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儿科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儿科创建于1984年6月,为融水县成立最早、县域内规模最大的儿童医疗专科,是广西儿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设有门诊和住院部,住院部包括普儿区和新生儿病房,开放普儿床位33张,新生儿病室床位10张,每年收治患儿2900余人次,门急诊达5.18万余人次,抢救危重患儿190多人次。儿科门诊开设了雾化吸入治疗专区、母婴室,开展穴位贴敷、小儿捏脊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住院部是以治疗呼吸、消化疾病、新生儿疾病等为重点的综合科室。儿科拥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微量输液泵、微量血糖仪等设备仪器,院内可为新生儿进行X线摄片、听力筛查、心脏彩超检查。儿科可熟练救治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急症,能有效治疗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硬肿症、新生儿破伤风等新生儿疾病。曾成功救治孕28周、体重1000克的早产儿,为融水县救治成功的胎龄最小、体重最低的早产儿。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儿科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服务态度不断改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深受融水广大群众赞誉。

医院信息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创建于1935年,1949年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66年定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历经84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预防、保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4605.23㎡,建筑面积31341.24㎡,其中业务用房21330.54㎡,编制床位308张,实际开放床位518张。截止2020年2月,全院职工822人,卫生医技人员677人,其中高级职称73人,中级职称193人;在编在岗员工452人,聘用员工370人。年门诊量38万人次,年住院2.5万多人次,住院手术例数6000多例。医院设置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中医科等24个临床科室及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病理科、B超室、心电图室、介入导管室7个医技科室。医院拥有西门子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联影64排128层螺旋CT、西门子16层螺旋CT、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日本岛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800mA数字X光机、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英国乐佳PK、美国GE -Voluson E8四维彩超等离子双极内镜系统、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先进医疗设备,保证了各类医疗设备的配置与医院的功能相适应,提高了临床的诊断治疗水平。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长期广泛的技术协作关系,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与三防中心卫生院、白云中心卫生院、杆洞中心卫生院、和睦镇卫生院、大年乡卫生院、红水乡卫生院、滚贝乡卫生院、汪洞乡卫生院、大浪镇卫生院9家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于1992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5年获得爱婴医院称号,2000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2013年荣获自治区卫生工作集体二等功,医共体单位白云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2014-2015年度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三防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2015-2016年度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2018年获全国县域“医联体”探路先锋奖,2019年荣获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二等功、评为第三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县域医共体模范”。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尊重生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办院宗旨,坚持以“立足融水、辐射周边县市、创建特色县域医疗中心”为医院目标,努力为全县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
中药降脂药有哪些
2025-07-13 09:13:06
中药降脂药有哪些
使用乳酸菌抑菌剂的方法
2025-07-17 17:10:15
使用乳酸菌抑菌剂的方法
肩胛骨缝像针扎要查什么
2025-07-14 20:05:04
肩胛骨缝像针扎要查什么
孩子最近老眨眼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7 19:38:53
孩子最近老眨眼的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