻炎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并有效管理患者,是湖北省娇早开展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的医院之一,目前为湖北省变态反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该中心采用标准化的变应原皮下注射及舌下含服免疫疗法,治疗近万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方面,开展了聚焦超声、等离子消融等微创手术方法,并开展了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疗效显著,使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亦能获得很好的控制。在过敏性鼻炎的综合诊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临床特色。

8、鼻内镜外科技术:自1992年开展内镜鼻腔手术以来,已开展数万例相关手术,并在鼻内镜下成功开展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脑垂体瘤根除术、颅底良恶性肿瘤切除术、鼻眼相关手术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业务范围

学科建设完成完整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亚学科方向,涵盖耳科、鼻科、变态反应科、咽喉及气管食管科、头颈外科、颅底外科、鼾症诊疗中心亚学科方向,各亚学科均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和亚学科带头人,在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耳聋(如中耳炎)、侧颅底疾病(如听神经瘤)、耳源性眩晕、慢性鼻-鼻窦炎、鼻颅底疾病、鼻变态反应性疾病、头颈部肿瘤、嗓音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等多个领域的诊疗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色技术包括: 1、开展了咽喉内镜检查、诊断及内镜下相关手术、喉肌电图检查等,建立了系统的嗓音功能评估及诊疗体系。 2、艺术嗓音的评估、保健及相关疾病治疗。 3、声带注射治疗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嗓音疾病,如:电子喉镜引导下经环甲膜甲杓肌肉毒毒素 A注射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支撑喉镜下声带注射或填充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等; 4、喉显微手术治疗各类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如:声带息肉、Reinke间隙水肿、声带囊肿及声带沟、声带瘢痕、喉蹼、喉部纤维瘤等。 5、声带粘连及喉气管瘢痕狭窄的治疗:如: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联合硅胶膜置入治疗声带粘连;T 型硅胶管扩张成形术治疗喉气管瘢痕性狭窄; 6、声调异常的治疗:包括发声训练或甲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或女声男调; 7、声带麻痹的手术治疗:包括喉返神经修复及移植术治疗单侧喉返神经麻痹,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一侧或双侧杓状软骨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 8、支撑喉镜下CO2激光、等离子刀治疗喉乳头状瘤及早期声门型喉癌,在安全切除肿瘤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地保留了喉的结构和功能;开展了喉癌部分切除及喉全切除术后的发声功能重建。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创立于1923年,是湖北地区首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0年在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11名,2020年中国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前20、科技产出排名全国医院第3名。医院有首义、光谷、洪山等多个院区,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127个,位居全国前列。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2021年医院门诊量580万,位居全国第8,开放病床5200余张,位居全国第10。心、肾、肺移植例数分别位居全国第4、2、7位。主院区(首义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开放病床3500张,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PET/CT、PET/MRI、Revolution CT、大孔径静音MRI、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东院区(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化和国际化标准建设,开放病床1700张。洪山院区是湖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着眼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以人为本的花园疗养胜地、面向未来的国际研究基地,规划于2022年底建成。汉南院区致力于打造中部唯一、全国第四家重离子医院,以重离子医学中心为优势,建设治疗中心、医学中心、工程设备中心和数据同步交流中心。在职职工7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千名,包括中央“万人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等知名专家和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4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建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口腔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国际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800余名本科生(五、七、八年制)、12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1400余名住培医师、600多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获评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最美大学生”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医院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实验室)、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心电生理、消化病学、中药药剂)、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卫生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2个专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精神心理、放射与治疗、慢性肾病、眼耳鼻喉)、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设有包括心血管病、眼部疾病、消化疾病微创诊疗、生殖医学、精神疾病、肾结石等7个湖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抑郁症、临、腹膜透析、复杂食管疾病等3个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肾病、消化内镜、超声、精神病、神经外科、眼科、变态反应、健康体检等多个湖北省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医院。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心脏自主神经研究中心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免疫基础与临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湖北省发改委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设在医院,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近30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医院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亮相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多篇原创科技论文发表在《柳叶刀》《自然》《科学》《循环》《美国科学院院报》等世界顶级杂志上。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位居全国第6,SCI论文数位居全国第15,心血管内科学科活跃度位居全球医院第4,统计源论文数位居全国医院第4,科技产出位居全国医院第3,4大学科位居全国前10。人工智能助力医疗,研发“内镜精灵”引发国际关注。新冠疫情科技贡献排名全球医院第3。把公益性鲜明地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立托管、联合、协作、合作与支援“五位一体”的医联体模式,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医院医联体单位已达82家,4家托管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医联体建设成果,获得包括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党委政府及基层群众广泛“点赞”。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倾注全部力量,投入4000张床位、5000多名医护,负责10条战线的抗疫工作,在首义院区、光谷院区、武昌方舱、武体方舱4大抗疫主战场共救治新冠肺炎患者5510人,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医院又先后受命驰援黑龙江、吉林、北京、香港、新疆等地,参加各个层面的抗疫工作,获得高度赞誉。“全力以赴回报每一份性命相托,做健康中国的践行者、引领者,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战疫大考中凸显初心、勇担使命,在护佑生命健康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代表全体“人民人”,发出铮铮誓言。一所百年老院,一个新的世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这艘医疗巨轮正扬帆远行。让我们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劈波长江、扬帆大海、奔向一流!
东院(光谷院区) 主院区(首义院区)
推荐阅读
耳膜穿孔三个月还没长好怎么办
2025-07-19 19:03:08
耳膜穿孔三个月还没长好怎么办
唇腺活检对身体有害吗
2025-07-17 19:05:22
唇腺活检对身体有害吗
神经衰弱总感觉疲惫怎么调理​
2025-07-16 14:14:46
神经衰弱总感觉疲惫怎么调理​
经常打嗝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好
2025-07-19 17:03:12
经常打嗝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